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薅出来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夏国历,三皇六年,正月下旬第九日,清晨,地湿,气宜人,紫云密。  

拖欠死亡次数,三次。  

巫山西北部,巫山北峰。  

晨光熹微,承河看着东方的一抹紫气,心中怅然。  

一夜过去,传说中的祖神之灵并没有出现,承河向上撇了撇眼,想看看自己的头顶究竟有没有光环,可惜他看不到。  

然后,几个急切的人影,就出现在了远方的山路上,其中几人还扛着铁锨之类的农具。  

承河不用猜都知道,这几个人肯定是来“收获”自己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  

来人有四个,为首那人是一个四十左右的精赤大汉,短发无须,百会穴处的那根青藤,似乎被当成了一根布条,缠在脑袋上像极了一个头箍。  

然后是两个并肩行走,大约二十左右的青年,胖一些的留着茂密的胡子,嘴里哼着听不清的小调,瘦一点的却是一话不说,看起来有些憨憨的。  

最后一人是一名女子,一身白衣,正是之前两度出现的上官晴月。  

这一次,她依旧是一脸的漠然,一声不吭。  

她站在远处,与其他几人保持着三五步的距离,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  

对于上官晴月,承河见怪不怪,前面三人他却熟悉的很。  

二十天内拢共没见过几个人的承河,见到三人,顿时心生活络之感。  

短发大汉名叫承僧,满脸胡子的是承逸,这两人都是曾经和他一起游历过洛河南北的,自然一见面就认出了人。  

至于那个又呆又傻的名叫承固,是承河半年前,回到巫山之后才认识的人,虽然有些陌生,但也知根知底。  

因此,几人见面之后也不客套。承僧道了句俺开始了,几人也就自顾自地动起手来。  

“少族长,这大帽子真滴好看。”  

“喜欢吗,送你了。”  

“谢少族长!”  

“老僧,该改口了。”  

几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在承河身边下了几铲之后,发现土很松。  

于是几个人对视一眼后,就齐齐地抓住承河脑门上的那颗青藤,一起用力将他薅了出来!  

你没听错,就是拽着青藤薅了出来,感觉就像是…  

“松手!”  

老子是人,又不是萝卜,有这么拔的吗?  

反应过来的承河,连忙打开几人粗壮的手臂,强忍着骂人的冲动,面色不善地瞪了几眼。  

对面迎来一批讪笑。  

与此同时,承河趁几人不注意,将右手中攥了一夜的光球,悄无声息地存进了左手的护腕里。  

毕竟是上官晴月的东西,自然不能让她发现,能瞒一时是一时吧。  

回去之后,仔细研究一下这到底是个啥子东西,如果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就找个夜黑风高的好时机,摸进她的门…  

偷偷还回去便是。  

上官晴月却在这一刻莫名的看了承河一眼,然后径直离开。  

惊得承河一阵冷汗。  

她的职责只是在这陪葬的二十天内照看承河,避免意外。  

如今陪葬结束,承河完好无损,她自然就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  

事实上,若不是暂时保管在她手中的承河的命符,在昨天突然闪了一下,她根本不会出现在承河等人的面前。  

上官无声的走了,在场的没人留她,也没人理会。  

似乎这是以往的惯例。  

面对承河愤怒的目光,几个汉子搓了搓手,一脸充满歉意的憨笑。  

然后几人之间眉来眼去,先后张了张嘴,最后又一个一个地闭上,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看向承河的目光中也满是期盼。  

承河自然猜出他们有话想说,而且多半是一个问句。  

但是此刻的承河本就是避之不及,自然不会多嘴去问。  

就这样,气氛显得有些尴尬,明明很熟的几个人,一路上楞是谁也没有搭理谁。  

而如此尴尬的气氛一直持续着,持续到离开了北峰墓葬群,又路过了上官晴月离群索居的守墓屋,沿着一条可以直通驻武台的大路行走,眼看就要走到巫山坳了,面色不定的几人才终于忍不住了。  

终是最为熟悉的承僧,最先开了口,“少族长,昨个黄昏有人开了一个赌局。”  

承河闻言一愣,他本以为他们会问自己,有没有得到祖神之灵这个问题。  

结果却听见了这么一句与前者不相干的事,登时一整错愕,就连原本准备好的安慰之语,都险些忘了。  

与此同时,承河心中一喜,心道,看来祖神之灵的事情,并没有我想像的那般严重,大家都忘了也说不定呢。  

“是关于你能不能得到祖神之灵的。”  

承僧的又一句话,直接掐灭了承河心中,那刚刚燃起的希望的火苗。  

好吧,是我想多了。  

略一尴尬之后,承河突然严肃了起来,他盯着承僧,目光锐利,“有多少人押我能?”  

在承河的逼视下,那人也紧张了起来,“我没看到最后,但我离开的时候,已经有近百人押了你能,而押‘不能’的一个没有。”  

“少族长,大家都很相信你。”  

随着承僧的述说,承河的目光渐渐缓和了下来,他很想说一句,你们的相信与我何干?  

可惜,以前的承河与族人们的感情很深,深到他自认为同族之人都是血浓于水的亲人,这一点也自然而言的影响到了现在的承河,让他无论如何也说不出那句话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