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这也敢扣?(3/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更是如此。  

45分?  

搞不懂这群评委是怎么想的,眼光这么高?卡特的这个扣篮居然只有45分?  

上赛季那几个满分扣篮也不过如此吧!虽然那几个满分扣篮每一个都配得上满分扣篮就是了,但也不会比这个扣篮更好。  

何况这是今晚第一扣,应该是定下高标准的一扣才对。  

“这群老不死的在嫉妒我?”卡特怒了,但已经40岁的他没有说什么,走到场边和脸上写着懵逼但手上还是自然而然的伸手找击掌的詹姆斯击掌后坐下。  

球迷们的哗然与不解,影响不了比赛的继续进行,主持人是专业的,惊讶之后继续报幕:“文斯为我们带来一次完美的扣篮,接下来出场的是扣篮大赛的无冕之王阿隆戈登…”  

这称呼,阿隆戈登不喜欢,他感觉像是在诅咒他一辈子拿不到扣篮大赛冠军。  

但他前两年扣篮大赛都参加了,可确实没有拿到冠军,想想就觉得悲催。  

虽然充满了困惑不解,但阿隆戈登在卡特之后扣篮,依旧觉得压力巨大。  

换成拉文,阿隆戈登都不会感到那么大的压力,但那是卡特!  

阿隆戈登来到右侧45度角,运球加速冲刺!冲到三秒区右侧边线后,全力起跳,在空中反方向的胯下换手,右腿抬起,右手将球从右腿下将球换到左手,然后双手背扣将球砸进篮筐!  

超强的弹跳,完美的滞空!  

这么大只的体型,受限于灵活性,动作舒展程度无法和卡特媲美,但是太轻松了,感觉弹跳还未尽全力一般。  

这扣篮确实漂亮,或者说第一轮第一组的两个参赛者的第一扣,都超出现场球迷的预期!  

确实,阿隆戈登用的是比预期的第一轮难度更高的扣篮,他没料到第一轮就遇到卡特,所以直接用出原本预计第二轮才用的扣篮。  

这扣篮,要和卡特那个扣篮比,或许要稍微逊色一点,如果卡特那个扣篮是50分,这个扣篮应该有分,换往年,不是没机会拿满分,可是卡特刚刚的扣篮才45分…  

这一次阿隆戈登扣篮完成后,球迷们欢呼了一下,随后第一时间将视线集中到评委席。  

评委们没有拖沓,参赛球员没有庆祝,他们就直接打分了。  

除了内特罗宾逊和拉里南斯给了9分,其他三位评委只给了8分,42分!  

这下,观众们明白了,不是针对卡特,而是评委们都因为这届扣篮大赛的参赛者质量提高了要求!  

普通的满分扣篮,不是他们心目中这个参赛阵容的满分要求,必须得比平常的扣篮大赛更高的水准,才能拿到这几位评委手中的10分!  

当观众们反应过来后,一下子就不觉得反感了,反而觉得兴奋!这样严厉的评分方式,才能真正的激发参赛球员的潜力!  

不然来一个好扣篮就满分,那就真的很难区分那几位最强扣将之间的差别。  

拉文明白了评分方式后,嘴角露出轻蔑的笑容——太有意思了!  

不仅是拉文觉得有意思,卡特和阿隆戈登两位扣篮界大佬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要怎样才能从这几个扣篮大赛历史上有头有脸的扣篮王手中拿到满分扣篮?  

其中压力更大的是阿隆戈登,虽说评委给分的要求变高了,他追分也会变得更容易,不像以前扣篮失手一次就再也无法追上,但对手是卡特!  

第一轮第一组第一扣结束,休息一会儿,接下来轮到第二组出战,赛制虽然是小组胜者晋级制,但却不是连续扣,而是每位球员轮流扣一遍。  

到了孙策和小乔丹这一组,小乔丹看了一眼三哥,想到了去年三哥的满分扣篮…比赛嘛,快乐最重要,作为身体素质型中锋,快乐了就完事儿!  

工作人员按照赛前小乔丹的吩咐,将一个DJ台搬了出来放在三秒区左侧的线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偷偷溜出去换了一身嘻哈服装的易木花联来到场上。  

三井丹和易木花联站在一起,这画面,部分球迷开始疯狂欢呼,这是几年前火遍全美的灌篮兄弟!  

孙策看着这哥俩,好家伙,易木花联偷偷和小乔丹商量好了一起来对付他们的三哥?  

别看易建联平时很冷漠,一副高贵冷艳的样子,但打碟打得还真不错,他们乐团打碟最厉害的就是易建联了,平时就一个人玩儿,把教他打碟的兰多夫都给超越了。  

易木花联单碟,左手举着球,三井丹冲上去,飞跃DJ台,抓住易木花联举起来的球,单手砸进篮筐!  

现场球迷很给面子的给了欢呼声,而尖叫的,则纯粹是因为对当年的灌篮兄弟的怀念。  

可惜,NBA三大贵族,还差了一个已经退役的时尚教父,镜头也给到了来到现场看比赛的邓肯身上。  

这…确实是挺有创意,但扣篮那一下就跟开玩笑似的。  

几个评委,三个给了8分,两个给了7分,38分,小乔丹危险了。  

不过小乔丹本来就没想过夺冠这种事,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就是来玩儿的,和孙策最初的想法一样。  

听到现场球迷的尖叫声,还有人喊他已经很久没听到的“灌篮兄弟”,小乔丹高兴!  

孙策看着这两人的“配合扣篮”,忍不住闭上了眼睛,灌篮兄弟重出江湖,他本来还有点期待,结果这两人就是来展现一下贵族的高贵冷艳的。  

不过感受到阿隆戈登羡慕的眼神,孙策心情非常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