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新官上任,三令齐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晚,秦逸自然是一番鏖战,直到天色微亮,这才作罢。  

小睡一会后,秦逸在貂蝉的服侍下洗漱完毕,来到了府衙此时,众臣早已位列衙内。  

秦逸越过众人,径直坐到上首。  

“诸位,本候今日便行这开府之权,望诸位与本候共勉,共创大业!”秦逸朗声说道。  

“我等,定誓死追随主公!”众人一拜。  

“好!此番,我镇西大将军府开府封臣!望诸君切莫相互嫉妒攻讦,否则定不饶恕!”秦逸说道。  

“诺!”  

随后,秦逸将早已准备好的册封名单交给旁边的侍从。  

侍从上前几步,宣读道:“今开府之际,特封王虎为骁骑将军统领三军。”  

“谢主公!”王虎出列拜到。  

“封张辽为奋武将军,统领本部骑兵。”  

“谢主公!”  

“封典韦为扬武将军,胡车儿为秉忠将军,统领亲军。”  

“末将拜谢主公大恩!”  

“封高顺为扬威将军,统领陷阵营。”  

“谢主公!”  

“封赵云为威烈将军,统领本部骑兵。”  

“谢主公!”  

“封陈到为步兵校尉,统领本部兵马。”  

“谢主公!”  

“封于振为......”  

“封曹性为......”  

武将敕封完毕,接下来便是文官。  

相对于武官,文官就没有太多的等级差距,在府衙内,大家办事都是相互帮助,即便是官大者,也不可能一直摆谱。  

“封戏志才为大将军府长史,兼任我军军师!”  

“谢主公!”  

“封陈宫为大将军府别驾从事,兼顾并州政务。”  

“谢主公!”  

“封张内为......”  

“封......”  

随着侍从的声音,衙内的氛围逐渐活跃了起来,一众文武都是面色激动地看着秦逸。  

秦逸给了他们所有人荣誉和未来!  

分封完毕,秦逸便颁布了第三条政令。  

第一条便是汉化令!  

这条政令是针对那些亲汉的鲜卑人所颁布的。  

具体内容如下:  

凡是想要在汉土生活的鲜卑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任何一条。  

第一条:加入并州军后战死沙场,其妻儿有资格成为大汉子民,入汉籍。  

第二条:在汉土已经生活超过五年,且无犯罪者。  

第三条:对并州有重大贡献者。  

第四条:凡与汉人通婚者,在汉土生活三年,且无犯罪行为者。  

这条汉化令不可谓不严格。  

这样的汉化条件,几乎将大部分鲜卑人的路子堵死了。  

当然,那些参军的汉子还是可以带着自己的妻儿到汉土生活的,而且战死后妻儿还能入汉籍,成为大汉子民。  

以上但凡成为大汉子民的外族,都要依照大汉的律法对待,汉人也需一视同仁,若发现有歧视欺压的,定然严惩不贷!  

第二条政令乃是开荒令。  

凡在并州境内开荒耕种者,可免五年赋税,且可以每年每亩领取一百钱。  

前提是必须耕种,不能开完荒领完钱就放任不管。  

在如今苛捐杂税数量庞大的大汉统治之下,能够免税五年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讲,都是一笔巨大的收入!  

而且,凡是新开荒的土地,一律由官府送上种子,以便今年春天实行耕种!  

第三条政令便是招贤令。  

秦逸在五原的时候就已经实行过了,不过五原地处边境,人口稀少,局势不稳,自然效果差强人意。  

如今秦逸身为并州牧,此令便能传遍整个并州,并且还能通过游商传往周边的州府,如此一来,定能为秦逸带来不少惊喜!  

三条政令一颁布,直接席卷整个并州。  

这三条政令无不体现秦逸的强势和霸道,当然还有秦逸的壕无人性!  

免税五年是个什么概念?  

并州一年的赋税折算成金银大概在五十万金左右,五年就是两百五十万金!  

这样免税起来,谁吃得消?  

当然,秦逸只免除了田税,没有免除其他税收,可即便如此,一年少个十几万金还是有的!  

也就是说,秦逸每年要拿出十多万金来填补这个空缺!  

这简直富得流油!  

有些富商集全部资产也不过几万金而已!  

当然,秦逸的政令颁布后,有人欢喜有人愁。  

其中反应最激烈的无疑是那些并州的世家贵族。  

对于这些人来讲,他们欺压百姓的最主要手段便是田租!  

如今州府鼓励百姓开荒,还免税五年,更要命的是州府一路保驾护航,还免费赠送种子!  

这让他们从哪里去弄钱维持家族开销?  

长此以往,家族的衰败近在眼前!  

所以,秦逸的政令颁布后,数个并州大世家联合前来秦逸府上拜访。  

对于这些人的来意,秦逸很清楚,但在开荒令的实行态度上,秦逸同样坚决!  

不过,秦逸也没有把事情做绝,而是给了这些家族一条活路。  

商会!  

秦逸打算通过那些富商组建一个商会,然后这些世家来入股,以入股时候的钱数来获得每年的分红数。  

至于今后商会如何发展,那就不是这些世家可以决定的了!  

世家代表们劝说无果之下,只能灰溜溜滴离开。  

他们不敢在秦逸面前过于造次,因为秦逸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