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鬼都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希城的米行齐掌柜。”弟子言无不尽,“他二弟是咱们内务堂的齐师弟..”  

张封顿了一下,望着弟子,“建城的砂石又从哪里取?”  

弟子想了想,有点不好意思道:“内务堂长老师叔的小儿子,他开了一家..哈哈..”  

张封没问了。  

这很明白的事。  

说来说去都是自己人‘中标’了。  

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内务堂的人给全包了。  

当然,这也是真正宗内人承包。  

在质量上,绝对的过关。  

不然,就是执法堂的人连夜包他们了。  

也是一边转着,一边聊着。  

逛摊子逛的挺高兴。  

至于有没有好东西。  

像是这种古玩、或者什么物件。  

大部分都是卖家比买家清楚,想要捡个便宜,确实很难。  

可也对于修仙世界来说。  

要是一位平民无意间捡到一柄法器。  

那么还真有可能当成烧火棍来使。  

毕竟他们没有灵气,驱动不了这些法器。  

相对来说,驱动不了法器,其实这法器就和普通的武器差不多。  

最多就是锋利一下,劈柴很好使,不会钝刃。  

并且掏灶火的时候,还不会烧坏。  

这就是完美的烧火棍。  

但随着在围着湖边转了三四个小时。  

张封倒是被一个老人摊位上的锋利宝剑吸引。  

一眼望去,是黄色。  

看来每个世界内的集市,还真是‘刷装备’的地方。  

能捡漏。  

‘物品:剑’  

类型:法器品质:三阶、黄色特性:火系‘火系:此物品在祭炼以后,可以被使用者融入丹田、或者气旋,并让使用者具有一定的火焰抗性。’  

瞧见宝剑的一瞬间。  

张封又看了看正在摆摊的朴素老人,倒是心里忽然笑了。  

如果之前的猜测正确,那么这把具有‘火焰抗性’的宝剑,还真是完美的烧火棍。  

“老人家。”张封来到摊位面前,客气的望向老人,“这把宝剑怎么卖?”  

“宝剑..”老人看了看摊位上的宝剑,又瞧了瞧张封衣着华丽,以及张封身后站着的十几名玄道宗执法弟子。  

于是他有些害怕的直接把宝剑拿起来,双手递给了张封。  

一分未取。  

这样子和那位被抢地的老人何其相似。  

张封见到老人害怕的样子,是笑着半蹲下身子,也不说买不买,而是询问宝剑的事情。  

老人见到张封和气,倒是放缓了一些害怕的心思,把宝剑的事情娓娓道来。  

“这把剑是在三十年前,我打猎时在山里捡来..”  

老人回忆着,“而前年有两位高人来我家中做客..只是等他们二人见到宝剑的时候,却交谈了几声‘宝剑归谁’以后,便去往了村外拼斗..”  

老人说到这里,开始有些害怕,“而..而其中一人武艺高强,杀死了另外一人..只是当他回来想取宝剑的时候,却忽然中毒倒地..死在了村外..”  

老人说完了这些,额头上渗出了后怕的冷汗,看似还有些心有余悸。  

或者说那两人要没死的话,那可能死的就是他。  

毕竟那两人去他家中歇脚的时候,是白吃白喝,又对他呼来唤去。  

而张封通过老人诉说,也是把前因后果想明白了。  

应该是那两位侠客都看上了这把武器。  

然后都想要,继而反目成仇,就在村外动起了手。  

结果一人实力很高,轻松杀死另一人。  

但另一人也知自己武艺不高,于是提前在酒菜里下毒。  

最后,两人同归于尽,谁都没有落着。  

可却让这位老人知道了自家劈柴烧火的砍刀不凡,于是想要摆摊试上一下,看看能不能卖个好价钱。  

只是老人见到张封后有些害怕,不敢要。  

“百金。”张封偏头望向旁边的执法弟子。  

几位弟子相视一眼,拼了一下,凑齐了一百两金子。  

不过,这倒不是执法弟子穷,身上连个百金都没。  

而是大半个风洲本就在玄道宗治下。  

他们在哪个城内都不用带钱。  

同时,张封把钱递给不敢接的老人以后,又望向了旁边的弟子,“老人家身怀重金,找些人,给老人家护送回去。”  

“是!”弟子应声,去找附近的集市管事。  

没过多久,管事就急忙忙的带人过来。  

又在老人的感恩戴德中,几人走了。  

“还是张前辈想的周到!”何师兄见到老人离去后,是向着张封左右奉承。  

“恭喜张前辈获得宝剑!”执法弟子等人是齐齐祝贺。  

一时间随着执法弟子的奉承与恭贺声,也引来附近不少人的注视。  

他们更加确定这位身背半月弓的修士,绝对是玄道宗内的高人前辈!  

或许..可能还是金丹长老!  

张封是把宝剑一收,接着向附近转去。  

身后弟子赶忙跟上。  

可这时也没转多久。  

等张封走到大湖中段的时候,就听到了后续提示,  

‘事件任务:赏景、观察浮雕上的双龙戏珠’  

‘当前环数:4’  

听到提示。  

张封在这时停下了脚步,扫视人来人往的集市一圈,把目光看向湖边的石柱。  

这些石柱分别排列在湖边四周,并且相邻的石柱之间还有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