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种因得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众人向外看去,顿时一惊。  

只见前次有过一面之缘的文殊菩萨此时居然出现的门外。  

“主人救我!”  

那青毛狮子精见主人前来,急忙开口求救。  

若是再晚一会儿,被这猴子一棒打死,那可就真的冤枉了。  

“主人?”  

行者与八戒晕了,纷纷看向那文殊菩萨,怎么这青狮精的主人居然是那华严三圣之一的文殊菩萨?  

法海却心中有数,只是想不到这文殊菩萨居然来的这么快?  

难道他一直在观察着这边?否则已经已经改变了事情的进程,他怎么还会掐着点过来?  

“尔等不必好奇,这青毛狮子精正是本座坐骑。”  

待听到文殊菩萨确认,行者顿时怒了,上前两步便质问道,  

“文殊菩萨,这是你坐下的一个青毛狮子,你却怎么也不看好他它,直放了它来此成精,祸害人家,你也不管管?”  

他虽是被如来压了五百载,但若想让他对这些佛卑躬屈膝却也不能。所以此时明知这青毛狮子精是文殊菩萨的坐骑,他也丝毫不惧。  

“你这泼猴,知道什么?这青毛狮子精却不是自己偷偷下凡,它乃是奉了佛旨而来的。”  

这下便连法海也惊了,他只知道这青毛狮子精乃是文殊菩萨的坐骑,却不知这居然乃是奉旨做妖?  

“阿弥陀佛,敢问菩萨,这怪是奉了何人旨意,要来此侵吞他人帝位?分别他人夫妻,祸害他人子民,行此恶事,便是我佛旨意?”  

法海的问话,直让文殊到口的话语说不出来。  

看了眼法海,这才解释道,  

“这青毛狮子精是被煽了的,不曾玷污那王后,而且此怪听本座讲经日久,也有些道行。这三年来,乌鸡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却也离不开他的功劳。”  

八戒听他说来说去,也没说道点子上,便也开口说道,这不是折腾人嘛?  

“既然如此,那你这多此一举干什么?什么也不图,就把人国王扔井里了?简直是脱了…额,,那啥…”  

被文殊菩萨看了眼,八戒连忙将后面的话语咽了回去。  

摇了摇头,文殊菩萨摸了摸那青毛狮子精的头,  

“尔等不知,当初这乌鸡国王,好善斋僧,我佛如来才差我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  

“哦,这却是好事啊?”  

悟空在一旁充分的发挥了捧哏的角色,见缝插针的提问。  

那文殊菩萨也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他说的好事。  

“只是因为我不可原身相见那国王,于是变做一个凡僧,问他化些斋供。又考验了他几句,那国王性格暴烈,被吾几句言语相难,便把我用一条绳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  

“什么?竟然如此大胆?”  

见行者有些吃惊,文殊再次点头表示确认,又道,  

“后来,多亏六丁六甲他们救我归西,奏与如来。至此我佛如来才让此怪责令到此处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报吾三日水灾之恨。这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尔等今日来此,这才成了功绩。”  

听他说完,行者与八戒都是被他说动,只觉这国王果然有错,心中气便也消了。  

只是法海在旁心中有些不屑,见文殊菩萨要走,他便上前问道,  

“菩萨慢走,弟子有一事不明,还请菩萨为弟子解惑。”  

文殊菩萨可没有能看透人心之能,此时听到这个半路出家的取经人居然要向自己讨教问题,他一时也不好推脱,便停下脚步,回头看着他。  

“何事?”  

法海淡然开口,  

“我佛只度有缘人,那乌鸡国王既然不受菩萨指点,既是无缘之人,不知菩萨为何要强度此人,惹怒了他,最终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这…”  

文殊菩萨有些无语,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法海也不在意他的回答,而是再次开口说道,  

“再者,佛语有云,得饶人处且饶人,那乌鸡国王既然得罪了菩萨,菩萨最多将他也推入井里浸泡三天便是,何苦要侵他帝位,连累分离那太子,王后母子二人?只怕这与我佛慈悲之意颇为不符吧?”  

一番话语,直让那文殊菩萨的脸色直接变绿。  

“你自取经便是,此中道理等你到了灵山自知。”  

看着丢下一句话,便带着那青毛狮子精驾云西去的文殊菩萨背影,法海叹了口气。  

早就知道这青毛狮子精自己是拿他没有办法的,有文殊菩萨在,自己纵然再有办法,也没得施展。  

所幸这青毛狮子精,这三年来并未犯下大错。  

其实对于此事,也很好理解。  

这菩萨去拉人入股,还穿的破破烂烂的,人家一看,就这实力还敢拉我入伙?肯定不行啊!  

这菩萨也不知进退,非要死缠烂打,人家不入伙,你还骂人家,这惹怒了人家,人不把你扔河里扔谁?  

再说这菩萨报复心也太重,人把你扔河里泡了三天,你这好,回去就派小弟出来把人家做了,扔井里泡三年?  

度人便该有个度人的样子,你金光大放的去度人,这国王还不把你供在头顶?  

后面哪来的这么些烂事?  

思虑到此,法海终于知道了取经的目的。  

这世间芸芸众生,大多皆是以貌取人之辈,也许这便是世间的纷乱之事的起因吧。  

“师父,这老国王怎么办?我们要不要救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