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9章 伏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村长给他们选好了人,然后就给准备食水和车。  

马他们整个村子里也只有两匹,还是放牧的老马,所以没有给,白善他们自己有马,直接套上车就能用。  

这一次因为是自己算出来的方位,不一定准确,所以白善做了不少的准备,毕竟不知何时能找到。  

不过他也和村子里的人说了,“我们带的食水,只要出去半个月还没消息我们就会回转,因此最晚一个月会回来。”  

要是超过一个月他们没回来,那他们就是找到地方了,要么就是路上出了什么事。  

满宝见莫老师那边没有消息,便也由着白善如此安排。  

于是一行人先行出发。  

白善选定的两个方向是根据已知的天坑方位和村民们的印象来确定的,但不说时日已久,记忆会出错,就说天上的方向和落到地上的方向也是千差万别,所以白善也做好了要找很久的准备。  

因此,他们对在路上遇到其他人和村镇一点儿也不意外。  

丹石村的人久不见外人,一看到外人便下意识的低下头去躲避。  

但出来的青年男子身上并没有缺陷,他们看上去就和所有的西域人一样,最多是瘦一些。  

所以遇到的人并不关注他们,反倒是白善和周满更引人注目,他们两个长得太好了,而且气质好,所有人的目光就不由被他们吸引过去。  

白善和满宝并不躲避这些人的目光,拿出一些绢布要求借宿或购买食水,住下后就和他们确定方向,顺便打探消息,“听说很多年前天上落下了三个大火球,在地上砸出了三个大坑,你们见过吗?”  

有人直接摇头,“没见过,那是天降的厄运,王国为此灭国了。”  

白善:…高昌明明是被高昌王作没的,关陨石什么事儿?  

但也有人兴奋的道:“看见了,那天晚上我没睡觉,天降流火,砸下来后大地都震动了。”  

白善就好奇的问,“你看见落下的方向了吗?我听说天坑里带着宝石,想要见识一番。”  

“哎呀,听说那宝石带着毒,可不敢去看,”那人道:“而且谁能找到呢?当年阿伊老爷找了很久也只找到了一处。”  

阿伊老爷是他们这一片领土的贵族老爷,当年那块石头就是通过他的手进献给了大王子,又从大王子的手上到了侯集的手上,再送到太子手上。  

不过很可惜,他都等不到太子清算,早在大王子察觉到这块石头有问题时他全家都被大王子找了个罪名关到大牢里,都没等到高昌国灭就死了,全家都没了。  

现在这片领土没有贵族老爷,直接由安西都护府管辖。  

白善问不出有用的信息,便左右看了看,见护卫们都各自忙碌去了,身边只有一个大吉在一旁护卫,便提起另一个话题,“听说更西边的地方有一个国度医术很厉害,那里的人不仅能预防治疗天花,也会解毒,或许能解这样的毒呢?”  

大家对这个毒已经不是很感兴趣了,连着说了三年早说腻了,倒是对现在风声很大的天花大感兴趣。  

因为交通闭塞,所以消息传播得很慢,在白善他们看来已经过去半年的天花已经是过去时了,但西域这边的普通老百姓刚刚听说中原爆发天花不久。  

所以被问到的人看了一眼白善和周满,自以为了解的点头问道:“郎君和小娘子是想找那个国家的人去治疗天花吧?”  

白善笑了笑,没有否认。  

西域的人忍不住腹诽,都说汉人的心肠很弯曲,果然没错,明明是冲着天花去的,却非说要找天降的石头。  

他就说嘛,有毒的石头,大家是有多远就离得有多远,为什么还要去找?  

原来他们的本来目的是天花呀。  

他们没听说过这个国家,但听着似乎很厉害的样子,于是忍不住问起来,白善就把他们三努力了许久编撰出来的故事绘声绘色的告诉他们。  

传说西方有一个国家,那里鸟语花香,植物繁茂,药草也很齐全,因此那里有许多医术高明的人,许多的疑难病症在那里都是寻常病症…  

这个开头是白善想的,当时满宝和白二郎听的时候就觉得那个国家得多倒霉,才能让许多的疑难病症成为寻常病症。  

不过这个开头显然外面的人很喜欢,只是一开头听故事的人就已经心向往之,等听说他们那里有一种种痘的方法,就是让牛染上天花,再把牛身上的痘接种到人的身上,然后人就可以一辈子不受天花的侵袭。  

听说那个国家的人出生后都要接种,所以他们能够不惧天花,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怕疫病。  

听故事的人越发向往起来。  

除了大吉。  

虽然早已有猜测,少爷他们来西域怕不是真的要找什么种痘之法,但真的听到这个故事,大吉还是晃了一下神。  

对于这样的故事开头他再熟悉不过了,以往少爷会说这么详细的故事时,多半是有目的的。  

大吉知道,但其他人不知道啊,等白善他们离开,这个故事就在村庄内广泛传播,很多人都对西方那个国家心生向往,然后从村子传播到了集市上,又慢慢传播往他处…  

等西州的人隐约听到这个故事时,故事已经被传播进化了不知多少遍。  

当然,最先得到此消息的是郭将军。  

说真的,使团住在他的西州城里,要说他心里一点儿不疑惑是不可能的,明明之前他就已经四处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