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烛龙法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日东出,道道金光晕染长天,驱逐黑暗,降临人间。  

隆冬的帝城最为寒冷,而此时天不过蒙蒙亮,正是一天寒气最盛之时。  

帝城七十三城区的景源大街上,却是行人如织,有人舞动狮虎,有人打罗敲鼓,处处都挂有彩带,分外热闹。  

“家中有神,外魔不侵!”  

喧闹的人群巡过一条条大街,打破了凌晨的幽静。  

缕缕炊烟升起的‘凤鸣楼’中,一青衫儒士推开三楼窗户,下望喧闹街道,眸光幽沉:“又请新神?”  

儒士皱眉。  

这样的场景,在过去的十八年里,他见过不少次,帝都城中的居民,修士,也都屡见不鲜了。  

不止是帝都,灵全道,乃至于天下诸道,州,府城也都有着类似的仪式。  

这个仪式,又名‘请神’。  

将‘神’自‘元阳神庙’请回家中,用以庇护全家。  

“敢问这位兄台,这请神仪式,最早是从哪里流传出来的?”  

隔壁的窗户也被推开,一面容消瘦的中年人面色沉凝的望向儒士,拱手问道:“在下远道而来,所至州府里有关什么‘家中有神,外魔不侵’的流言,传播甚广”  

“兄台有礼。”  

儒士回以一礼,方才道:“这却不是什么秘密,这‘请神’仪式是帝朝推行的,若非如此,也绝不可能在短短十八年里就流传甚广。  

听闻十八年前,太子继位,改革旧有制度,这‘请神’听闻是学自前朝的什么‘地祇’,近些年来,很是受一些百姓,甚至底层修士的欢迎。  

每每有新神推出,很快就会传播天下。”  

“地祇”  

中年人面色一沉,又复强笑道:“原来如此,多谢兄台解惑”  

说罢,中年人合上窗户。  

回望向屋内沉吟不语的黑袍少年,微微躬身道:“神尊,诸多邪神外道,果然是从大周朝廷流传出来的或许传言是真的,那龙行易果真得了那人的传承,要重铸‘地祇’。”  

“不会是重铸‘地祇’。”  

黑袍少年面沉如铁,语气铿锵如金铁交鸣,说话间就似有铁血外溢:“一路来,你只看到了这些‘伪神’庇护凡夫俗子,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一点!”  

“神尊?”  

中年人疑惑。  

“修行者!”  

黑袍少年一抖袖袍,无形异力波动间,一神情恍惚呆滞的青年就跌坐在两人中间。  

“尔修何法?何道?师从何门何派,师长是谁?”  

随着黑袍少年沉声问道,那面色呆滞的青年就抬起头,木然道:“我,我修‘巨灵镇世道’,没有师从,是从巨灵神尊的神位之上领悟到的”  

青年话未说完,那中年人的神色已然剧烈变换了数次,眼中闪过惊骇之色:“有人,有人假借神名,在人间传播新法?!”  

黑袍少年随手一摆,将那青年打入虚空,方才拈动五指,一缕不同于此界任何灵气的气机,被其捏在指尖。  

“这,这”  

中年人深吸一口气,背后微有寒意:“会不会是那几位神帝?想要趁机”  

“这气,似佛似道,可又非佛非道,似有兼诸道之长,却又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等诡异”  

黑袍少年微微自语,眸光也不住变换:  

“更为怪异的是,这些‘伪神’之法,不落文字,也不是口口相传,似乎,只要有人参拜神像,就能自然而然的获得如此传道之法,类似佛门心心相印,却更恐怖的多的多!”  

黑袍眸光晦涩,心中有着沉凝,甚至震怖。  

自古而今,欲在人间传法者不在少数,如那儒家夫子般成功者虽然不多,可也还是有的。  

但却从未有过这般声势浩大的。  

他们这一路而来,所见之‘伪神’种类不下千百,足迹更覆盖到诸道。州,府,更在朝廷的推动之下,传播到千家万户之中。  

而偏偏这些‘伪神’传法,不需文字,不需口述,不通修行,不晓文字,哪怕是个聋哑盲人,都可在参拜神像的过程之中,获得修行之法!  

正因如此,短短十八年而已,此法已在人间广为流传,虽直至如今尚未有什么真正的高手出现,但却隐隐有着撼动道、佛的趋势。  

无他,传播太广,修行者,太过多了些。  

这对知道‘神魔传法’真正用意的他来说,尤为恐怖。  

“那,那这背后之人”  

中年人只觉头皮发麻,忍不住道:“我们,要如何做?”  

“呼!”  

黑袍少年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有人,来了。”  

哒哒哒!  

黑袍少年的话音刚落,房门就被人敲响。  

“谁?”  

中年人悚然一惊,敲门声响起之前,他竟然都没有发现有人靠近。  

房门洞开,一袭红影踏入屋内,双手合十,似笑非笑的看向黑袍少年:“烛龙行者,可还记得故人否?”  

“你?!老不对。”  

黑袍少年瞳孔一缩,整个人猛然后倾一瞬,先是一惊,后反应过来,整个人却已然狼狈站起:“你是,红童大金刚!”  

烛龙行者心头狂震,竟有些不敢看那熟悉面容。  

须弥佛山,以三大佛陀为尊,次之,则是四大菩萨,五大金刚,八大珈蓝,十八罗汉在后,面前之人不在上述之列,可其地位,却无比特殊。  

无他,这位红童大金刚,乃是那位亘古圣下第一人,须弥老佛爷,以其无上大神通点化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