第258章 非他不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望着有间酒肆外打晃的人,蔻儿摇摇头:“这样下去不行的呀,这些人一看就不是正经食客,很容易出乱子的。”  

红豆听得翻白眼:“食客还分正经不正经吗?他们是想进来吃,没号呢。”  

扫一眼大堂,红豆抿嘴。  

加号是不可能的,每晚打发走大堂里这些人已经够不容易了。  

想一想等酒客们都走了才能吃上香喷喷的饭菜,真以为店小二好当吗?  

何况,开阳王越走越晚,越走越晚…就差留下跟他们一起吃了!  

小丫鬟一肚子不满,忿忿扫了一眼坐在窗边的绯衣男子。  

外头乱传的谣言她都听说哩,开阳王就不能少来两日吗?  

呃,倒不是怕有损姑娘名声什么的,毕竟这个姑娘也没有,主要还是耽误他们这些忙乎一晚上的人吃饭。  

留意卫晗的除了心怀不满的小丫鬟,还有安国公府的二姑娘朱含霜。  

自从听到那个谣言,她便坐不住了,一连往这里跑了三日。  

每一日都能看到开阳王出现在酒肆,每一日都能看到开阳王的目光追逐着一道身影。  

甚至因为今日比开阳王来得早,亲眼瞧见他带了一篮子秋梨来。  

朱含霜阴沉着脸,尽管想不通送秋梨的意思,可关键不在送什么,而在“送”这个举动。  

原来谣言是真的…  

想到这一点,朱含霜一颗心就好似在滚开的油锅中煎熬,任眼前摆着什么样的美食都吃不下了。  

骆笙步入大堂,坐在柜台边的老位子随意环视一眼,而后默默喝茶。  

自从京中传开太子妃毁容与太子在北河围场被野猪拱了的八卦,再没见卫羌出现。  

而对方不出现,就不利于她开展计划了。  

专为卫羌加的佐料需要积少成多沉淀在体内,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两则八卦究竟是谁传出去的?  

还有另一个八卦的某人,就不能少来几次么,她明显感觉到这几日生面孔多了不少。  

思索着这些,骆笙暗瞪了卫晗一眼。  

恰好临窗饮酒的男人看过来。  

四目瞬间相对,而后骆笙若无其事移开了眼。  

这一幕被朱含霜看在眼里,忍无可忍结账离开。  

回到安国公府,天色已全黑。  

门人提醒道:“二姑娘,夫人叫您回来后过去一趟。”  

朱含霜去到安国公夫人屋中,屈膝行礼:“母亲叫女儿来有何事?”  

坐在榻上的是个十分美貌的中年妇人,面对晚归的女儿,柔和的面庞透着严厉:“含霜,听说你一连几日都是在外头吃的?”  

朱含霜抿唇点了点头。  

“胡闹!”安国公夫人语气越发严厉,“如今礼教虽没有那么严苛,可你一个姑娘家接连几日天都黑了才回来,传扬出去还要不要名声了?”  

朱含霜忍不住辩解:“去有间酒肆的女客不少,今日我还遇到了少卿府王家的两个姑娘…”“别人难道天天去?含霜,你对母亲说实话,你频频往那家酒肆跑是为了什么?”  

朱含霜脸色变化不停,在安国公夫人的注视下终于心一横,跪了下来:“母亲,求您帮帮女儿吧。”  

“起来说话。”  

“不,您不答应帮女儿,女儿就不起来。”  

安国公夫人眉头紧皱:“含霜,你到底有什么事?”  

朱含霜跪在冰凉的地上抬起头,红着脸求道:“女儿心悦开阳王,想求母亲成全女儿的心意…”  

安国公夫人彻底愣住了:“开阳王?”  

朱含霜轻轻点头,面色越发红了。  

在母亲面前亲口承认心悦一个男子,她也觉得难堪,可外面流传的那些话,还有这几日看到的那一幕幕,把她逼得实在没法子了。  

倘若能求来一丝与那个男人在一起的机会,难堪又算什么呢?  

“母亲,女儿心悦开阳王很久了,求您帮帮我吧。”  

安国公夫人在最初的惊愕后,缓过神来:“不成!”  

“为何?”  

“开阳王深得皇上器重,又是皇族中人,将来的开阳王妃必然要皇上点头才成。”见女儿激动的样子,安国公夫人耐着性子解释。  

“父亲不能去向皇上说吗?”朱含霜不甘心问。  

她是安国公府的姑娘,若论出身,当王妃有何不可?  

安国公夫人摇头:“因为我们是开国四公之一的安国公府。倘若皇上有让开阳王与安国公府结亲的意思,自然会对你父亲提起,倘若皇上无意,你父亲主动去说,除了惹皇上不快没有任何好处。”  

朱含霜听得绝望,簌簌流泪:“皇上如何才会有这个意思?”  

安国公夫人沉下脸来:“圣心岂可胡乱揣测!含霜,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以后要谨言慎行!”  

“可女儿真的心悦开阳王,除了他再不想嫁给旁人。”  

见爱女为了一个男子如此不顾女儿家的脸面,安国公夫人面罩寒霜,冷冷问道:“你哭着喊着非开阳王不嫁,那么开阳王是否中意你?”  

朱含霜被问得一滞。  

见她被问住,安国公夫人再道:“据传开阳王对骆姑娘有意,以开阳王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即便皇上有意安国公府,开阳王反对的话也难成。含霜,你打消这些不切实际的念头吧,母亲会仔细为你挑选一门好亲事的。”  

“我不要好亲事!”朱含霜喊了一声,掩面哭起来。  

只有嫁给开阳王,对她来说才是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