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一十四章1(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面对那些反抗强权的个体时,总会不自觉的泛起内心深处的革命情绪,充满了阶级感情。要知道最开始在知道格尔的故事,凯压根没打算和格尔你死我活。  

哪怕凯在万神殿那边有一堆孽缘,他本人也没有半点站在万神殿那边的兴趣。  

没办法,他们做的事情已经超越了拟人的范畴,跨越到了不当人的界限当中。这群渣渣,即便被全灭,凯也只会拍手叫好,所以格尔要是不到地球搞东搞西,凯绝壁当不知道这么个人,甚至帮点小忙都不是不可能。  

即便他来地球搞事,凯对他其实也没多少恶感。  

想着把他揍一顿,赶走就了事了。  

结果这孙子,上来就给他拉了坨大的!  

这会儿什么阶级感情都莫得了,凯和他只有深仇大恨!  

托尔点点头,格尔的遭遇其实他也很同情,毕竟阿斯加德人也不喜欢万神殿,奥丁年轻时候算是个暴君吧?但就是这样杀人不眨眼的奥丁,和万神殿那帮不当人的混蛋放在一起对比,奥丁都显得那么洁白无瑕。  

但格尔的所作所为现在看来,也没好到哪去。  

他现在和万神殿的那帮渣渣相比,也不过就是屎味的巧克力和巧克力味道的屎。  

都特么一路货色!  

“我已经安排人去收集这家伙的情报了,只要他一出现,海姆达尔立刻就能锁定他,到时候…我们一起去!”  

一群人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但世界可不会就此平息。  

实际上在伟大守护出现的一刹那,整个世界仿佛被阳光照进的下水道,无数的牛鬼蛇神,就好像见光的蟑螂老鼠一样,飞快的消失。  

巴黎那边,神奇女侠戴安娜,看着自己眼前的各种鬼魂消失的无影无踪,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  

巴黎真的惨,大概因为风水问题…谁叫巴黎真的就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坟场上面呢,导致巴黎出现了全世界都罕见的百鬼夜行,霓虹实名羡慕。  

要知道,百鬼夜行虽然看起来恐怖,可对小日子来说,真不是不能接受。  

众所周知,霓虹是一个建立在火山上的国家,因为地处火山地震带,所以那些其他国家的人民避之不及的自然灾害对于这里的人来说,算是家常便饭。但是,在科技发展的现在,我们当然可以以科学和理性解决这些问题,可农耕时代的人民不行。经常遭遇天灾人祸的远古人民,自然而然地把这些现象归因于妖鬼们的作乱,于是,便有了诞生于山川湖泊中的河童、八岐大蛇等妖怪。  

同时霓虹也是农耕社会,靠天吃饭的人们总是密切地关注着自然的变化。于是聪明的古代劳动人民便开始发现其中的一些自然规律,但因为自身知识以及时代的限制,他们不可能用科学来解释这些自然现象,所以神明和妖鬼就成了唯一可以解释这些现象的理由,比如促进农作物生长的稻荷神。  

另外还有宗教原因,霓虹的宗教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我国古代宗教文化的影响的,说得直白点就是受到儒、道、佛三家的影响。因此日本人坚信“灵肉合一”,即哪怕肉体死去了,灵魂却还存在于这世间,而存于世的“灵”,变成了传说中的“鬼”。比如,妖怪中的“座敷童子”就是婴孩死后的“灵”所化。  

种种因素结合起来,导致那边鬼神文化非常的盛行。  

所以百鬼夜行再恐怖,对霓虹来说,也算是重温旧梦了。要是可以选择,他们真的愿意选百鬼夜行,可妮玛,这一次,他们真的惨,三宫直接在霓虹那边撕裂现实帷幕,真身降临…嗯,这至少说明一件事,那就是霓虹那地方,三宫留过种…三宫可是后宫兴国,大棒灭世的先驱,这家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到处留种,等到自己的孩子长大,力量觉醒,就会撕裂现实与三宫维度的帷幕,三宫就会根据自己子女为坐标,直接降临到那个世界,然后展开灭世。  

然后三宫点燃了富士山,霓虹三分之一的国土直接沉入海中,各种地震火灾飓风,轮流席卷了另外剩下的领土…导致那个小岛上,都剩不下多少活人了。  

对此…大家其实没什么看法。  

要知道,现在各国都面对的是一团乱麻,之前天神组苏醒的时候,就造成了全球地动。地震等级不算太高,也只有四级到五级,但这也让很多国家都面临庞大的损失!  

没办法,这个是全球性的灾难,全世界没有一个地方逃得了。很多国家本身就不在地震带上,本身对于地震的防范就很松懈…特么的,几百年都碰不到一次地震,现在突然碰到了。谁会想到呢?  

所以损失很惨重。  

说回巴黎,百鬼夜行之中,各种牛鬼蛇神都跑出来了,戴安娜当时正好在法国,于是被法国政府邀请,帮助他们处理一下麻烦。前期,还算好,以戴安娜的武力,一般的鬼魂对她来说很简单。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阴间玩意跑出来了。  

原来,这一次入侵巴黎的是来自于一个神奇的维度——地狱维度。  

这个维度的维度之主名为利维坦,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菱形迷盒,在迷宫上空漂浮,如灯塔一样旋转,并发出四射的黑色光芒,“黑光”可以勾起人心中痛苦的回忆以及压抑的欲望,并且拥有吸收灵魂的能力。利维坦下方迷宫一般的建筑物,就是地狱,或称之为迷宫深渊,罪恶之人灵魂的归属之处。迷宫就是利维坦的地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