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周瑜早已经看穿了一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周瑜脖子发红,血压上升,他已经演不下去了。  

铜雀台赋的确是曹子健的作品,只不过那句‘连二桥于东西兮’,被王霄魔改成了‘揽二乔于东西兮’。  

反正王霄也曾经做过曹子建,自己改动自己的作品,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还是那句话,这个时代没有网络没有短视频,信息传递极为困难,尤其是在敌对势力之间,更是如此。  

曹子建做过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周瑜鲁肃没看过这首铜雀台赋,是很正常的事情。  

“曹贼,欺我太甚!”  

面对暴怒的周瑜,王霄疑惑不解“将军何故如此生气?昔日汉天子尚且以公主和亲于匈奴,将军又何惜此二女乎?”  

周瑜脸色憋的通红,咬牙切齿‘那特么的是我媳妇儿!’  

他深吸口气,强忍着怒意为王霄做科普。  

“先生有所不知。那大乔乃是孙伯符将军之妻,那小乔...唉!”  

羞愤交加的周瑜重重甩袖转身。一旁的鲁肃一个箭步上前“先生有所不知,那小乔乃是公瑾之妻啊。”  

我什么都知道,我就是故意的。  

王霄心中哈哈大笑,面上却是诚惶诚恐。  

一无所知的走到周瑜身边行礼赔罪“竟是如此?恕罪恕罪,某实不知啊。”  

对于周瑜来说,一个是他兄弟的老婆,一个是他自己的老婆。  

这个怒火,烧的他脑门子都在冒汗。  

‘呛’周瑜直接拔出了佩剑。  

鲁肃大惊失色,急忙上前拦截“都督不可啊,孔明他是客人,他不知道啊。”  

他这不是在救王霄,而是在拯救周瑜。  

你要是说动武,整个周府的人全都加起来。除了小乔他打不过,其他人一起上都没用。  

好在周瑜头脑清醒的很,知道现在是联合一切力量对抗曹操的重要时刻。  

哪怕心中有所怀疑,表面上的演技却是没有丝毫的破绽。  

“我誓与曹贼势不两立!”  

‘那你特么的对我亮什么剑?’  

王霄心中不爽,继续劝解“都督,事情虽然让人恼火,但应三思而后行。”  

周瑜握着他的手,一脸的真诚“我受孙伯符所托,守护江东,岂可屈膝投降。适才所言,不过是想要试探先生。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同破曹贼!”  

王霄反握住他的手,用力摇晃“明人不说暗话,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同一道战壕里的兄弟了!简称同道中人。”  

几百里之外,曹军大营之中。  

被王霄扣了一口接一口大黑锅的曹操,打了一晚上的喷嚏。  

“东南风大,容易着凉啊。”  

第二天一早,披甲持剑的周瑜走入了议事堂。  

实际上在这种江东重臣都在此地,商议有关是战是和的重要议题,他的这份装扮过来,就已经是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对于周瑜来说,王霄说的话无论是否可信,可曹操乃是色中饿鬼,外加喜好XX的名声,早已经是传遍天下。  

一旦真的投降,到时候自己老婆肯定守不住。  

哪怕只是为了这个,他也是要和曹操打到底。  

甚为主公的孙权从一开始就是主战的,而甚为大都督的周瑜,也是主战的。  

可哪怕如此,他们依旧是要一遍接一遍,不厌其烦的说服投降派。  

原因很简单,江东是门阀制度。孙家只是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那个。  

江东是一家股份公司,世家门阀们一起做董事。孙权是董事长,股份最多。  

世家门阀手中有兵,因为江东是私兵制。  

世家门阀手中有粮,因为江东的田地乃至于田地上的人都是属于他们的。  

这种情况下,哪怕是孙权也必须得说服这些人才行。  

议事堂里的众人全都佩剑,哪怕是张昭这样的儒生也不例外。  

而且他们所佩戴的可不是装饰品,是真正的兵器。  

秦汉时代的儒生们,还没有像是后世那些手中只能拿得起扇子的儒生,那样的堕落成只会坑人的废物。  

“谁劝主公投降?”  

“文官皆主降。”  

“主战者为谁?”  

“武将皆主战。”  

周瑜很想来上一句‘主降的,家中妻妾全都送去铜雀台。’  

“主降的,都是迂腐之人。”  

之前王霄这么说,江东文官们都是冷嘲热讽,不惜给他一个装比的机会,直接舌战群儒开地图炮群嘲。  

可现在周瑜这么说,江东的文官们虽然惊讶,却是没人敢于出面反驳。  

心中大喜的孙权,当即开口询问“公瑾,可有退敌良策?”  

“...曹操此来,犯下了诸多兵家大忌。北有马腾韩遂为其后患,他们一定会抓住机会的。曹军不习水战,舍鞍马而乘舟船,这是自寻死路。天气转冷,曹军缺乏足够的物资。曹军主力来自中原,远道而来必然水土不服。”  

“曹操有如此之多的弱点破绽,我军必胜!”  

周瑜早就思考过了要如何对付曹操,坐拥长江天堑,外加冠绝天下的水师。在水师被打败之前,实际上他们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  

无论岸上的曹军有多少,过不了江都没用。这一战,真正打的就是水军。  

而周瑜对自己的水军非常有信心,这可不是曹操那些在玄武池里晃悠了几天,就敢自称为水军的水军能打败的。  

从一开始,他就是信心十足。  

至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