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飞马牧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河边,见李信放弃了抵抗,云天照满意的点了点头,挥了挥手,便让人将李信带过来。  

但是,就在人刚要碰触到李信时,一道血红色剑光亮起,将他穿了个透心凉。  

随即,李信急掠而出,向着天河而去。  

“好贼子!”云天照怒声大喝,掌心之中汇聚一道紫色光电,向着李信打来。  

李信不闪不避,硬生生地挨了云天照这一下,借着云天照的力量,硬生生地冲破防线,一头栽进天河之中。  

天河水流湍急,当云天照感到天河边时,早就看不见李信的身影了。  

“混账东西!给我搜!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云天照怒吼,眼睁睁地看着杀害自己儿子的凶手桃之夭夭,心中极为愤怒和不甘。  

溟州盛产战马,其中又以飞马牧场而闻名天下。  

飞马牧场,这里三面环山,一面靠着天河,草地土壤肥沃,气候宜人,不仅适合养马,更是适合养人。  

飞马牧场的主人名叫商天君,是一名真正的武道宗师级别的人物。  

商天君育有三女,长女商君秀为当今大靖太子妃,商天君说不定有机会成为国丈,贵不可言。  

次女商慧秀为天下四大剑派之中青萍剑派弟子,天资聪慧,在江湖之上颇有盛名。  

三女商映秀被商天君养在身边,替他打理飞马牧场,也是女中豪杰。  

商家一门三秀,可谓是江湖之中人人羡慕的对象,而商天君的飞马牧场更是朝廷所要拉拢的对象,因此商家在溟州的势力可以说是不容小觑。  

但是商家也是比较低调,平日里也只管做生意,几乎不参与江湖之上的恩恩怨怨。  

只要你出钱买马,那么飞马牧场就会卖个你,不会因为你是武林正道、魔道抑或是朝廷鹰犬而有所区别对待。  

这日,商映秀前来飞马牧场视察,在看完飞马牧场的情况后,她便带着侍从到天河边上散心。  

商映秀是个非常漂亮的女子,一头乌黑的秀发如瀑布般的垂落在肩头,淡雅的装束更突出了她出众的脸庞和晒得古铜色闪闪发亮的娇嫩肌肤,散发着灼热的青春和健康气息。  

商映秀两道眉毛如同两轮弯弯的月牙,但是不知为何,却悄悄地凑到了一起。  

别人看她作为如今的飞马牧场场主,风光无限,万人景仰。但是其中的苦,只有她自己才能知道。  

身为女儿身,出任飞马牧场场主本就颇受非议,若不是父亲武功盖世,一人镇压了各种不和谐的声音,她这个小女子怎么能做稳飞马牧场的场主?  

哪怕到了现在,仍旧有些老顽固固执的认为,一个女子不能做飞马牧场的场主。毕竟女子是要嫁人的,到时候飞马牧场怎么办?难道当作嫁妆给别人嘛?  

更何况,她现在又是当婚之年,飞马城内部中人也不断物色年轻的男子与之相亲,惹得她烦不胜烦,只好跑到飞马牧场来散心。  

商映秀一想到飞马城之中的那些老顽固就头疼,这些人都是当初跟随父亲起家的,可以说飞马牧场要是没有这些人,也不会有今日的成就。  

因此,父亲虽然会强悍的消除掉飞马牧场各种声音,但却不能除掉这些陪他白手起家的老臣子们,否则是会寒人心的!  

商映秀倒是羡慕起大姐和二姐起来,大姐作为当朝太子妃,未来的皇后,可以说是一生富贵无忧。  

二姐也是青萍剑派的弟子,随时可以外出闯荡江湖,惩恶扬善,斩奸除恶!  

而她呢,自她从小到大,就一直生活在飞马城和飞马牧场里,除了偶尔和人出去谈生意外,很少有机会去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江湖。  

就在商映秀胡思乱想的时候,身旁的丫鬟指着天河之中叫道:“小姐,你看那是什么?”  

商映秀向着天河看去,只见隐约之中看见一道身影随着天河的奔波而上下浮动。  

商映秀急切道:“呀!是个人!快快快,去个人将他救上来!”  

当下,立刻有一名侍卫从岸边划起一扇竹筏,向着河中划去。  

天河到了飞马牧场这里,水流已经没有那么湍急,已然开始变得慢慢平稳,倒是给了侍卫救人的机会。  

很快,侍卫将河中的人救了上来,将其带到了岸边。  

商映秀上前看去,只见此人约莫二十左右,由于泡在水中的时间久了,身体有些浮肿,倒是不怎么看得出他的样貌。  

不过此人右手握着一把赤红色的长剑,剑身之上镶着一块类似鳞甲一般的东西,整把剑看起来有一种妖异的美感。  

“场主,此人还活着!”侍卫探了探此人的鼻息,还有一丝轻微的气息。  

商映秀毫不迟疑道:“快,将他送到牧场之中,去请大夫!”  

“遵命!”  

马蹄声轰鸣而至,战马的嘶鸣、骑手的吆喝,窃窃私语的交谈,不断地传入李信的耳中,让其从噩梦之中惊醒。  

李信撑起身子,虽然身体还是有些虚弱,但是比起记忆之中的自己,已然好了很多。  

看着自己身上包扎的伤口,李信便知道自己被人救了。  

只是,这里是一座帐篷,外面又有战马嘶鸣,难道这里是边境,或是北方草原?  

还未等他多想,帐篷便被人从外打开,走进一名侍女打扮的女子。  

“你醒啦!”侍女见到李信醒来似乎是很高兴:“十天前从天河中把你救出来的时候,你那时候还昏迷不醒呢!连大夫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