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既然师叔你这般无情,你别怪师侄无义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响。  

惊得一城之人惶惶。  

下方跪着的朝众,民众,僧众,更是浑身颤抖。  

玄奘身体一颤,但不以为意。  

这又不是比谁的嗓门大。  

再说,是佛门自己说的要普度众生的。  

不关注黎民百姓之疾苦,不能救那在洪灾,旱灾之中挣扎的民众,又如何说是普度众生?  

他想通了那一层‘路在脚下’的道路,自然是深信师叔秉承的这个大道。  

而现在看来,师叔的这个道,真的是在那大乘佛法之上呀!  

自己,理解的没有错!  

“那和尚,你肉眼凡胎,不识我佛之大乘佛法之大道!尽用这些无聊悖论强词夺理!入我佛门,便有千万种办法,轻而易举可以将那车上的孩童,以及行人,甚至那架马车都保存下来!这般小道,又敢在菩萨和佛祖面前相论?”  

惠岸行者冷声道。  

玄奘不禁又是摇摇头。  

这惠岸行者,完全没有明白这个故事到底是在辩的什么。  

他想了想,说道:“那既然如此,玄奘再说一个故事,看可否用大乘佛经来解?”  

“你说!”  

玄奘顿了顿:“是说这一日,贫僧前往中州地区,遇到了一位青楼女…”  

“玄奘!”  

听到这,法海再也不能冷静了。  

你特么的…这道理总结得一套一套的啊?  

这故事也抄得起劲!  

是不是还想要在菩萨面前,讲你和青楼女子的风流韵事?  

你就不怕菩萨一玉净瓶砸得你脑袋开瓢?  

自己之前说这个故事,意思是想要说它可不可以用大乘佛经来解的吗?  

自己是在解释自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青楼女子相送,然后被别人误会好伐!  

你他么倒好,直接汇编进了你那一套的“大道”里面去了!  

简直…  

之前,玄奘多次和法海聊关于什么“路在脚下”的道理,法海自己都没有想太多。却没想到,防不胜防,这家伙竟然还真的信以为真,真觉得大乘佛法不如这什么“路在脚下”!  

这要是让观音或者佛祖知道,是自己带领玄奘走上歧途,甚至还忤逆佛旨,怕别说是取经了,观音至少得两个玉净瓶下来,把他们两个的脑袋,一个一个地开瓢!  

“师叔。”  

看到师叔忽然出声打断自己,玄奘有些疑惑。  

法海走过去,快速说道:“玄奘,莫要再在菩萨面前辩这些俗世道理了。正所谓,不知者不怪,你没有见到那大乘佛法,有这般短见,也算是情有可原。但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啊!”  

玄奘看着法海,愣了愣,然后恍然。  

原来是这样。  

是师叔并不想要以大欺小,在这里,用自己那大道,落了观音菩萨的面子,落了那大乘佛法的面子。  

原来如此!  

师叔果然是不愧是行的“路在脚下”的大道!  

还是师叔想得周道。  

他随即点点头:“原来这样,师侄明白了。那大乘佛法,或许,确有独到之处…”  

你明白个毛呦!  

看着玄奘的表情,法海感觉到心好累。  

他心中叹了口气,极力地将今天这已经被玄奘带着歪到了南天门的话题,引了回来:  

“现在,佛祖和菩萨心慈,愿意把那三藏大乘佛法送与我大唐百姓,自然是天大的恩赐。只不过,需要有一位大毅力,大德行之辈去行那十万八千里之路,为我大唐百姓取来!  

如今,观我大唐境内,能做到的,唯有师侄你一个人。这是佛祖和观音的信任,也是陛下的信任,更是师叔,悬空师兄,法明师兄,还有这全天下的僧众,黎民百姓的信任啊!”  

“师叔…”  

玄奘看着法海,心中不禁有一些委屈。  

之前,不是说好的,世界这么大,一起去看看,一起去用脚步丈量土地,为天下黎民百姓度危度难的吗?  

现在,师叔你怎么就出尔反尔,非要把师侄推向这个火坑呢?  

还是,师叔你嫌弃师侄,不想要带师侄,去追随你那样的大道?  

法海并不知道玄奘的小心思,他看玄奘一脸纠结,以为他是已经被说动,忙是又小声说道:“听师叔一句话,师侄你就不要再推辞了!这一趟,你是非去不可的!”  

玄奘看着他,心中越发的委屈,进而,有些悲愤。  

师叔啊师叔,你怎么可以这么自私?  

玄奘不就是说过你一句“妖冶贱货”吗?  

谁让你自己长得这么俊美,让得那么多青楼女子倾心,还让得洪福寺一众师兄弟都心旌摇曳,要跟着你去练那一身腱子肉,还要纹一条小蛇在身上…  

这是师侄的错吗?  

师侄招谁惹谁了?  

不就是想要跟着师叔,出去走走,看看世界,见见世面,救救黎民百姓嘛?  

这样的小心愿,难道都这么难满足吗?  

那既然师叔你这般无情,你别怪师侄无义了!  

想到这,玄奘吸了吸鼻子,提高声音说道:“菩萨,陛下,那既然是要选我大唐境内最有毅力,最有德行之人,便轮不到玄奘了!”  

“什么意思?”  

“你们要找的人,不是玄奘,是他!”  

玄奘心一横,指了指身边的法海。  

所有人,顿时一愣。  

法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