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零章 守夜(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鬼兽再出的话,一切就都迟了。”  

“可以,但还是需要小心,那封印鬼兽能力太诡异了…守夜,你打算先去哪?”  

“天桑城,老夫和付止还有些交情,以天桑城为基础,往四面辐射,看能不能顺藤摸瓜,摸出点什么。”  

“准了,单独行动的话,小心一些。”  

“你们也是。”  

脱离红衣小队,从大山中再一次走进人口密集的城市,恍如隔世。  

好像忘记了点什么。  

又好像一切,都和过去没有什么不同。  

“活着…”  

“往前走就是了。”  

“戴上这张面具,忘记术金门,忘记痛苦过去,从今往后,你不再是天煞孤星,你是本座黄泉的人,你是阎王的天人五衰。”  

“阎王…”  

“不错,你的生命,由本座赋予全新意义,你的衰败之体,也将为本座所用。”  

“靠近我的人,全都会沾染不详,全都会死…”  

“本座不会。”  

“本座需要你的力量,需要你帮我搜集‘泪家瞳’,只要你答应,阎王便是你下一个家。”  

天人五衰于是戴上面具,告别了久居十三年的术金门,跟了黄泉。  

他大概能预知到阎王的未来了,可少年贪恋情谊,渴望得到认可,以及现实生活如梦幻般让人沉醉,天人五衰不愿意醒过来。  

这么多年,陆陆续续也为阎王拿到了一些泪家瞳,当然见证了阎王不变的面具下,一代代人的变化。  

还真如黄泉所言。  

只有他这个首座和自己没变过。  

在“天人五衰”之力的影响下,阎王成员几年一换代,就没有一个长命的。  

浑浑噩噩,也是人生。  

终于在这一天,天人五衰又一次收到了首座黄泉的指示:  

“你和孟婆走一趟吧,神魔瞳出现在了云仑山脉,能收下最好,收不下则另外伺机而动。”  

首座黄泉,前期收集泪家瞳的意愿很强。  

到了中后期,他像是也被自己的能力影响到了,开始有所迷失。  

他似乎遗忘了搜集泪家瞳的本质,是要图个什么,也似乎从一开始他便不知晓,只是在盲目搜集。  

天人五衰不管这些,半生走来,他见识过太多繁华与虚无,知晓存在本身并无多大意义。  

“搜集泪家瞳”本身存在的意义,大过于“搜集泪家瞳是为了什么”这个意义,毕竟这让自己的人生有了动力。  

哪曾想,这一次出手,碰上硬茬了。  

终日打雁,终被雁啄,那手拎小铜炉的姑娘涉世不深,身上那头怪物,却是恐怖无比。  

命运,似乎便是如此无常。  

前些年天人五衰还听说过哪哪出了个封印鬼兽,但也没去细究,毕竟走南闯北,这事儿跟自己关系不大。  

今个儿,他竟撞上了这封印之体,两三下就被拿住。  

被封进“封神棺”时,生命气机全部停下,藉借术金门禁术,天人五衰却还能保有一丝灵智。  

只是,无力反抗!  

那家伙,强到好像已经超过半圣的范畴了!  

他眼睁睁看着自己从棺材中被水鬼提走,又被随入孤音崖下深海之中。  

前半生为寻觅同伴而活,同伴全死了。  

后半生为寻找泪家瞳而活,最后也因水鬼要以泪家瞳钓北域普玄姜氏半圣姜布衣,而入局深海。  

深海之下,灵元全失。  

这却困不住坐拥一身术金门禁术的天人五衰,只是需要些许时间恢复些气力。  

以消耗寿元为代价,只消片刻,天人五衰自信可以逃出生天。  

毕竟,术金门的术多源自祟阴邪神,可不仅仅是靠灵元才能施展,献祭也行。  

只是,天意难测。  

命运似乎很喜欢开玩笑,也很会让人一时天堂,一时地狱。  

气力还没恢复多少,顺着海流,天人五衰流入了不知是谁的九死雷劫范畴中。  

普通斩道渡劫,即便渡过了,也难以杀死他天人五衰。  

怪了…  

孤音崖上遇一鬼兽寄体,展露出了五大绝体中的封印之体,二话不说,封住了自己。  

孤音崖下遇一红衣,一以对抗鬼兽为使命的正义红衣,他居然也是鬼兽寄体。  

且力量展开来后,居然也是五大绝体之一,还是首屈一指的吞噬之体!  

“红衣?”  

“鬼兽?”  

这个世界有多荒谬,天人五衰领教过了。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最后的死法,是在这满目猩红的疯狂红衣嘴下,成为他的血食。  

天人五衰恢复了一些气力。  

他直到死,也没有进行无意义的反抗。  

在自身一片片血肉被撕扯吞下之时,沉沦深海,遐思无限,终末翻遍人生,不过“因果循环”之四字囚笼:  

“我这一生,作恶多端,也算是在此,可以告一段落了。”  

轰隆!  

记忆残碎,如大雨滂沱。  

守夜眼珠颤动,不可置信望着面前缠尸人,望着这缔造一切的北槐。  

他脑海里闪过的,还有后续自己褪下红衣,戴上全新的面具,装上三厌瞳目,成为阎王下一任天人五衰,也得以初步操控黄泉的画面。  

还有上虚空岛,吞噬暗部首座夜枭,以血世珠封圣,彻底抛却过去、未来、信仰,只为接下来更好找圣神殿堂复仇的画面。  

还有浑浑噩噩失去理智,操纵黄泉,拿来三劫难眼的画面,找上爱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