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现身了?(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易书元继续绘声绘色地说书。  

“那时刻,冤魂被拒公门之外不得入内,公堂上为冤魂出头的村人则正遭刑罚,一时之间,枉死女子悲从中来戾气丛生,将要化为厉鬼啊”  

易书元的声音低沉中带着悲戚感,当讲到这一段,周围听书的人内心也压抑到了极点。  

正在此刻,易书元的折扇再次上扬,遮住了的半面,口中响起幽幽悲苦之声。  

“我已是孤魂野鬼,有家不能回,又不得超生,枉死在这悲凉之地,我不甘呐,啊——”  

这声音一出口,竟然是女声,听得一众村人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甚至有人都吓得低呼出声。  

几个孩童又是怕又实在是忍不住好奇。  

又胆大的孩子趴到说书人身边,侧着脑袋看向扇子后面,发现真的是说书人发出来的声音。  

这看得两个还挂着鼻涕的孩子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  

易书元侧颜瞧向孩子,微微一笑之后又立刻恢复严肃,他放下扇子,声音立刻变得低沉。  

“那文吏见此,尽管心中惧怕,却再难忍耐下去,否则良心不安!”  

“书生心怀抱负,习先贤之智,秉承的就是那一股浩然正气,岂可见死不救见冤不助?”  

易书元微微扇动扇子,当遮面的那一刻,嗓音立刻变化,爆发出坚定有力的声音。  

“住手——”  

根本不用说书人在此刻旁白,所有听书村人都知道,这是那文吏的声音,他阻止了行刑听书的人已经完全沉浸在故事之中,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几乎都在此刻微微松了口气。  

灰勉缩在易书元的大氅内侧,既听着先生说书,也留意着外围的情况。  

易书元的声音并非局限于水潭边的村寨广场,更是远远传了出去,不断在村寨之中回荡。  

一只手在衣裳之外轻轻一拍,灰勉会意之后就偷偷从几乎快要挂着地面的大氅一角滑了出去。  

没有人注意到有一只小貂快速窜动着离去,所有人都被说书人声情并茂的演绎所吸引。  

灰勉的移动速度非常快,也不局限于在平地上跑,也在石头和屋墙上不断窜动。  

视线更是到处游曳,随着灰勉快速在村寨之中移动,仔细观察着许多地方。  

虽然心中忐忑,虽然此刻十分紧张,但这是易书元要它帮的忙,所以灰勉绝对不会掉链子了。  

先生很少让我帮忙的,不能怕,不怕不怕,我也是妖怪!  

灰勉自我安慰着,快速在村寨之中跑动,穿廊过道,走在墙上爬在木梁上窜。  

鸟巢、燕子窝、鼠穴.  

没有,没有,没有全都没有,一只燕子也没有发现,一只老鼠也没有看到!  

先生的总是这么细致入微,先生的直觉总是这么准确!  

灰勉此刻就像是稍稍胖了一些,但这不是真的胖了,而是因为身上发凉,毛发有些开炸。  

有些时候,并不非要从玄妙法术和气息的角度入手才能看出一些端倪。  

有些时候,往往观察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就能推导出一些厉害关系。  

村寨中存在的鼠穴和燕子窝之类的东西是不少的,这说明这里绝非没有这些小动物,至少曾经是。  

而灰勉作为一只貂,天生也对这些东西很敏感,甚至能看出一些痕迹。  

全跑了,全都被吓跑了!  

妖怪虽然并没有显露多少气息,但那股恶意却让一些弱小又敏感的小动物感到恐惧,在本能驱使之下已经跑光了。  

而且很可能让它们感觉到恐怖的东西本身就带着一种天敌的感觉。  

别说是其他小动物了,灰勉自己都有种想跑的冲动,若不是易书元在这,它半刻钟也不想留下。  

随着发现越来越多,似乎是受到易书元的影响,灰勉的通感也在这些线索的加持下变得更加明锐。  

它甚至能感觉到一股原本不易察觉的,若有若无的妖气。  

这绝对不太可能是某个善良的妖怪义务帮村里人赶赶老鼠了。  

当终于看到了几条狗之后,这种原本灰勉很讨厌的动物居然都让它倍感亲切——  

村寨的水潭那边,易书元说的故事已经快到尾声。  

大约到了公门官差一起去往楼船那边,并最终捉拿到恶商的时候,村人纷纷振奋拍手。  

也是这种听书之人情绪高涨的时刻,一道灰影“嗖”地一下从椅子那边窜入了易书元的衣衫内侧。  

“常言道邪不胜正!集合元江县衙所有武力,终于将那恶商一众拿下!”  

易书元声音略显高亢,给予听书之人抒发情感的空间。  

边上有好一些人刚刚都屏着气在听,此刻不由大口呼吸。  

“呼!终于抓住他了!”“还好抓住了!”  

“这恶商真该死啊!”“不是人的东西,拐卖良家的人牙子!”  

“听见没,这就是娘常说的人牙子,以后别出去乱跑?”  

“知道了”  

易书元缓缓扇着扇子,一只左手已经伸入大氅一侧,轻轻抚摸着灰勉背上的毛发。  

此刻易书元能感觉到小貂正在微微颤抖着。  

易书元虽然没说话,但那一只温暖的手抚摸之下,灰勉也逐渐恢复了平静,就像是能感觉到先生的声音一样。  

莫怕莫怕,先生在呢!  

比起寻常一些喜欢“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说书人,易书元这一场说书可谓是一气呵成。  

“那恶商终究是被腰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