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五章 浑浊(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砰砰!”  

“砰砰!”  

低沉和缓慢的心跳声,响于十字街角,同样也在悲鸣帝境奏鸣。  

这方圣帝秘境,早已同往昔截然不同。  

各处鸟语花香,草木繁茂,明媚的一轮“白阳”挂在天穹之上,生命之力普照下,可见大地有奔跑的野兽,空中有飞驰的禽鸟,一派勃勃生机之景。  

往日的悲鸣帝境,虽然也有生命,却全部都只有一个意志,全是北槐。  

今时不同,隶属于北槐的痕迹,已全部被杀死,飞禽走兽由自然衍生,中间缩短了不知多少年的进行时间。  

而这一切加速生命进化的“影响”,毫无疑问,来自高空中那一轮“白阳”。  

“很好,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大世槐树冠沙沙摇曳,同样向阳而生。  

世人皆以为,药祖神农百草,离开了大世槐便活不了,实则不然。  

这如鬼祖的存在一般,同为障眼法——用时间把假象堆砌成事实,让人深信不疑。  

而实际上,早在当年神战过后,药祖便完成了对轮回之道的吸纳,只不过卡着最后一步没有突破。  

他将二合一、一归零,放到了一起,提防的便是魔祖的觉察,以及等待一个足以让新天境诞生的机会到来。  

这机会,同样会顺应魔祖指引,在各家猪崽成熟时,一并引动祟阴,令其主观上想要进入圣神大陆,分一杯羹。  

如此,擅指引的祟阴,便不会觉察早已被谋划;早有布局的魔祖更不会意识到,祂神农百草从头到尾,都在玩局中局。  

倘若有失,逢上了最坏结果。  

鬼祖抛出去了,这幌子如今没用,悲鸣帝境,便是下一个幌子。  

若魔祖觉察到不妙,想发力破坏自己归零,实则连这方悲鸣帝境,药祖都可以抛弃。  

并假大世槐为自己本体,在魔祖面前来一次金蝉脱壳,拖住时间,让真正本体归零成功。  

很明显,事态并未发展得如此极端。  

所以“白阳”襁褓之中,正在合道生命、轮回最后一步的药祖,得以有慨:  

“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八尊谙走的新路,太倚赖天赋了。  

药祖老成持重,最终还是选择稳步归零,按计划行事。  

而正合道归零的药祖,却不比北槐虚弱态,祂还能有余力,去关注圣神大陆正面战场。  

祂轻易看得见,在有怨、神亦合体后,进入三界·神亦状态下,魔祖之躯于力量层面上的捉襟见肘。  

自然,剑楼魔祖之灵,石殿魔祖之意,为了维护多年的计划,不得不提前赶来,进行三合一。  

从容退场后,高屋建瓴,药祖比谁都看得明白,三合一后,魔祖便等同于复苏。  

并且,与祟阴于神之遗迹复苏后的罹难不同,祂蛰伏期还偷到了剑祖之力,养出了一口魔化后的胎元母棺。  

三合一的魔祖,药祖不放在心上。  

因为有神亦在场,魔祖怕是要被拖住,并浪费不少时间,反倒是那口棺材,令人无比忌惮。  

“胎元母棺,倒是藏得极深…”  

神战之后,魔祖之躯四分五裂,不得不自困此棺中,以图东山再起。  

染茗则在棺上加持了斩神之力,令得魔祖之躯再难复出。  

后续染茗道陨,随时间推移,胎元母棺异化后,再归魔祖掌控。  

神亦一棍敲下去,给敲醒的不止魔祖之躯,还有关注战场的药祖祂发现,这口棺既是封住魔祖之躯的根本,也是修复魔祖之躯力量的原因,同样还魔化出了一股足以封印归零祖神的力量。  

毫无疑问,魔祖并不想将胎元母棺浪费在神亦身上,这口棺材,是为自己准备的。  

“可惜了…”  

白阳之中,药祖轻笑。  

这就是提前退场的好处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没拿到念道,刚好也从魔祖的獠牙下脱逃,让神亦去面对这口棺材。  

最好的结果,当然是魔祖被逼急了,不得不用胎元母棺将神亦封住。  

如此,之后祂准备用来对付归零后的自己的神物,便浪费在一只小虫子上了。  

“一切,竟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美妙局势,令得药祖道心更为通畅。  

唯一令人有些不爽的是,北槐终究还是不肯放弃,继续执着于与自己同化,并为他的愚蠢之道,付出了实际行动。  

十字街角,神亦砸开倒佛塔时,北槐顺势夺舍天人五衰,这些药祖尽看在眼里。  

北槐的想法,祂当然也知晓。  

先夺吞噬之体,再吃掉大陆各地生命药池,在自己归零时发动,进行夺道。  

可是,北槐却不知道,鬼兽是他养的,他却是自己养的,子之所图,母怎不知?  

药祖,又岂会毫无防备?  

到了那一步,这点“节外生枝”,刚好在抹除的同时,快速收来各地后手的力量,并为新天境的缔造,提供力量。  

即便是这点“不爽”,依旧落在药祖的计划之中,是可谓“全局掌控”!  

却不曾想,中途冒出了点意外的变数。  

居然出现了个天机大阵,切断了自己和北槐之间的生命感应。  

“无妨。”  

那阵要么出自乾始道氏,可道氏算计深,力有不足,无法发出八尊谙、神亦那般爆发,终究难成大事,药祖并不放在眼里。  

要么就出自徐小受,徐小受虽为名祖选中的传人,祂却只是强在“名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