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扶龙庭(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说一说,这个词叫做扶龙庭!”  

“所谓的扶龙庭,指的就是修士们下山,辅佐真龙夺取天下。而那些山上的修士,第一流的仙人种子,并不会下山,真正下山参与人间厮杀,真的披上铠甲拿上武器战场厮杀的,不是那些第一流的弟子,而是那些不入流,单靠修仙永远都出不了头的家伙!”  

姬发的话都说的这么清楚了,姬旦当然明白此刻姬发的想法。  

“这么说的话,阐教十二仙,便是那第一等的仙人,如今一直都是通过相父和我们西岐联络沟通,即使未来西岐战败,也连累不到他们,或者说对他们的牵连比较少。”  

“而相父便是那些修仙资质不足,怎么修炼都无法成仙的不成器弟子,所以就只能下山,深入人间,参与战争。如果西岐失败了,那么气数牵连之下,相父一定落不得好。而阐教仙人却可以趁机脱离西岐,不受牵连。”  

说到这里,姬旦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可是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你阐教利用我西岐没关系,反正西岐也在利用阐教,但是你得显示出诚意?  

合着阐教的诚意,就是一个不成器的弟子姜子牙?  

一个怎么修炼都成不了天仙,一个元始天尊亲自传授了这么多年,都还停留在地仙的修仙学渣?  

真正的精锐弟子,未来有望道君的阐教十二仙,一个都舍不得拿出来,一个都不愿意真正的加入西岐?  

这算啥?  

想到这里,姬旦冷冷一笑:“嘿嘿,如果是之前,我们西岐没有选择,可是如今大兄你实力大进,在考虑到前不久的天机,道君不得随意插手大劫,这些阐教仙人,已经没有了选择权,我这就去逼迫他们一回!”  

“不必了,这一次我亲自去!”  

“对了,你先召集宗室子弟,召集大小诸侯的代表,我西岐也是时候展示自己的力量了。”  

封神台看着坐在台上,和往昔大不相同的姬发,以及姬发身旁冷着脸的姬旦,再看看周围那些诸侯代表,广成子忽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诸位,我西岐与大商之间的恩怨,已经不是一代人两代人的事情了,承蒙诸位支持,发成了伐纣的盟主…”  

“这都是西伯侯应得的!”  

“纣王无道,肆意提拔中小贵族乃至于那些无种之人,他甚至连奴隶都敢提拔。还有他最宠爱的妃子苏妲己,不过是来自于有苏部落的奴隶而已。”  

“是啊,不过是个奴隶而已,再怎么漂亮,再怎么好看,也只是一个奴隶,怎么能成为妃子?还是王后之下最受宠爱,地位最尊崇的妃子,简直是不分尊卑!”某个男的义正言辞的道,如果不是他提到苏妲己的名字之时,双目之中流露出了明显的欲望的话,说不定周围的人还真信了!  

“不错,那苏妲己虽然很漂亮,但只是一个奴隶而已,要是我的话,我就…”这是个良心还没有彻底被狗吃了的,他认真的想了一下,要是自己真的能得到苏妲己这样的美人儿,自己会不会也跟纣王这样呢?  

不能再想下去了!  

我可是正经人!  

真是可笑啊!  

一群连欲望都无法控制的凡夫俗子,一点儿豪杰气概都没有,如今的这些人族,比起当年人族开拓进取之时的精英,差的太远。广成子默默想道。  

那有苏部落,明明是青丘狐族和人族的混血部落,而苏妲己又是有苏部落这一代血脉最为浓厚,无限接近九尾天狐的存在。  

这样的血脉潜力,成为商王的妃子怎么了?  

至于说人族共主不能娶妖怪为妻???你去问问姒文命?看看他那钵大的拳头,到底有多少力道!  

上一头九尾天狐出自涂山氏,叫女娇!  

而当年的初代狐族老祖,乃是娲皇座下侍女出生,就和元始天尊座下的那个童子一样,地位是差不多的。  

所以听着眼前这群家伙的议论,广成子和赤精子彼此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大概,这就是大秦那里所说的猪队友?  

“咳咳,苏妲己且不去说它,此女身份神秘,血脉不凡,和青丘有些关系。”姬旦无奈的提示了起来。  

他这么一说,精虫上脑的家伙们也都冷静了下来。  

在这个超凡世界之中,三皇五帝可不是说说而已,人家是随时随地都能显圣的!  

大禹也能显圣!  

“今日孤要感谢阐教的仙师们,这些年来对西岐的支持,小小礼物,不成敬意。”姬发笑呵呵的道。  

看着送过来的礼物,再看看脸上堆满了真诚笑容的姬发,广成子要是在看不出来姬发有问题,那他就不是广成子了。  

“西伯侯这是何意?太见外了!”广成子也显得很热情,不过热情的连称呼都变成了西伯侯,那就是有大问题。  

所以周围的贵族们、诸侯代表们,很有眼色的踮起脚尖,小碎步走起,一步一步一步…  

“哈哈,是这样的,听说仙道之人不能过多插手人间之事,否则会受到影响,万一要是西岐未来战败了,诸位仙师也会因此而受到连累,这就是发的不是了!”  

“所以,为了仙师们的道途考虑,仙师们还是趁着如今全面战争还没开始之前的机会,赶紧回昆仑山去吧。在昆仑山修仙练气,静诵黄庭,怎么都比参与人间战争,甚至是受到牵连要强。”  

姬发左一个参与战争,右一个进入人间,只要不是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