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禅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回到房内的时候,王霄就看到柏灵筠双手抱着羊腿正在狂啃。  

她是真的扛不住了,被饿了几天不说,还被折腾的这么惨。肚子里面早已经是擂鼓喧天。  

王霄的目光落在了她身边两位公主身上。的确是非常水灵灵的。  

这两位公主都是刘协的妃嫔所出,身份地位实际上并不高。  

看到王霄,她们都有些畏惧。  

毕竟离开了生活的皇宫来到外面的世界,见到了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男人,当然是心中惶恐。  

不过在出发之前,她们都接受过教育。看到王霄走进来,就过去怯生生的行礼。  

从今之后,所有的命运都掌握在眼前这个男人的手中了。  

王霄摆摆手示意她们起来,笑容温和,气质温润如玉。  

“不用那么紧张。是山阳郡公即将远行,担心封地那边生活艰苦,所以将你们托付于我照料。”  

王霄话语柔和,目光亲切。君子之风满满当当,让紧张不已的两位公主悄然放下了戒备之心。  

“能言善辩,真会骗人。”  

那边正在吃着烤羊的柏灵筠,突然来了这么一句煞风景的话来。  

风度翩翩的王霄面色一滞,随即恢复过来。  

目光玩味的扫过去“看你这食欲大开的样子,看来还是昨天没能把你喂饱啊。”  

柏灵筠的俏脸一白,仿佛是想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猛然侧身哇哇的吐了起来。  

成功报复的王霄面露微笑,招招手带着两位神色有些惶恐不解的公主去了别的房间吃饭。  

接下来的日子里,邺城那边的杨修终于是快马加鞭的赶了过来,将王霄从繁重的公文事务之中解脱出来。  

庞统则是留下负责带着平原候府的人与物资车队,估计半个月之后才会到达许都。  

到了那个时候,王霄就将接受自己二哥曹丕的禅让。再之后才是迁都去洛阳城。  

柏灵筠得知曹丕并没有被杀,就连之前五官中郎将府邸里的人也都是被遣散而非被屠戮。对待王霄的态度终于是好了一些。  

不过王霄依旧是一如既往的审讯她,弄的她吃饭的时候吐了好几次。  

直到最后吐啊吐的习惯了,才算是勉强不再饿肚子。  

至于曹老板,则是一直屯驻在许都附近,等待着参观看加禅让仪式。  

在那之后,曹老板就将去征讨凉州,彻底平定那边的地方势力。  

现在的魏国非常有意思,因为皇帝被软禁了起来,而皇帝的弟弟准备接受禅让,皇帝的老子却还是以汉臣自居。可汉室却是已经被废除,魏国好似分成了两部分。  

不过大家都知道,王霄依旧还是曹老板的世子身份。等到曹老板两腿一蹬,那所有的一切都还是会回到王霄的手里。  

天下大事方面,东吴那边蠢蠢欲动,估计有北上攻打江淮的意思。  

荆州的刘皇叔接受了益州的邀请,出兵进入益州准备帮忙对抗汉中张鲁。  

可之后一系列的神操作之后,刘备从帮忙转变成了直接夺取同宗的地盘。  

然而就是这样直接公然借机抢夺地盘的事情,却是被认为是大义之举。对比起天下人对曹操的口诛笔伐简直就是双标啊。  

“刘玄德入川此乃南下重夺荆州的大好时机啊。”  

五官中郎将的府邸内,每天都劳碌至凌晨时分却乐此不疲的杨修端起手中酒碗向着王霄示意“公子可请丞相南下。”  

向着跪坐在身边服侍的柏灵筠使了个眼色看她没什么反应,王霄瞪起了眼睛。  

心不甘情不愿的柏灵筠这才上前挪了两步为王霄倒酒。  

“德祖,北边草原贼寇蠢蠢欲动。东边孙吴正在集结兵马。西边关中马超等人还是贼心不死正在重振旗鼓。”  

王霄端着酒碗喝了一口“荆州已经不是之前的荆州了。”  

上次打荆州能那么顺利是因为刘表突然死了群龙无首之下一片混乱,最终投降了事。  

可现在的话,刘备哪怕是去了西川也依旧是留下了大将关羽跟军师诸葛亮镇守自己的根本之地。  

以他们的能力来说,层层抵抗步步后退拖着曹军直到江陵毫无问题。  

一旦曹军主力被拖住在了荆州那东边的孙权西边的马超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到时候各处地方一起发力,那就是四面起火的下场了。  

不等面色略微有些尴尬的杨修多说些什么,王霄就继续解释说。  

“而且现在荆州还有什么值得战的呢?北边的人口之前就已经被带回了中原。南边各郡过不了江也摸不到。除了占据地盘,根本就没有意义。”  

曹老板打仗,有一点众人皆知的习惯。那就是每到一处只要是感觉打不下来或者受不住,那就会把人口全都迁移走。只留下一片白地给对手。  

在人口极度匮乏的汉末时代里没有了足够的人口数量,占据再大的地盘也没有意义。  

杨修谦虚的向王霄讨教“敢问公子该打哪里?”  

“现在还不是战略进攻的时候。”王霄摇头说“孙刘联手,需要同时面对多个方面的进攻。现在是暂时处于战略防守。等到打退了他们的攻势等到孙刘翻脸才是真正反击的时候。”杨修才华横溢小聪明更是天下无双。  

可惜军略方面就很一般了对于王霄的解释,也只是听了个大概。  

他对于王霄主张暂时防御的策略表示不解“咱们强大,难道就要等着人家来进攻不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