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十章 气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满宝便收回了手,看着皇后道:“娘娘,我可不可以给你仔细的检查检查?”  

皇后愣了一下点头,“自然可以。”  

她扭头去看尚姑姑,也看到了站在下面的皇帝,她正想起身行礼,皇帝就对她压了压手。  

皇后便一笑,又靠了下去。  

尚姑姑将帐子放下,没有出去,而是站在一边看满宝。  

小郑掌柜早机灵的退后两步,低着头站在一旁。  

满宝就伸手去摸皇后的脖子,尚姑姑吓了一跳,忍不住倾身,皇后便淡淡的看了她一眼,她便又站直了,只是绷直了脊背盯着满宝看。  

满宝摸着她的脖子一寸一寸的问,“这里痛吗?”  

皇后有时说不痛,有时说痛,满宝便找到了不舒服的地方,轻轻的将手指放在上面,问道:“犯病的时候,这里有什么感觉?‘  

皇后仔细的回忆了一下,细细的回答起来。  

满宝道:“您张开嘴,我看一下您的喉咙,这样啊——的一声,有灯烛吗?”  

灯烛照到的地方也有限,不过,她能用上的望闻问切都用了,满宝盯着皇后若有所思起来。  

帐子外候着的太医们也忍不住微微抬起来看向帐子,竖着耳朵听着。  

皇后纠结了一下还是没忍住,“娘娘,我能摸一摸你的肚子和胸口吗?”  

众太医:…  

皇后也愣了一下,然后轻笑一声道:“可以。”  

满宝在她的肚子轻轻一按,问道:“这里痛吗?”  

皇后痛呼出声,道:“咳得多了就痛了。”  

满宝微微点头,检查完肚子又去摸她的胸口,问她咳嗽起来和呼吸不畅时的感觉。  

满宝细细的问过后,等皇后整理好了衣服,见她面色潮红的咳嗽不止,忙给她抚背,想了想,让尚姑姑把帐子打开,她回头冲小郑掌柜伸手,“拿针袋来。”  

小郑掌柜一边给她使眼色,手上一边慢腾腾的动作,这给贵人治病不是这么治的,得先辨症,下方才行,就算要扎针,也得先通过太医院的同意呀。  

太子已经焦急的上前扶住咳嗽不止的母亲,他身后的一群小的呼啦啦的跟上,皇帝都忍不住关切的凑了上去,一转头见小郑掌柜这样慢腾腾的,忍不住眉头一皱,喝道:“给她!”  

小郑掌柜抬头看了他一眼,因为皇帝穿着常服,他又没见过皇帝,所以小郑掌柜不认识他。  

既然不认识,虽然他在宫里的地方一定比他高,但他也不可能听他的。  

满宝自然也看到了他的眼色,直接起身去找针袋,她小声的解释道:“我就扎两个穴道而已,让她呼吸顺畅些。”  

满宝取了针袋,取出针来,微微扯开皇后的衣襟便扎了下去。  

尚姑姑张了张嘴巴,连忙又把帐子放了下来,只把太子和皇帝给罩在了里面,其他人被隔绝在了外面。  

二皇子等人在满宝扯开皇后的衣襟时便往后退了一步,倒是三皇子不惧,还掀开帐子硬是凑了进去。  

父子三人一起关切的看着皇后。  

满宝给皇后扎了两针,她呼吸慢慢顺畅起来,咳嗽也就止了。  

满宝道:“要些温水来给她润润口。”  

尚姑姑连忙取了一杯茶来,满宝见了皱眉,“她咳嗽不好再喝茶,要白开水。”  

尚姑姑看了她一眼,连忙出去取了温水来,见满宝点头后便给皇后喂下去。  

润了嗓子,呼吸又顺畅了起来,皇后便不再咳嗽了,她对满宝笑道:“果然是神医,我这一下就好了。”  

满宝却摇头,“只是暂缓而已,太医们肯定也能做的。”  

只是他们恐怕不好做。  

太子连忙问道:“可否根治?”  

满宝顿了顿后摇头,“至少现在我是不会根治的。”  

太子一怒,“什么叫现在不会根治?”  

“我还没学到这个呢。”  

太子:“那现在就去学!”  

“跟谁学呀,”满宝道:“有没有这样的医术还不知道呢。”  

太子顿时被她噎得半死。  

满宝连忙安抚他道:“你别急,等我回去查一查医书,对了,太医们也没办法吗?”  

满宝决定出去和太医们交流交流,她转身正要出去,一下就跟皇帝对上了眼。  

满宝的记性素来好,虽然达不到过目不忘,但见过的人,尤其还是见过好几面,且相处了一晚上还是很有印象的。  

她“咦”了一声,见这熟悉的人微微侧头躲开她的视线,她就探头从下往上的看他。  

皇帝轻咳一声,仰头看帐顶。  

满宝便歪着脑袋看他,总算是发觉了不对,“你怎么也在帐子里?”  

尚姑姑想要呵斥她,但一见皇帝那神色便也猜到了什么,立即垂首立在一旁不说话了。  

满宝又不傻,看了一眼太子,和他旁边那胖子,再看一眼长得和他们略微有点儿像的李二郎,忍不住眨了眨眼。  

满宝从床上站起来,犹豫的行了一礼,“皇上?”  

皇帝便轻咳一声,微微抬手道:“免礼,你说皇后是什么病,若不能根治,那暂时治一治总是可以的吧?”  

满宝看了他一眼,又看了他一眼,点头道:“还能再控制控制,皇后这是气疾,只是太久了,不太好治。”  

外面候着的太医们听见,忍不住拳头撞了一下掌心,没错,就是不好治呀。  

两年前,皇后已经病重过一次了,那一次侥幸救回来,谁知道今年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