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狂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1938年6月10日,黄河中上游普降了一场暴雨,黄河水量猛增,花园口决口处被冲大,同时被淤塞的赵口也被大水冲开。赵口和花园口两股水流汇合后,贾鲁河开始外溢,漫溢的河水冲断了陇海铁路,浩浩荡荡向豫东南流去。  

日军被黄水阻隔后,就放弃了从平汉线进攻武汉的计划。他们退守到徐州后,南下到蚌埠,过淮河,再到合肥与日军其他部队会合,又开始从长江北岸进攻武汉,而此次的黄河改道,为国民政府争取了艰难的喘气时间。  

黄河中上游的暴雨似乎影响到了长江流域,10日的晚上,月光终于没有出现,天空的乌云压的很低,就像压在心头一样。  

“让弟兄们整理装备,吃饱一点,枪不离身,就在战壕里休息。”  

冯锷看了看头顶的乌云,他怀疑今天晚上就会下雨,趁着雨夜突袭新杭,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是”  

闵个个子和高玉荣点点头,分头通知弟兄们。  

战壕经过两个晚上的努力,已经非常完美,这是一个适合战斗的地方,不过冯锷觉得自己已经用不着了,他在考虑是否要把这里的战壕和工事再破坏掉。  

“等回来的时候再说吧”  

冯锷看了看远处的的篝火和灯光,决定先留着;新杭的鬼子兵力太现在非常清楚,两个小队,拥有两挺重机枪,六挺歪把子,还有数量不明的掷弹筒和汉奸,而他们能仰仗的就只有一百多个老兵。  

“通知所有的班排长,两个小时后开会。”  

冯锷不敢把宝压在新兵身上,战斗之前,他要跟老兵们进一步的沟通。  

“呜呜呜”  

雨未来,风却先刮了起来。  

“这雨会不会被风吹散了”  

冯锷蹲在几个新兵的旁边,感受着凶猛的风,问着旁边的新兵。  

“不会,别看风刮的这么厉害,这雨肯定会下。”  

空气中的湿度变得很高,作为本地人的他们非常肯定,这场雨肯定会下下来,只是不知道是今天晚上还是明天天亮的时候。  

“营长,都过来了”  

两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在冯锷靠在战壕边上养神的时候,王宁在冯锷的旁边小声的呼唤着闭着眼睛的冯锷。  

“嗯”  

冯锷缓缓的睁开了眼睛,环顾一周,老兵基本上都来了,现在新兵太多,是个老兵,都是班长了。  

“在这里呆了两天了,我一直在等待今天晚上的天气,只要开始下雨,就是我们进攻新杭鬼子的开始;从进攻开始,直到全部消灭他们,除非全部战死,否则没有退路,你们有想说的没有”  

冯锷扫了一眼大家,在风声呼啸中开口,浑厚的声音准确的传进每一个班排长的耳中。  

“营长,你直接下命令吧怎么打”  

看着弟兄们齐刷刷的摇头,王纶首先明白过来,他是早就知道冯锷打上了这里的主意。  

“王连长,你先把我们几天前侦查的情况跟大家通报一下。”  

冯锷点点头,示意王纶先来。  

“在十多天前,我和营长来这里侦查了几天,镇子里面的鬼子大约是两个小队,汉奸的数量不明,但至少有一百五十人,他们配备有两挺重机枪,我们发现的歪把子机枪有两挺,没有发现掷弹筒;鬼子白天的时候会和汉奸一起下村扫荡,抢劫到的物资全部堆积在这里,当然,也包括这里苦命的百姓,也被他们从村子里押了过来,全是壮丁,没有老人和孩子”  

王纶说着五天前的状况,周围的老兵眉头越皱越紧,鬼子把青壮全都押了过来,那些老人和孩子恐怕已经被他们杀害了,这是鬼子惯用的伎俩,而那些年轻女人的处境,他们用脚指头都能想到。  

“高玉荣,说说这两天的情况。”  

冯锷等王宁说完之后,让高玉荣继续。  

“鬼子的兵力没有大的变化,侦查中发现鬼子的歪把子机枪又多了两挺,还是没有发现掷弹筒;伪军的数量应该在两百以上”  

高玉荣补充着这里的情况,说完之后闭上了嘴巴,示意自己没说的了。  

“鬼子在这里囤积这么多物资,还抓了那么多的壮丁,可是他们并没有修筑永固式工事的打算;这些粮食这几百个鬼子和伪军吃一年也吃不完,他们肯定是想运走;回基地之后,我算过之后很纳闷,鬼子不修工事,也不运粮食,他们究竟要干嘛直到我跟那些新兵聊天才知道,鬼子在等待这场大雨,他们要走水路,雨停了,水位上来了,他们可以通过河流,直接把物资运到广德和郎溪。”  

冯锷说话的同时,所有人都在倾听,没人敢打扰。  

“也许你们很多人会问,鬼子为什么不走陆路,用卡车和牲畜;这里只有一条小道通往西边的赵村,东边的长兴和宜兴,被那些山阻断了,他们的卡车开不了;而如果用畜力,他们恐怕现在腾不出那么多的牲口。”  

冯锷继续述说着情况,他希望弟兄们明白,他来这里找鬼子麻烦不是没有丝毫准备的,而是有备而来。  

“根据这两天的侦查,鬼子这两天早出晚归,也没多大收获了,应该是附近的村子被鬼子祸祸的差不多了;而暴雨肯定会下来,别的话我也不想多说,我们这次来的目的就是宰了这些狗日的,把那些老乡解救出来,顺便,把鬼子囤积的物资弄走。”  

冯锷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打算,所有的班排长看着冯锷,眼睛不停的冒光,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