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药引难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开阳王有没有病,骆笙其实并不关心。  

她只是下意识琢磨了一下,便对李神医道:“我不太清楚开阳王是替别人求诊,还是替自己。”  

“小姑娘为何会帮他的忙?”李神医随口问。  

骆笙眉目舒展,唇畔含笑:“神医想知道?”  

李神医眼皮一跳。  

刚刚他问起药方,这小丫头也来这么一句,紧接着就和他谈条件了。  

难不成为了知道这丫头和开阳王之间的八卦,他还要再让步?  

他可不是八卦的人!  

李神医神色一正:“老夫只是随便问问。既然如此,我这就去开阳王府上看一看,等开阳王的事了结——”  

“我会告诉您药方的来历。”骆笙平静说着递过去一盏茶。  

李神医本来准备拂袖就走,一见玫瑰花茶接过来喝了,这才甩袖走了。  

听闻神医离开,骆大都督忙来问骆笙。  

“笙儿,神医找你何事?”  

骆笙随口诌了个理由:“神医回访,找我了解一下父亲身体恢复情况。”  

她可以告诉司楠她是清阳郡主,时机到了也会告诉秀月,甚至李神医,但绝不能在骆大都督面前透露丝毫。  

被骆大都督宠得无法无天的是他的爱女骆姑娘,而不是一个孤魂野鬼。  

骆大都督哭笑不得:“神医想了解我的恢复情况,为何不直接找我?”  

他才是病人啊,笙儿明显糊弄他。  

“大概是不想见父亲?”  

骆大都督呼吸一窒,没面子的同时竟有点信了。  

神医行事莫测,说不准真是因为不想见他才找女儿的?  

毕竟以神医出神入化的医术,想了解病人恢复情况找旁人问问也是可以的。  

“神医为何对父亲有意见?”骆笙问。  

骆大都督面上尴尬一闪而逝,强撑道:“神医不是对为父有意见,是不愿与锦麟卫打交道。”  

而神医对他有意见的原因,他心知肚明。  

李神医与镇南王是忘年交,曾在镇南王府小住过一段时日,神医心里恼他领兵灭了镇南王满门…  

这些往事,当然没必要对笙儿一个小女孩提起。  

怕骆笙继续追问,骆大都督忙寻了一个借口走了。  

骆笙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果然要想打消别人的追根究底,把对方问住就行了。  

李神医从大都督府离去后,直奔开阳王府。  

留下看热闹的人纷纷回去向主子禀报。  

“什么,神医又去开阳王府了?”  

“怪了,神医先去大都督府,再去开阳王府,这其中莫非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关联?”  

“要说关联,我就想到了骆姑娘扯掉了开阳王腰带…”  

一时间,人们百般猜测,众说纷纭,好奇心都要被八卦之火煎熟了。  

石焱再一次风风火火闯进了书房。  

“主子,神医来了!”  

卫晗起身,抬脚往外走。  

“主子——”  

卫晗看向石焱。  

“您说骆姑娘是不是神了?”  

卫晗收回目光,面无表情走出了书房。  

石焱落在后面,一头雾水。  

他没说错话呀,主子怎么什么反应都没有?  

卫晗是在前头花厅与李神医见的面。  

李神医一看到他就打量起来。  

半晌,李神医淡淡道:“伸手。”  

卫晗迟疑了一下。  

“怎么,王爷不是为自己求诊么?”李神医的语气听起来不大好。  

卫晗只犹豫了一瞬,便坦然承认:“是。”  

“那就伸出你的手。”  

卫晗干脆把手伸出来。  

李神医搭脉号了号,再道:“张嘴。”  

这一次卫晗不再犹豫,乖乖照办。  

李神医望闻切都完成,随意坐下问道:“王爷偶尔身体麻痹的症状,有半年了吧?”  

“是,从去年底突然如此。”卫晗如实相告。  

这也是击退齐人后,他主动请求回京的隐情。  

他手握重兵,在军中威望日隆,主动提出归京一是安皇兄的心,另一个原因就是身体出了岔子。  

李神医想了想,突然道:“老夫听闻年初的时候骆姑娘扯掉了王爷的腰带——”  

面对血雨腥风镇定如山的年轻王爷,此刻无法控制抽了抽嘴角。  

神医也这么八卦吗?  

对于第一次与骆姑娘相遇,他印象深刻。  

他走在大街上熟悉一下久违的京城景象,一个少女突然跑到了面前。  

他正欲躲开,偏偏那时犯了病症,就那么一瞬的工夫眼睁睁看着腰带被对方扯了下来。  

那时候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个破毛病必须得治好!  

“原来是因为这个。”李神医无视年轻人的尴尬,笑眯眯把话说完。  

没办法,一想到是被逼着谈条件才来给这小子治病,就有那么一点不爽。  

什么,欺负错了人?应该找与他谈条件的骆姑娘?  

那丫头鬼精鬼精的,还拿捏着他呢,他暂时欺负不了。  

“还请神医施以援手。”卫晗垂着眼帘,语气恳切。  

李神医沉吟片刻,捋着胡子道:“王爷的病想要治好说易不易,说难不难。”  

“请神医明示。”卫晗对此已有心理准备。  

身体刚刚出现不妥时他请北地最信任的医者检查过,对方甚至诊不出异样来,只能建议他回京寻求能治的御医。  

可他不想劳烦那些御医。  

而李神医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