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入关入关(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八旗兵还是这个百姓,却都一无所觉。  

他们仍旧在静止状态!  

“好,很好,成了!真的可以,整个蜀山世界的物质,回到了一刻钟之前,对于蜀山世界内的人而言,这就是时光倒流!”  

大秦,韩非子站在某处隐蔽的洞天之内,激动的挥舞双手!  

时光倒流的脑洞是晓梦提出来的,可真正实现这一幕,却是韩非子带着不知道多少位大师、专家,努力了许多日夜的成果。  

“成功了!”  

宣府镇保安州舜乡堡依然是此地!  

依然是此时!  

依然是一声尖叫!  

依然是昏迷三天!  

三天之后,王斗又一次吃了几大碗稀饭,所不同的是,这一次他的目光不在迷茫!  

他躺在地上,晒着太阳吹着风,双眼眯着,嘴里叼着一根野草,时不时的嚼上一下。  

他的脑海中,满是身死之时的画面!  

为什么?  

我为了保大明国祚,训练精兵,击败后金,击败蒙古,击败流寇,几乎没有私心,可最终却落得了这样的结果?  

为什么?  

自己明明是在努力做大大明这张饼,将饼做大,然而一起分,哪怕份额变少,财富也会变多才对。  

为什么?  

自己明明已经很努力的拉拢文官阶层,可他们还是不知足?  

随即王斗就想到了自己死后看到的场景,公主自尽,儿子被叛徒出卖,多年心血尽丧。到了最后,仍然是北京城被攻破,仍旧是自挂歪脖子树。  

难道这一切真的是注定的?  

随即,王斗用力的吐出了嘴里的野草,这世上哪有什么注定之事?如果一切都是注定的,自己又怎会在穿越之后,再次重生?  

这一刻王斗又一次提起斗志,所不同的是,双目之中除了斗志之外还有一股杀机。  

想了很久很久,王斗又一次制定了目标。  

这一回不再和文官阶层妥协!  

这一回,不在乎任何虚名,要将所有的权利都拿到手中!  

这一回,我要做一个大奸臣!大权臣!  

与上一世不同,这一回王斗设下陷阱埋伏杀死的鞑子不是十一个,而是十六个!  

看上去只多了五个,可是却多出了五匹马,多出了五十两银子!  

有了这多余的五十两银子,王斗的进度比起上一世至少快了十天!  

这还只是起步之时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实力比起上一世强大的越来越多!  

崇祯元年开始,王斗就开始收养孤儿,传授他们读书识字,传授他们基础数学,传授他们种种技术,传授他们华夏第一,王斗第二的理念。  

至于儒家的四书五经,一本也不教!  

“将士们,你们吃谁的饭?”  

“我们吃王将军的饭!”  

“将士们,你们穿谁的衣?”  

“王将军的衣!”  

听着士兵们的山呼之声,王斗的心情很是愉快!  

忠臣救不了大明!  

这是真的!  

这话是我说的——王斗!  

所以这辈子王斗要做一个奸臣、权臣!  

他要当军阀!  

他要当节度使!  

他要拥有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  

所以自从崇祯四年,王斗出塞斩获甚众,积功至总兵之后,他就开始跋扈,他就开始撕破脸,直接对当地的文官、地主动手。  

但凡是不认可他理念,不向他效忠的,统统派土匪杀了。  

反正宣府之外,流寇很多,盗贼遍地,士大夫一不小心被流寇杀了,也很合理对不对?  

至于朝廷中央的文官不认可,那又能拿王斗怎么样?  

当王斗发现文官们只是纸老虎之后,就彻底转变了想法,他开始一点点的扩大地盘,一点点的对付文官,一点点的培养新人才,一点点的建立属于自己的新体制!  

当时间来到了崇祯十年之时,王斗的实力已经膨胀到了比上一世更强的地步。  

如今他的麾下已经没有家丁、宣府本地士兵的区分了,所有的兵都是他王斗的兵,治下百姓超过百万之众,动员体系极强。  

这一年,后金再次入寇!  

这一年,王斗率领五万步兵,一万骑兵与之野战,战而胜之。  

地点仍旧是长城之外,时间仍旧是崇祯十年!  

甚至就连帐篷之内的面孔,也有很多,都是前世的面孔,所不同的是将军们说话的内容。  

“大帅,我们宣府百姓的生活很好,甚至已经做到了只要勤劳肯干就饿不死的程度,这放在以往是完全不敢想象的!为了天下百姓考虑,还请大帅不要顾忌个人名声,立即入关,拯救天下苍生!”  

“大帅,宣府百姓的日子过的明明很好,可是却被那群文官妖魔化,他们看不起我们,看不起武人,甚至连宣府的百姓,他们也看不起!”  

“大帅,那群文官自己没什么本事,不会算账,不会杀人,不会射箭,除了内斗之外几乎啥也不会,偏偏他们还掌握了…掌握了?那个词叫啥?”  

“舆论!”王斗主动说道。  

“对,就是舆论!他们没本事也就罢了,可却还通过门生故吏,通过朋友不断地污蔑大帅,污蔑我们宣府,说我们都是妖魔鬼怪,偏偏其他的读书人还真的信了,这简直不能忍!”  

“不错,过去的时候,大帅一直尝试和他们讲道理,我们也天真的以为,只要我们遵守规矩,遵守文官的规矩,他们就会把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