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两件大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利dai主,坐拥数百到数万乃至于数十万不等的田亩土地。  

不对他们下手,那大唐的百姓们就是真的过不下去了。  

如此之多的大和尚入宫,哪怕是在最为崇佛的武周时期也没有过。  

临德殿里密密麻麻的挤满了光头,一眼看过去到处都是锃光瓦亮。  

随着高力士一嗓子‘陛下驾到’  

众多穿着纹有金线华贵袈裟的主持们,纷纷向着王霄行礼。  

穿着正式龙袍的王霄,一言不发的坐在椅子上。  

随后高力士用太监们所特有的声音,宣布说“此次之事皆由中书令姚崇负责,诸位当听从姚卿所命。若有不从,后果自负。”  

高力士说完之后,王霄起身就走,将这里交给了姚崇。  

等到王霄离去,大殿内顿时炸了锅了,众多的光头们纷纷涌到姚崇身边,七嘴八舌宛如几百只鸭子一样在他的耳畔呱呱呱呱。  

到了偏殿的王霄,端着茶杯倾听着那边的动静。  

这种事情他不好亲自动手,因为和尚们会写故事来泼脏水,所以主刀的工作就交给姚崇去做。  

那边的争吵很激烈,各种口音的佛号连绵不绝。  

间或之中还有高喊‘你不怕下阿鼻地狱吗’的叫嚷声。  

姚崇那边倒是没什么生气的感觉,哪怕被几百颗光头给照的刺眼睛,哪怕被无数的口水所吞没,他依旧是慢条斯理的说着事情。  

不过他虽然说话很轻声,可态度方面却是非常坚决。  

首先就是要求必须修整他们的高利dai业务,搞贷款可以但是利息绝对不能超出朝廷的规定范围,否则的话就要以大唐律法来处置。  

这自然是让大和尚们无法接受。  

他们通过高利dai不但能够赚取大量的利润,而且借钱给百姓们的时候,那是要有抵押品的。  

通常都是百姓们的田产,也有房屋甚至的妻女作为抵押。  

这其中尤其是田产至关重要,土地越多自然产出越多赚的越多。  

百姓们没了田地的时候,他们再以慈悲的面孔出现,收留那些百姓们做农奴佃户。这是这个时代最为赚钱的行业了。  

而且大唐的和尚们很多都是满脸耶喽之色,那叫一个浑浊不堪。  

这要是给百姓们能够还得起利钱的机会,那他们还怎么兼并土地,还怎么亲身去为女信徒们传授佛法?  

面对众多口吐芬芳,言辞激烈的大和尚们。姚崇不为所动,他慢吞吞的说起了第二件事情。  

“清查庙产!”  

大唐对于庙宇的监管其实是很严格的,庙宇能够拥有多少田产来养活僧人,那都是有着严格规定。基本上是按照寺庙拥有度牒的数量来制定。  

但凡是有多出来的,那肯定不会被承认,是要被没收的。  

一旦严格追究的话,甚至发放的度牒都会被收回。  

没有了度牒,那就不是被大唐所承认的和尚。  

赋税立马就追上来,也不许去化缘,更加不许接受信徒们奉献的香火钱。  

一旦传扬佛法,还会被抓起来。  

所以说,度牒就是大唐僧人们的命门所在。  

比起之前限制高利dai来说,清查田产那就更是要了佛门的命了。  

大唐承平这么多年下来,各处寺庙通过各种手段,主要是高利dai逼迫以及信徒捐献得到的田产,简直是难以计数。  

在这个生产力不高,科技也不发达的时代里,田产就是一切的根基。  

哪家寺庙不是有大量超出朝廷规定数量的田产?真要是清查,那就全都要被收走。  

如果是之前限制高利dai是挖他们的骨头,那现在清查田产就是在直接掏心挖肺!  

“为何不许?”  

姚崇微皱眉头说“朝廷清查天下田亩乃是天经地义之事。尔等百般阻挠,莫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  

的确是有不可告人之事,可这事不能说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