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1.谁比谁嚣张?(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球,压力一下子就来了,防守变得更急迫了。  

孙策刚接近三分线外,香浓布朗就压了上来,之前哪怕孙策第一个三分命中,孙策第二次阵地战留在三分线外运球的时候,香浓布朗也没有贴上去防,而是主防孙策中投。  

孙策的三分,最近也偶尔有命中,打凯尔特人还进了两个,但都看得出来,孙策三分和赌命差不多。  

孙策往右侧半转身侧身倚着香浓布朗,突然右转身从顶弧左侧进入三分线,香浓布朗赶紧往后退,想要防孙策突破或者中投,孙策左脚踏进三分线一步,在香浓布朗退回去的时候,又收了回来,香浓布朗想要再扑上去已经来不及了,孙策撤步三分出手…  

再中!  

连进六球!  

科比的肌肉记忆临时加身,孙策做技术动作的时候感觉太爽了,那些他以前仅能在训练中流畅做出来甚至有的在训练里都能把自己晃晕的动作,现在在比赛中手到擒来。  

特别是孙策专注的时候想的是如何制造出更好的投篮机会出手,都是“老子就要投”,但孙策明显比科比那种迎着防守投把握更大。  

连续几次进攻下来,场上球员、场边球员、现场球迷都看出来了,孙策在“模仿”科比!而且,还六连中连砍15分!  

37比41,湖人队落后4分,禅师终于叫暂停了。  

第二节才刚好过去4分钟,还是湖人队那边有意识的压节奏落阵地战,孙策4分钟时间里拿到15分,这样打下去,安东尼的单节33分历史纪录都要被打破了!  

而且,孙策已经31分了!  

禅师毫不怀疑爆发的孙策有没有60能力,他很确定一点,孙策爆发起来,拿不拿60只是“愿意或者不愿意”。  

好在是现在已经不是全明星周末前要帮科比储备体力的时候了,禅师提前把科比换上换下香浓布朗,手感好的布雷克继续留在场上,巴恩斯换下奥多姆,阿泰斯特去打大前锋、拜纳姆留在场上。  

禅师换人的首要目的是提升防守,同时让奥多姆和大加索尔可以休息,科比拜纳姆的进攻火力足够了。  

灰熊队这边,霍林斯教练感觉自己轮换失误了,当然,如果从以往的经验来说,轮换阶段派出莫罗、保罗乔治、易建联、小乔丹和孙策搭档,肯定是极好的,但那是建立在孙策率队打出反击以传球为主的基础上。  

但今天湖人队用阿泰斯特和奥多姆搭档锋线,奥多姆小前锋、阿泰斯特大前锋,防反击很出色,孙策更多的在个人单打,且效率极高,这时候更应该派出防守型阵容。  

但好在是孙策vs湖人队打出了15比8的4分钟比分,霍林斯教练也马上做出改变,换上了康利、托尼阿伦、兰多夫、小加索尔和孙策搭档,加强防守。  

灰熊队这边兴奋得嗷嗷的,和孙策额头上的队标辉映。  

灰熊队这边有个优点,不管是谁得分,只要比分反超,都会很兴奋,哪怕一群人长时间不得分就某个球员一个人得分,包括孙策都能接受自己单场个位数得分的情况下某个队友大爆发帮球队赢下比赛。  

孙策状态这么好,康利、小加索尔、兰多夫三人围在孙策旁边说着自己一会儿进攻端要做的事情,想办法给孙策制造更好的单打机会。  

托尼老师那边…进攻端没他啥事儿,他知道队友单打的时候他尽量远离那个队友,并且保持在可切入的位置就行了,他只能做到那么多。  

暂停回来,湖人队进攻,落后4分不是很重要,他们这赛季有很多前三节打完都还落后10来分的情况,半场落后将近20分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只是…孙策已经17投12中了!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孙策在模仿他!那些转身动作、后仰动作、撤步动作,科比仿佛看到了瘦长版的自己!  

电视台解说员在孙策连进三球之后就已经发现了这一点,现在正在热烈的讨论这件事——孙策的模板,从基德、加内特、基里连科…变成了科比?  

这跨度越来越大了。  

孙策看着布雷克推进,跟在巴恩斯旁边,康利上来,他不用再去防布雷克了,之前是担心莫罗跟不上布雷克的速度。  

“独战4级:投篮命中数(12),连续命中数:6;科比时间4级:(34)。”  

还有一次豁免投篮时所有负面影响的机会,孙策很冷静的防守,看到科比到左侧45度角高位接到球单打托尼阿伦,孙策在科比做出转身动作的时候,马上从左侧底线扑上去,篮下有小加索尔,孙策放空了巴恩斯。  

但是科比没有传球给巴恩斯,遇到孙策和托尼阿伦的防守,已经被孙策搞得兴奋起来的科比左脚为轴又转了回去,往后方弹出去,往后倾斜着身体后仰跳投出手…  

进了!  

现场球迷看到科比上来就完成一个单打回应之前孙策的连续单打,开始大声欢呼!贵族队球迷也开始兴奋起来。  

看到科比亲自示范单打,球迷们才确定,刚才孙策的动作和科比有多像。  

科比看着同时发出“喔”的一声的孙策和托尼阿伦,歪着脑袋撇着嘴摊开双臂后退,嚣张至极!  

小加索尔捡起球发给康利,孙策没有被科比的动作刺激到,他发出失望的声音很正常,2防1没防住不失望才有鬼。  

不过在其他人看来,孙策被科比刺激到了,因为孙策到了前场面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