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乾国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赵浪一坛酒喝的很快,他喝的大口,而且不用杯子,他觉得杯子不爽快,直接对着坛子喝,所以,当宁夕瑶和凌坤谈完生意。  

他几乎已经喝的见底了。  

“结账。”赵浪打了个酒嗝,有些微醺,但是他酒量不错,所以并没有醉,大声嚷道。  

“客官一共二两银子。”  

“二两?”  

“对,一坛宋十二二两。”  

“他娘的,黑心的商人,一壶宋十二竟然卖我一两银子。”赵浪骂骂咧咧,他说的是顾新那家伙在城内卖的价格。  

随后从怀里又摸出来那一块玉佩,递给凌坤道:“你看看这个。”  

“是块好玉佩。”凌坤接过来看了看,夸赞了一句。  

“那这个能抵多少钱?”赵浪问。  

李老头这时候从内屋走过来,嘴上还不停嚷嚷道:“还不吃饭,饿死了。”  

两个人从永昌寺回来,就在和顾新还有宁夕瑶谈生意,所以也没有腾出手来去做饭,故而李老头才抱怨了起来。  

“稍等一会,这不做生意呢吗。”  

“咦,这个玉佩不错。”李老头出来,看到了凌坤手上的玉佩,惊咦了一声,随后接过来,左右看了看。  

“是个宝物?”凌坤凑近问道。  

“不是宝物啊。”李老头塞回去,满不在意道:“就是我觉得不错而已,这玉佩有些年头了。”  

“都说,玉养人,人其实也养玉,这玉佩估计带着人身上有二十多年了,所以还不错。”  

凌坤闻言,心里有了打量,转身看向赵浪,道:“这样吧,你这玉佩也不值多少钱,但这次就算抵了那二两银子,如何?”  

他也是看出来了,这个家伙估计也是没有酒钱,才拿出来这个玉佩的。  

“我这玉佩可是花大价钱买来的,还不值钱,行,既然能抵酒钱就行。”赵浪喝了酒,所以脑子比较迟钝,得知可以抵酒钱,挥挥手,又打了个酒嗝,走了。  

“这个玉佩给你带着吧?”凌坤递给李老头,刚刚就看他一副感兴趣的样子,他换下来的目的就是给他的。  

“嘿,你小子上道。”  

“行了,你在外边看着,我去做饭。”  

....  

下午,酒馆外的官道上。  

来了一个板车,是个老伯在前面拉车,车上有一个女子,女子衣着脏乱,头发也都是稻草,脸上都是灰尘泥巴,眼中无神,双手在空中胡乱的挥舞着。  

老伯额头满是汗水,慢慢拉着车,不时,车上的女子会惊呼两声,声音中充满了恐惧还有悲伤,听到惊呼声,老伯叹口气,脸色难看。  

前面有酒家,老伯一直拉车,走了许久,也累了,想着停下来歇歇脚。  

于是在酒馆门口停了下来,他身子佝偻着,有些吃力的将板车放在地上,五十多岁的他已经拉着车子在这个官道上走了几天了。  

官道路远不错,但是很少会遇到劫匪,远是远了点,但是安全。  

“梨儿,咱们下来歇歇脚。”老伯叹了口气,伸手要去搀扶女子,但是女子根本不让他碰自己。  

当老伯的手碰到她的时候,她挥舞着双手,拼命的挪着身子,嘴里一直喊着:“不要动,不要,滚开,不要。”  

老伯尽管心头难受,看着自己女儿这个样子他心如刀绞,但是还是极为耐心的说道:“是爹啊,梨儿,是爹,你冷静一点。”  

梨儿起先的慌乱,无措还有恐惧,在老伯的一声声呼喊中慢慢消减,又等了好一会,她才有了些许理智。  

颤颤巍巍在老伯的搀扶下,下了车子,老伯扶着她,走进了酒馆内。  

“掌柜的。”  

老伯看了看坐在柜台处的凌坤,道:“劳烦掌柜的能来两碗清面吗?”  

凌坤疑惑的看了看两个人,听到他的话,摇头道:“老伯,我们这酒馆没有清面的。”  

“那...能借口水喝吗?”老伯自知自己没有多少钱财,自然不敢喝酒的,所以只能讨水喝。  

凌坤看了看坐在凳子上还不停四处张望,双眼无神的女子,再看了看老伯,老伯面容比较憔悴,干裂的嘴唇,乱糟糟的白发,一身麻衣还有补丁,看样子应该是苦难人。  

他应了一声,道:“老伯你等一会,马上就来。”  

老伯道了声谢,随后看着自己的女儿,无声的叹了口气,伸手将梨儿头发上的稻草拿掉,想帮她擦擦脸上的泥灰,但是梨儿根本不让老伯碰。  

凌坤端了两碗热水,又将中午没有吃完的面条加了点面,煮了煮,此刻后面正在煮面,他先将水端了出来。  

“老伯,水。”凌坤将水放在桌子上。  

“谢谢掌柜的,谢谢。”  

老伯连忙起身感谢。  

听着老伯的口音,凌坤有些不确定道:“老伯是乾国人?”  

在齐国地界生活了一个多月,凌坤也多少能听辨出来齐国人的口音,不是普通话,方言夹杂着普通话,一开始他是很难听懂的,晦涩。  

接触下来他也慢慢能听个大概,所以老伯开口说话的时候他就觉得有些不对味。  

不是齐国人。  

只能猜猜是不是附近国家,乾国的。  

“对,我们父女从乾国过来。”老伯应了一句,将碗端着递给梨儿,不过梨儿根本不喝,还将碗直接甩掉在地上。  

老伯一脸歉意的蹲下捡着碎片,凌坤也蹲下减,嘴里说着:“无妨无妨,老伯我来就好。”  

随后,凌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