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违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牛金山的炮声轰隆隆的响了起来,唤醒了北极峰和岷山大屋的鬼子,鬼子军官拿着望远镜,查看着阵地周围,他们非常担心中人趁着昨天晚上已经摸到了阵地的边沿。  

而这个时候,龙佐才已经知道了炮兵不能炮火支援的事情,可是他却没办法动,只要部队一动,不管是朝前还是后退,都会被鬼子发现,到时候轻重机枪和掷弹筒一起招呼过来,他带的两个营伤亡会非常大。  

“传下去,隐蔽待命,没有命令,不准开枪,不出出声。”  

龙佐才低声的吩咐着,他现在最害怕的就是鬼子搞火力试探,伤亡的弟兄控制不住惨叫声,到时候才是他最难选择的时候。  

“准备防炮,中国人的炮兵肯定会轰炸这里。”  

岷山大屋和北极峰的鬼子军官几户是同时下达命令,他们现在非常后悔没有构建大量的防炮掩体。  

牛金山的炮击还在继续,除了他们的炮兵观察员,北极峰和岷山大屋的其余鬼子已经钻进了防炮掩体里面。  

驾着炮队镜的鬼子炮兵观察员正在根据炮击的弹道试图测算中国山炮阵地的大概位置,为鬼子的飞机和炮兵提供反击的数据。  

“轰、轰”  

牛金山的炮击没有持续太久,甚至连五分钟都不足,炮击就停了下来,接下来的就是冲锋的号角。  

“计算出中国炮兵阵地的位置了吗”  

鬼子军官看着忙碌的参谋军官,皱着眉头问道。  

“炮击时间太短,距离在七公里之外,应该在竹山以南,位置参数无法确定。”  

参谋军官摇着头,颓废的扔掉了铅笔。  

“继续观察,中国人的炮兵应该还会炮击。”  

“给旅团长发报,中国人的中央军精锐来了,正在攻击牛金山、北极峰和岷山大屋一线,请旅团长早做打算。”  

鬼子的大队长感觉出来了,第6旅团的东进让中国人嗅出了战机,一旦中队从这里切断日军的战线,东进的第6旅团可能会陷入中国第1兵团和来路不明军队的包围之中。  

“中佐阁下,现在只是牛金山被攻击,其他地方并没有发现中队。”  

通讯参谋提醒着大队长。  

“中队已经来了,他们很快会炮击北极峰和这里,让帝国的勇士做好战斗准备。”  

“命令北极峰汇报情况,进行试探性攻击,看看防线外是否有中队。”  

中佐大队长摇着头,他现在非常肯定,中队已经来了,只是他们的炮火不足,所以不能同时发动攻击。  

“哒哒哒”  

“咚咚咚”  

“砰、砰、砰”  

没有预警,没有先兆,北极峰和岷山大屋的鬼子先后开枪,朝着他们怀疑的一切地方进行射击。  

“噗噗噗”  

“啊”  

北极峰下、岷山大屋阵地上,鬼子的子弹呼啸而来,击中泥土、战壕边沿,甚至是穿透士兵的,惨叫声不断响起。  

“怎么办”  

龙佐才现在悲催了,他的弟兄们没有掩体,现在要么攻,要么撤,不能再这么僵持下去了。  

“朝后撤两百米,围起来。”  

龙佐才大喊着,命令弟兄们朝后撤。  

“砰、砰、砰”  

“哒哒哒”  

“咚咚咚”  

“轰、轰”  

牛金山上,随着泥沙灰尘慢慢散开,激战正在继续,冲进两百米范围的中国士兵正在跟鬼子激战,战场上子弹来来往往,每一分钟都有士兵中弹。  

“南面请求支援”  

“中队攻进一百米”  

战斗刚刚进行半个小时,鬼子的中队部就已经接到了求援电话,手里最后的两个预备小队被派了出去。  

“给大队部发电,请求战术指导。”  

鬼子中队长脸色狰狞,他并没有想撤退的事情,在他看来,只要北极峰和岷山大屋的派兵支援,攻击的中国部队就会被前后夹击。  

岷山大屋,鬼子大队部所在地。  

“中佐阁下,北极峰和岷山大屋发现中队,中央军确实来了。”  

“中佐阁下,牛金山请求战术指导。”  

同时到来的消息让鬼子军官眉头紧皱,看着桌上的地图。  

“命令第三中队做试探性攻击,希望包围我们的是川军。”  

中佐大队长喃喃自语,如果旅团不支援的话,恐怕这一线阵地根本守不住。  

“哈依”  

随着鬼子参谋军官用电台发布命令,牛金山、北极峰、岷山大屋一线枪声大作。  

“旅长,牛金山攻击顺利,六十一团已经攻到了两百米左右,应该很快就能和鬼子白刃相见了。”  

冯锷向梅春华汇报着,而梅春华根本没管,而是死死的盯着怀表,似乎是能让时间过的快一点。  

“北极峰的鬼子发现了龙团长的部队,正在用机枪和掷弹筒驱赶,龙团长朝后撤了两百米,仍然在围困。”  

“岷山大屋一个中队的鬼子试图支援牛金山,被罗团长打了回去”  

在煎熬中,上午的太阳渐渐的升了起来,牛金山激战了一个半小时,六十一团一营和团直属部队冲上了牛金山阵地,终于和鬼子白刃相见。  

“噗嗤、噗嗤”  

阵地上的鬼子已经伤亡惨重,一百多个鬼子到现在残存的不到一半,面对从三面攻上来的中国士兵,鬼子在白刃战中往往一个人要面对好几个中国士兵。  

鲜血不断飞溅,阵地上残存的鬼子越来越少。  

“噗嗤”  

一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