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天帝(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要张封是地仙,天仙,天帝估计要说道说道了。  

但是山神见到这个情况,倒是老神在在,不闻不问,也不知道在想的什么。  

只是也在接下来的瞬间,两人各有所思,或有点心寒意冷的想要告退时。  

天帝的目光忽然从莲花池收回,望向了正准备告辞的两人,“先派你二人座下的门童神使,去观望一番这位大吴国师。  

若是此人真有与我天庭作对的意思,在天庭宴会后,二位可自行下界。”  

“是..”二人听到天帝允许他们择日下界报仇后,也不敢多言,不敢不从,且这事处理的也算是符合他们心思,那一切都不多提了。  

实在是在天帝旁边待的越久,心里就越害怕。  

天帝的威势,就是这般震慑人心,让旧天庭内的所有仙官胆战心惊。  

就算是他们有实力下界,但天帝只要不开口,他们就不敢。  

这般规矩,也像极了世俗内的皇宫。  

没有皇上的首肯,宫中有职位职责之人,是很难名正言顺的出去。  

皆因在他们的心目中,天帝除了境界远远高于他们以外,更是天道所抉择的天命之子。  

天命到比资质天妒的明王还‘天命’。  

毕竟天帝从‘凡人帝王’到‘天庭天帝’,只用了短短一瞬间的时间,就跨越了凡人到天仙的阻碍。  

并且这段神话的经历,也广为流传人间,更牵扯到天庭的起源。  

只因在传说中,百万年前,这个世界上本来并无天庭,反而是众多地仙高手征战厮杀,组成各个朝廷与门派。  

可就在那个时候,当时还是一个小国内的凡人状元,不忍战乱,便辞去官职,想要笼络修士,平复民生。  

这个状元,就是天帝。  

别说,当时身为凡人的他,还真的用时三年,散尽家财,在各地纷说游走,笼络了不少同样想阻止战火的修士,开始了统一世界的征战之旅。  

其中艰辛,以及防备刺杀的恐怖,自然是不用多提。  

这般总共历时五十年,依旧身为凡人的天帝,无任何修炼资质的他,还真的把世界统一了。  

统一之后,他面对众地仙的行礼,也没忘初心,反而开始修复朝廷民生,命一些修士在各地驱杀妖魔与施法降雨、修渠。  

经历三十余年,曾经战火遍地的大陆,又恢复了原先的生机。  

当时各地立的都不是修士神像,而是他的丰碑。  

只可惜天帝资质不行,就算是有再多的天才地宝,也难吊着他的寿命。  

还有不少修士想尽了办法,也难为天帝续命。  

就像是‘天’要收他一样。  

亦在他一百九十岁那年,老去退位的那一年。  

天帝没有子嗣,而是明人善用,命当朝丞相为新帝。  

其后在当夜,天帝就仙逝,是真的仙逝了。  

当时整个帝都内的百姓与修士,都看到皇宫被天上所降下的五色华光笼罩,化为一顶羽冠加身圣上遗体。  

起死回生,成就这个世界上从未出现过的天仙果位!  

之后,天帝就在虚无内建造了天宫,用的仙官,也多数是曾经跟随他的人。  

如太阳仙官,就是当时朝内的大将军,一位地仙修士。  

只是随着时间过去,十万年,百万年,天帝身边的老人尽寿命尽逝。  

天帝就很少在人间显圣,反而是放任天下乱局,各个朝廷再起。  

好似他现在真像是无情的天道一样,只管世俗风调雨顺,别的事情再也不关心。  

直到三年前新天庭叛乱,他怕旧天庭被覆灭,现在腾不出手,也彻底不管世俗了。  

还是能看出来,他对这个居住百万年的地方,还是有些感情。  

对经历百万年的世俗,好友的生老病死,物是人非的人间,已经是伤心到了无情。  

而关于‘天帝与天庭’的传说。  

如今身在下界皇宫内,参加完加官仪式的张封,亦是听说过。  

毕竟想要了解对手,那肯定是想要打听一些情报。  

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广为流传的天帝飞升一事,这个自然是放不过的。  

除此之外,在天帝等人吃点心与商谈的时候。  

张封除了参加仪式以外,也把修炼的地方找好了。  

就在皇宫的正中心,一座名为‘归林居’的大花园内。  

其面积足有八个足球场大小,里面有山林、水池,和蓝星上的森林公园差不多。  

平常宫内的皇子、大臣等人,都喜欢在这处寂静内的园内谈事。  

但现在被自己占了。  

外面重兵把守,可谓一米一个岗,杜绝所有人进入。  

就连皇子都不例外。  

皇上还下了命令,就算是他前来面见国师,都要让把守此地的大内侍卫先通报一声。  

包括林外半里内的走廊,与皇宫青石过道上,路过的大臣官员们只能小声交谈。  

对此几乎是苛刻的要求,所有人听闻,都没有任何反对。  

因为瞧瞧现在雨后的浸湿青砖,凝土中的清香空气。  

他们能对恩人反对什么,能对仙人反对什么?  

相反他们得知皇宫内住着一位仙人,心里还更加安稳与高兴了。  

说不得等第二天的时候,大家都早几个时辰,大半夜的都来皇宫上朝了。  

指不定仙人看他们努力勤勉,继而收为徒弟。  

但不管大臣与皇子们怎么想。  

张封如今坐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