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三教,炼气士,天劫(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虽然出师不利,最开始就被龙宫摆了一道,但度仙门众人也因此变得小心谨慎了起来。  

李长寿对此稍感欣慰,自己也并未放松半点警惕。  

周遭人渐渐的多了,李长寿对这种环境也略感不适,尤其是当几个方向、较近的距离都是陌生人时,总要时刻不停地注意周围风吹草动。  

暗中施起风语咒;  

但凡微风过处,都会将一缕缕讯息带给李长寿,而他心底则有条不紊地处理着这些讯息。  

用灵识探查旁人时,相当于用视线去注视这人,后者如果机警一些会有所感觉。  

这种属于‘主动探查’。  

而用风语咒时,除却可对灵识锁定之人传声,也可自行接纳周遭的讯息。  

这被李长寿称之为‘被动探查’,优点是不会耗损神魂之力,缺点是各类讯息一拥而入,需要心力不断分析。  

李长寿在很早之前,就会有意识地训练地自己的观察力、毅力和专注力;  

此时这种状态,换做与他同境界的归道炼气士,大多撑几个时辰就会忍不住走神、放松对周遭的监察。  

而李长寿施展风语咒监察周遭时,已经可以连续几百个时辰不停歇!  

虽然…  

把好好的修仙人生不小心活成了‘人形监控机’确实多少有些悲凉之感…  

但起码心能安稳一些。  

因为用风语咒监察各处,李长寿也能听到众多炼气士的说笑声,能从中听到许多有趣的小事。  

在场真仙们讨论的话题,大多围绕这次大会,以及上方那个天仙汇聚的主台。  

真仙们大多会关心此行会与龙宫达成什么约定,东海的边界会如何划分,今后人族炼气士来东海会不会被龙族留难。  

而年轻弟子们讨论的话题中,永远会有‘天劫’二字。  

大部分炼气士惧怕天劫,自是因为天劫无比凶险,又是谁都躲不过去的历练。  

——当然,如果停下修行,或是在炼气、归神、返虚、归道各个境界卡死了瓶颈,无法突破,那倒是不用面对天劫。  

度仙门中的绝大部分炼气士,只要不是走火入魔了,都有面对天劫的机会;  

这是因度仙门算是东洲的名门仙宗,普通资质的人族很难进入,且道承完整、功法高明,门内制度健全、福利优良。  

其他仙门就不一定了。  

放眼洪荒与三千世界,九成的人族都没有修行成仙的资质,而九成五的人族都是凡人;  

炼气士群体中,因为资质限制、功法残缺,大概九成抵达不了成仙天劫;  

最后面对成仙劫能活下来的,又只有一二成…  

这般算下来,似乎人族仙人数量也不多。  

其实不然,此时人族的仙人数量,已经碾压了当年巫妖鼎盛时期两族仙人的总合!  

没办法,人族太能生…咳,人族的基数实在太大。  

李长寿广读古籍,总结出了人族之所以能在巫妖大战后期快速崛起,击溃巫族与妖族的三大因素:  

第一,女娲大神赋予的先天道躯;  

第二,繁衍速度,以及对环境超强的适应性;  

第三,人族先贤带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像什么‘天道大兴人族’的论调,李长寿是不太信的。  

大公无私的天道如何会偏爱哪一族?  

天道推演天地之间万物变化,早早预示人族大兴,更像是一种‘预言’,并非是给人族定下了什么宿命。  

而‘人族依靠道门三教大兴’这种说法更是可笑。  

明明是人族起势之后,道门三位祖师为借人族气运证道,立三教从而得了无边功德。  

虽然身为道门弟子这么评价有些犯错误,但李长寿一直觉得,道门三位圣人老爷沾了人族的光,却一直没为人族办太多实事。  

人教以‘人’为名,太清老爷却只收了个初代人族玄都大法师为徒,度仙门的祖师爷度厄真人跟脚不明,应该非人族,也非太清真传。  

而太清老子,此时尚未去人族俗世传下道德经;  

这也让李长寿完全不敢参悟自己背过的那些道德经经典篇章!  

阐教倒是不错,元始天尊收了不少初代人族为徒,这些阐教门徒在中神州开宗立派,将修行之法在人族炼气士中推广开来;  

而截教这边就有些过分了…  

通天教主相当于拿了人族气运去贴补其他族类,坐下弟子没几个人族,这事做的可谓相当不地道。  

人族和道门三教的关系,前者对后者来说是立教之本,后者对前者来说是‘锦上添花’,为人族昌盛加了一份保险罢了。  

洪荒,满满的都是算计。  

真正对人族崛起有贡献的大佬,此时或是在火云洞过着悠闲的退休生活,或是早已重入轮回。  

这些想法若说出来,必然是会被批为‘离经叛道’,李长寿也就是在心底随便想想,并不会对任何人诉说这些理论。  

比如教育灵娥时,李长寿都只是教导她如何不沾因果,如何紧急情况逃命,以及培养她一人做事一人当,出了事绝对不能牵连师兄的‘义薄云天’优秀品性…  

灵娥的资质其实十分不错,有成为仙苗的潜质,自身也算勤勉。  

李长寿一直觉得,修仙体质有可能是某种隐性遗传;  

祖上八十辈都是凡人,也有可能出现惊艳世人的修仙奇才,灵娥就是这种情况。  

李长寿静静地待了一阵,又听到了一个很有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