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进入皇宫宝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夜色降临在宫中后院之处,杨广正端坐一旁,闭目沉吟,身后的萧皇后正双手替他揉着肩颈,那娇嫩的芊芊细手将杨广按摩的舒爽无比,神情露出满意之色。  

“皇上,今日那位陈先生究竟是何人,为何你对他如此看重?”萧皇后在身后不解的问道。  

“呵呵!你可还真不要小看此人,他的实力是真,绝对错不了,而且他还来历不凡。”杨广笑着说道。  

“不凡?”萧皇后听后,更是不解,不知这杨广口中的不凡是有何等事?竟然能够被当今皇上称为不凡之人?只怕世间还没未有过吧!  

哪怕再不凡,还能够抵的过身居帝位的杨广?  

随后,杨广见到萧皇后有些疑惑之色,便对萧皇后道出陈长歌是如何出现的讲了一遍。  

萧皇后顿时面露诧异,惊道:“难道这世界还真有仙人不成?”  

“虽然他没说出是如何能够做到如同神仙手段一般出现的神异之事,但他对朕表明了是隐居世外的修炼之人。这便足够了。”杨广淡淡说道。  

萧皇后沉思片刻又道:“那皇上你对他如此重视是为了…”  

杨广微微一笑,说道:“既然皇后你已经知道了为何还要问?”  

“本宫只是担心,如果触动了那些门阀的利益,就不怕那些门阀狗急跳墙吗?”萧皇后此刻正一脸担忧的说道。  

“哼!”杨广冷哼了一声,随后又道:朕请陈兄弟来坐镇洛阳,就是为了能够震慑抗衡他们,而且陈兄弟并非是门阀势力中人,这才是朕看重他的地方。  

“如果皇上你对他重用过度,就不怕他成为“第五门阀”?萧皇后缓缓道。  

杨广双目顿时一凝,随后脸色泛满笑意…  

休息了一整天的陈长歌精神气爽,刚一出了房间,便见对面迎上来了一位老太监。  

“这位陈公子,圣上特另我再此等候你,只要你一休息好后,便带你前往皇宫宝库。”老太监手拿浮尘,声音尖细的说道。  

陈长歌听后顿时一喜,立即说道:“既然如此,那请公公带路。”  

“陈公子请随咱家来!”老太监立即走前引路,陈长歌便立即跟了上去。  

自南北朝之后,道教便成为成熟的官方宗教,故而与皇室关系密切。  

而且隋炀帝杨广曾幻想长生不老,都曾在洛阳西苑挖湖修造三座假山,用来充当蓬莱,方丈,溉洲。  

让杨广十分沉迷其中,对此还曾诏请擅长辟谷的道士入宫,还要给他烧炼金丹。  

道教就在这一时期极为突出,“内丹之说”开始兴起。  

不仅如此,杨广还在天下大肆收罗道籍秘典,尽数放置宝库之中,其中“龙虎经”“周易参同契”“金碧潜通秘诀”三书文繁义隐,而后又有“龙虎金液还丹通元论”等,归神丹于心炼。  

老太监带着陈长歌弯弯绕绕走了有一段距离,过了不久来到一大殿处。  

老太监转过身来,对陈长歌道:“陈公子,便是这了,老奴将这给你,那我便可回去交差了。”说着,老太监从袖口拿出了一枚金灿灿的令牌,递给了陈长歌。  

随后又听见老太监说道:“这宝库之中都是圣上所收录的典籍,圣上对它们极为看重,派了重兵把手,现在只要陈公子持此令牌,便可随意进出。”  

陈长歌点了点头道:“有劳公公了。”  

看着这位老太监远去,陈长歌转身便朝着宝库门口走去。  

门口处被一队军士把手的极为严密,而且这些军士里面各个身姿矫健,太阳穴微微鼓起,一看就是身怀武功的好手。  

众军士见陈长歌那出了那块令牌后,便立即放了行。  

沉重老旧的大门被缓缓打开,一阵阵灰尘掉落了下来,扑满口鼻,陈长歌便立即运功,将灰尘尽数散去。  

刚一踏入这里面,便被里面所架台惊了一把。  

多,十分的多。杨广在这些年间可没少收录这些典籍,有一些甚至是在外边都难以见到的孤本。  

在史籍有关隋代道教的记载中,所存的道教秘典便有:“经戒三百一部,九百八卷,服饵四十六部,一百六十七卷,符箓十七部,一百来卷等等,多的数不胜数。”  

而且其中经书中有“灵宝”“升玄”之属,极为珍贵。  

陈长歌立即从架上拿起了一本,拍去了尘埃,定眼一看,其中皆是记录了外丹内丹之说,陈长歌心里一直认为是些骗人的玩意。但里面却是说的头头是道。  

内丹这玩意对自己现在来说完全是一窍不通,在这世界中,无论是广成子进入战神殿中后,悟出长生诀这等盖世奇功,也是丝毫没有内丹之说。  

不知道这里的一些典籍会不会对自己日后修炼有些用处?  

陈长歌也没管这么多了,一直沉迷其中,说不定日后真让自己给走出一条大道了呢?  

在这几天时间里,陈长歌自从进入到了这宝库之中后,便在也没在出去过,废寝忘食的翻阅着其中的道解。  

大概过了十来天后,那位老太监再次的来到了陈长歌所处的宝库房前。用尖锐的声音叫着陈长歌之名。  

陈长歌顿时被这叫喊声从明悟之中回过神来,走了出去,便再次见到了这位老太监,顿时说道:“不知公公有何事?”  

老太监一脸的笑意走了过来,说道:“咱家是来传皇上口御的,叫今日陈公子前去上朝大殿。”  

陈长歌顿时明悟,道:“好,你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