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我愿身死,为太平长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西疆。  

多方汇聚。  

战局也诡异起来。  

多方势力,先后不一的抵达西疆,这处战局危难的边疆。  

唐国士兵建立的防线,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打破,太平候长孙有国率领的太平军,一退再退。  

现在已经无路可退!  

因为身后是一条滚滔黄河,一旦失去了身后这条河,这意味着,唐国西面边防将彻底丧失!  

身为长孙一脉的王侯,长孙有国,心中明白,这是自己的底线!  

这条河界防线可以被破,但前提就是自己死,只要自己不死,这条河界绝对不能丧失。  

哪怕自己死,也要死在这一边,绝不会渡河苟且逃生。  

他是谁?  

长孙一脉的太平王侯,生在太平昌盛年间,但并不意味着长孙有国就没有死战的勇气。  

重伤又如何?  

甲胄破裂又如何?  

自己还未死,就不可能再退!  

“将军,我们渡河吧!”长孙一脉的一位先锋大将,苦求长枪撑地的长孙有国。  

“休要胡言,我唐国武将,只有战死,岂能弃守最后防线边界?!”长孙有国言辞冷冽。  

身负重伤,可是话语却异常坚定和不容置疑。  

“将军,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退过河,可以利用天险死守。”那名先锋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不,绝无可能,退可以,只要我战死了,你们就可以退!”长孙有国咬牙说道。  

他不想全军覆没,他不想长孙一脉的精锐全丧在此,他同意退,但必须死自己战死沙场之后。  

“将军,您难道就不想回到长安,给老侯爷扫墓守孝!!”先锋大将是长孙一脉的嫡系,心腹,死忠。  

听到这一句话,长孙有国全身一颤,心中苦涩无比!  

“我是唐人,我是唐兵,我是最年轻的将候,我不能退,我一旦退了,在未来唐国新一代,后一辈,恐怕会很久很久,在无人站起啊!”  

长孙有国心中悲凉。  

自己父亲在长安命归黄泉,身为不孝子,多想能见父亲的最后一面。  

但是长孙一脉有家训,有族规,更有军法唐律!  

他,长孙有国,不能辱了长孙子弟的百年志气,更不能让父亲对自己失望!  

而就在此时。  

传令兵急冲冲来报。  

“将军,不好了,三千佛者率领一万三的信徒,偷袭而来!”  

“来得好,迎战!”长孙有国,丝毫不惧,长枪狠狠的在地上一戳,火光溅出!  

长孙有国甲胄破裂,血迹斑斑,血干了,满身漆黑肮脏,但是眼神却杀气冲天。  

“将军,退吧,来的可是一万多的信徒啊,他们根本不怕死,不怕受伤,比契丹浮屠,五胡骑兵还要难缠!”  

信徒,指信仰宗教的人。  

他们没有任何道理而言,如同被魔化了一样,信了就是信了。  

信死亡是成功,信死亡是归宿,信的毫无道理,信的没有了任何理智!  

使徒:使徒指受差遣的使者,圣灵的引领为使命。  

门徒:门徒就是学生、跟随者、学徒的意思。是在思想,言语,行为上学效主的榜样,遵守主的吩咐,完成主的使命。  

信徒:信徒是指信仰某一宗教的人的称呼,信徒信得是信仰,不是宗教。相信耶和华是神,耶稣是神的儿子,圣灵会带领我们这个“三位一体”的概念,并接受耶稣进入内心作生命的救主。  

教徒:信仰某一种宗教的人,是对于虔诚追随者的称呼,包括宗教的信仰者和个人的崇拜者。  

这一万三信徒,听从那群密宗黑佛的旨意。  

信奉一切,如同神谕,不惧生死,不怕伤痛,不畏水火。  

“迎战!”  

随着长孙有国的军令,全军现在不剩三万将士,列队迎战!  

也许长孙有国手底下还有三万人,可是不少已经受伤了,战力大大降低。  

一个人受伤了,就需要一个人到两个人的照顾。  

唐人从不丢弃同袍,从不舍弃战友,更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唐人。  

“决一死战,这一战之后,你带着老弱残废渡河死守,一定要坚守到唐国大军的驰援,决不能让这群恶僧渡过滚滔大河。”  

“是!”那名先锋领命遵守,心中也有了打算,不管如何,一定要带着将军渡河,大不了违抗军令,大不了将其击晕,大不了豁出这条命!  

长孙有国,重伤赴战,手握长枪,跨上自己心爱战马。  

三千恶僧带领着一万三的信徒,滚滚而来,没有整齐的列队,没有任何兵法而言。  

但就是这种胡乱厮杀,不要命的冲袭,不怕死的前赴后继,让长孙有国的太平军,死伤惨重。  

不单单是恶僧,可恶的是,西疆千里唐国疆土,竟然不少无知唐国村民,不少愚蒙之辈,听从所谓佛的呼唤,所谓佛的度化,袭扰太平军,大大牵制了太平军的整体实力。  

因此在正面厮杀之上,太平军吃亏太多!  

太平军,在盛世年代建立,经历的厮杀太少,没有狠辣铁血,对愚蒙村民手有留情,一次次被伤害。  

“将军,大事不好了,三十三个村庄联合起来,控制了渡河的三个索桥!”  

“什么!!”太平候脸色大变。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自己想渡河都难!  

而且渡过这渡河索桥被控制,到时候,想都不用想,这群无知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