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联手做局(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秦守师兄,我们快到鲜血要塞吧,看这样子兽潮来应该就是这两天了。”  

“好,我们现在就启程,车子准备好了没有?”林克不禁问道。  

“准备好了,随时都能出发。”  

林克挥手示意启程,货车车厢内坐下五人,所有的宠物都拉在后车厢内。  

当剑齿虎王跳上车之后,整个货车肉眼可见的摇晃了一下。同时后车厢的黑熊、雪狐、毒蝎,都往角落里缩了缩,没有一个敢挤着剑齿虎王。剑齿虎王瞥了其他野兽一眼,发出沉闷的鼻息,随后趴在车厢内假寐小憩。  

货车启动,沿着唯一一条可以通行的道路前进,赶往前线的总指挥部鲜血要塞。  

这唯一一条通行的道路,在兽潮来临后,一旦土夯城的防线瓦解,全员提前从土夯城撤退,一路上边退边引爆埋藏在公路下方的雷管,炸毁道路,野兽们就只能从安排好的陷阱处通过。  

这几名试炼弟子都显得很兴奋,在交谈中林克知道,他们以前只是来过前线和暮光岭,但是从未亲身参与过兽潮。这次兽潮可以说是他们人生经历中第一次。  

也难怪,只有这种愣头青,才敢深入暮光岭腹地抓捕猛兽。  

换做任何有经验的驭兽师,都不会挑这个时候进入腹地,顶多是在阔叶林内碰碰运气。  

两个小时之后,林克透过货车挡风玻璃,看见了远处宏伟巨大的鲜血要塞。  

正如这个名字,鲜血要塞通体呈血红色,几十米高的要塞矗立在平原上,从远处望去蔚为壮观。要塞表面更有数不清的獠牙尖刺,有的竟然有几米长,从远处看整个要塞表面似乎都被尖锐物包裹,若是直接冲锋上去,恐怕会被无数的尖刺捅个透心凉。  

如果说土夯城每年都会被兽潮毁掉重建一次,那么鲜血要塞从建立之初,就一直屹立在鲜血平原上。  

这座要塞和平原的名字,也是因为抗击兽潮而得名。  

每次兽潮褪去,整个平原浸染鲜血,久而久之这里的土地也被染成了鲜红色,难以消退。而这座要塞表面的红色颜料,来自于各种王兽的兽血,天然散发着一种荒古可怕的震慑力。  

即便在兽潮的时候,野兽们变得极具攻击性、癫狂。  

在经过鲜血要塞的时候,也会本能的让开一条道。  

即便是兽潮中实力最强的猛兽,也不敢在涂抹了各种王兽兽血的鲜血要塞作乱。  

来到鲜血要塞,这里的情况比前线的边关并没有好多少,士兵们严阵以待,检查着各种设施。  

货车直接开到秦家寨落脚的院落门口。  

秦家寨作为驭兽宗门,这次派了不少弟子参加抵御兽潮,龙城给这些势力安排了专门的住处。  

当林克下车后,身边的试炼弟子就火急火燎地冲进院子里,林克甚至听到了破音般的大喊:“秦守师兄回来了,秦守师兄回来了”  

其余人拱卫着林克走进院子里,脸上带着与有荣焉的笑容。  

没一会儿,秦家寨上至长老,下至弟子,全都涌出来。  

周围的弟子眼神中带着星星,在看到林克牵着的剑齿虎王后,更是一脸难以置信,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看来,这个秦守有一点倒是没有吹嘘,的确是三代弟子中的翘楚。”林克暗自感叹。  

旋即,林克看到了一个衣袂飘飘,留着长髯快步走来的中年人。  

“你小子这大半年跑哪里去了,我还以为你丢了呢!”中年人面露喜色,再看到秦守身边的剑齿虎王,更是惊讶不已。  

好小子!出去历练,居然搞了头王兽回来!  

接下来,就是一阵来自长老的关切和攀谈。  

于是林克搬出老说辞,又有试炼弟子坐镇,这位叫做秦勉的长老没有任何怀疑。  

开玩笑,能捕获一头剑齿虎王,这一看就是驭兽术无比纯熟,实力高超,这不是我秦家寨三代弟子的翘楚人杰,还能是谁?  

林克什么大场面没见过,就这种情况,轻易萌混过关。  

“快给你们秦守师兄找身合适的衣服,带到房间里休整一下。”秦勉安排弟子为林克接风洗尘,刚准备多说点什么,鲜血要塞的集结钟声响起,低沉的钟鸣声很快传遍整个要塞。  

“又要开会了,看来兽潮就在这一两天时间了,你们这两天不要乱跑了,就在要塞听从号令。”秦勉说完叹了一句,刚走两步旋即转身又补充了一句:“这次开会时间比较长,如果这段时间有什么事儿,你们给秦守汇报就可以了。”  

秦勉离开后,林克长袖善舞,很快和这些三代弟子打成一片,从他们嘴里套出不少秦家寨的事情,足够应付正常聊天。  

随后林克甩手把工作扔给之前同行的三代弟子,自己牵着剑齿虎王来到鲜血要塞招募处。  

之所以不是骑,就是因为剑齿虎王的不稳定双态,这家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变成灵魂状态,在灵魂状态下人会直接从背部掉下来,完全没办法骑。除非能找到一副与之绑定的灵魂鞍具,才能在灵魂状态下承载外物。  

“我是来进行招募登记的。”林克出示了从秦勉那边拿到的秦家寨腰牌和证明,顺利进入了登记处。  

士兵们看着林克牵着的王兽,整个人的表情都不对劲了。  

妈耶,即便是一些驭兽宗门的长老,也不见得有王兽宠物。  

秦守是秦家寨的三代弟子翘楚,年纪轻轻就搞到一头剑齿虎王,看来秦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