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这是智商检测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鬼谷子青花瓷瓶都拿出来了。  

这次的慈善拍卖会规模可真不小。  

千万级别的藏品。  

平常的拍卖会可见不到。  

包括前几次的华夏慈善拍卖都没这种级别的藏品出现。  

果然,随后拍卖场的负责人就说话了。  

“各位,今天我们的这件拍品,大家想必应该都见过,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举行的“华夏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以7000万RMB拍出,几经转手,最后落入华夏一名神秘买家手里,最近我们拍卖行受任拍卖这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因为是私人藏品且不是捐赠古董!所以我们这次将会抽成拍卖所得的百分之10用作慈善事业。”  

“下面,本轮拍卖开始,拍卖价5000万RMB!每次加价不得低于100万!”  

拍卖负责人先是给在场的大佬们介绍了一下这个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的来历。  

然后介绍价格和拍卖底价。  

最后。  

拍卖行在拍卖之前也展示了十来位郭嘉级别的专家对于这次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的鉴定证书和手印。  

毕竟几千万的东西。  

这些肯定是要有的。  

不然的话,在座的各位都不是傻子。  

不可能凭你拍卖行一张嘴就相信你们这是真品。  

谁也不会愿意花几千万块买一个假货的瓷罐子回去。  

所有流程走完,拍卖开始。  

但很快让人尴尬的事情就发生了。  

因为拍卖底价太高。  

直接底价就是五千万,而且每次加价还不能低于一百万。  

顿时整个会场陷入长久的沉默之中。  

因为价格太高了。  

普通的富豪想都不敢想。  

这么多钱,在帝都都够再买好几套别墅的了。  

至于那些有钱的大佬们则陷入犹豫之中。  

这东西你要说逼格,它是真的有逼格。  

如果不是合法私人拥有,一旦上交郭嘉那绝对是国宝级别的古董。  

但现在问题就是。  

这些顶级的富豪当中很少有真正的收藏家。  

大多都只是一个爱好。  

但为了一个爱好花费五千万甚至更多。  

大佬们也有点发虚。  

有五千万干些什么不好,非要买个瓷罐子?  

五千万开个猪场它不香吗?  

王聪和林湘她们坐在拍卖场的第二排,这时候环顾四周。  

发现已经过去半分钟了也没有一个人举牌子。  

现场气氛冷静的让人有点呼吸困难。  

王聪交头接耳,这时候跟陈婉婉聊起来。  

陈婉婉:“王公子,怎么回事啊?怎么没人出价了?”  

王聪:“你傻啊!五千多万底价的罐子,真当是萝卜白菜了?说叫价就叫价?”  

王聪到底是大户人家出来的。  

见过不少大世面。  

这底价就这么高的罐子是很难卖出去的。  

因为你这不出手就算了,一旦出手,万一碰到没人跟价的情况。  

那对不起,这个罐子肯定就是你的了。  

所以说,在场的这些大佬们也很犹豫,到底要不要喊价。  

买吧。  

东西太贵了。  

五千多万有点不值当。  

但不买。  

又好像有点可惜。  

毕竟是元代的青花瓷。  

而且还是稀世难得的珍品。  

一旦错过估计很多年都未必能碰到。  

陈婉婉这时候就问王聪:“王公子,你这么有钱,要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叫价吗?”  

王聪冷酷一笑:“叫价?怎么可能,我有五千万我干点什么不好?我会买一个破罐子?别逗了,我这么跟你说吧,就这破罐子,送给我我都不要,今天谁出价谁就是智障,这玩意儿就是个智商检测机。”  

王聪一副老夫已然看穿一切的样子。  

王聪讲完这一番富有道理的话,瞬间在陈婉婉的心目中的形象变得高大起来。  

陈婉婉:王公子,你真是个人才,说话真好听,我超喜欢你!  

但没等陈婉婉膜拜王聪两秒钟时间。  

接下来,现场就有人打破了这个宁静的气氛。  

一个人把号码牌举起来。  

王聪愣住了。  

陈婉婉愣住了。  

曹紫萱和娟姐差点没噗呲一声笑出声来。  

因为这时候举牌子的不是别人,正是坐在第一排王聪的老爹。  

王林!  

王聪愣住了啊!  

我他妈当场心态崩了啊!  

王聪前脚刚说完谁卖谁智障。  

下一秒老王就出手了。  

这不是活生生自己老爸打自己的脸吗?  

聪仔的一张脸憋得通红。  

这脸打的,一百分啊!  

主持人:“5100万!还有出价的吗?”  

老王一出手,算是带了个头。  

很快,气氛就被带动起来了。  

大马小马都不是缺钱的人。  

直接跟着上了。  

接下来,就是坐在第一排大佬们的博弈。  

小马哥举牌:“5200万!”  

大马哥举牌:“5300万!”  

老王举牌:“5400万!”  

每一次叫价都是加价一百万。  

这场拍卖是真滴有看头啊。  

在场的观众都看傻眼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有钱人嘛?  

一百万完全不当钱的。  

闭着眼睛往外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