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七章 屠魔一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  

但是李剑白还是能够感觉出来,前辈身上有一个不一样的气息,似乎如同此刻的寒皇一样。  

神州大地正在排斥前辈。  

李剑白左眼凝视过去,在极力之下,发现了些许不一样。  

神州大地有神州大地的法则和秩序。  

寒皇以化龙王者的实力,强行进入神州大地当中,不管再怎么融合神州天地当中,再怎么熟悉这方天地的法则,还是无法让神州接受寒皇,都会产生排斥。  

这也正是为什么,寒皇王者以化龙九变的实力,却被前辈压制住了。  

而且寒皇除了灵魂境界可以达到化龙层次,其他怎么样也无法达到王者力量。  

这一切都是因为两点。  

第一点就是夫子当初重创了寒皇,伤了其本源。  

第二点,就是神州天地法则排斥此刻的寒皇。  

而如今。  

神州法则秩序竟然也在排斥前辈李淳风。  

“原来是这样。”李剑白左眼神眸凝望之下,发现了其中的原由。  

那就是因为李淳风前辈身上的剑意,剑压,剑势,剑道,已经达到了神州的极限。  

就如同神州大地之上,一旦有人金身圆满,九转大成,凝结天地法则修炼出化龙真气之后。  

第一时间就是武碎虚空,进入灵界或者前往其他州域。  

所以。  

此刻李淳风虽然修为不过是先天巅峰,但是剑道境界已经达到了剑王之境。  

剑王是什么?相当于化龙王者啊!  

在神州大地之上,一旦超越了化龙境界的存在,就会被神州大地排斥。  

哪怕你就是神州大地的本土人士,也只能武碎虚空,离开神州,不然的话也会遭受神州大地的排斥和天罚。  

李淳风就是如此。  

不过李淳风的情况,较为特殊,论修为李淳风最多只能算是金身境界,剑体小成。  

论修炼境界,算是跳开了金身境界,直接从后天,先天,直接朝着化龙境界冲击。  

所以。  

真正论修为的话,李淳风算是金身层次,所以还不会遭受神州排斥。  

可是李淳风身上展现的剑道之境,却超越了一般化龙剑修,算是达到了剑王层次。  

所以,神州大地的法则已经在慢慢的笼罩在李淳风身上。  

这也是为什么,李淳风说了,他还有一次出剑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李淳风说了,他的剑破而后立,凝结无双!  

望北城外。  

这一战,不止是影密卫和黄甲军,这时又突然出现了一支队伍!  

李剑白看到了这支队伍,心中狠狠一紧,内心微微一疼,因为这支队伍不是其他,正是太平军。  

这是太平军的火种。  

当初长孙有国,让太平军受伤的士兵撤入深山之中,保留一丝薪火,而自己准备死战到底!  

如今。  

太平军全军覆灭。  

但是太平军中的军魂却万世永昌!  

“太平军,李长孝!”  

“太平军,长孙有志!”  

一列军队,冲杀而来,直接与影密卫和黄甲军汇合在一起,联手御敌。  

李剑白看着浩浩荡荡的太平军,眼中泛红,鼻子一酸,内心一疼,全身一紧。  

咬牙大吼:“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李剑白也手持大刀,横扫而下,刀芒狂猛的挥斩魔兵。  

而此刻。  

寒皇和李淳风交手了。  

“入道剑者,你的剑,令吾惊讶。”寒皇看着李淳风,心中越发震撼这位剑者,实在是不可思议。  

每隔一次相见,都有惊天变化。  

“那尊不死邪神呢?去了长安?”李淳风看着寒皇,直接质问。  

李剑白也听到了这一句话,心中惊骇,没想到李建功竟然独自去了长安城。  

“入道剑者,你猜对了。”  

“好,杀了你,再回长安。”李淳风抬手启剑!  

“剑者,希望你的剑比你的言语,更为犀利。”寒皇有些怒意。  

李剑白也飞跃凌空而上,看着两人开始对杀,心中惊讶无比,没想到五胡魔兵,绕开了望北城,现在那不死邪神也直接放弃望北城,直接攻杀长安城。  

想到这里,李剑白内心焦急万分,因为此刻长安城中空虚无比。  

长安军,铁甲军,禁军,影密卫,都不在长安城,更主要的是,李淳风和自己也离开了长安。  

都以为望北城是决战之地!  

都认为望北城是唐国底线!  

可是谁也万万没想到,不死邪神竟然直接独自攻杀长安城,更是让无数魔兵绕开了望北城!  

意味着,望北城不再重要。  

意味着,死守望北城,成为了一个笑话。  

一时间,李剑白额头大汗淋漓,心中开始无比担心长安城。  

虽然现在的长安城中,没有了多少让自己牵挂的人,但是那座城毕竟有着李剑白许多回忆。  

最起码那是自己的家。  

自己初到皇宫,长孙母后的教导,长姐阿红的打骂,父皇和自己的斗气,还有长孙有情的刁蛮任性。  

御花园,禁军大营,文武大殿,儒雅诗会,秦红楼,匈奴使团,皇家围猎,青龙寺…等等。  

最起码在长安城中,还有李玉琼,还有长姐阿红,还有李建志,还有不少回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