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三章 双陨(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呜——  

诸天同悲。  

不止圣神大陆,连杏界、神之遗迹、虚空岛、圣帝秘境等不在此位面中,但与圣神大陆有过交集、有着联系的世界,各皆生有这般感知。  

祖神之陨,诸界共知,却根本无力插手,只能看着。  

盛绽的华彩从灵榆山上反哺回天地,一道道流光注入圣神大陆各地。  

有落在贫瘠土地上,滋养出充沛灵湖的,有落在荒废禁地中,孕育出无主圣力的…  

草木回春,枯枝吐绿。  

每一个人都感觉受到了些许灵气反哺的滋养,精气神都好了不少。  

却也无不同时心生悲恸,莫名眼含起热泪,好像北槐又降临了。  

“华祖,陨落…”  

作为炼灵时代第一位封神称祖的修道者,祂本该千古传颂,留下无数功绩,位列第十一祖。  

不曾想,辉煌转瞬即逝。  

八尊谙一步归零,终结了即将开启的华祖盛世。  

这是结束吗?  

明眼人却看得出来,这并非结束,相反应该只是祖神争霸的开始。  

毕竟华祖之后,还有数祖虎视眈眈,每一位都在等着这关键转折点的到来。  

可那是后话了。  

灵榆山遥远山脉上,雪染的高峰之上,孑然立有一道少年身影,双眼满含悲伤。  

“师尊…”  

华长灯屏风烛地三十年。  

奚从执剑,到被看见,到得华长灯授学,其实不过十余载。  

这期间,剑学得断断续续,有时一个月去不了屏风烛地一次,见不了师尊一面。  

然而每次见面,获益匪浅。  

哪怕师尊华长灯对外不曾认过他,到死都没往这边看过一眼,圣神殿堂还存在时,也只有道殿主等少数人知晓他的身份。  

奚,犹自感激。  

他知道,在自己没成长起来之前,“不相认”便是最大的保护。  

师尊封圣帝那会,也是离开屏风烛地的前一日,奚过去见了最后一面。  

那一次授学完毕,奚隐约有感别离,没能忍住问出了习剑十多年来,留在心头最深处的疑问:  

“师尊,当年为什么会选择我?”  

云山帝境不乏剑道天骄,北北更是从小就在那里长大,资质远胜于自己。  

纵观五域青年辈古剑修,他奚也不是人中龙凤,初出茅庐时更是无人问津。  

不过因由道殿主搞了个“剑部”雏形,开始暗中选拔人才。  

奚还算可以,被选中成为了“种子”。  

同样的种子,却还有很多。  

奚只能列进前十,跟那些姓月、华、饶的,跟圣山上的贵胄之后,无可相提并论。  

“你无名无姓,然资质尚可。”  

这是师尊的回答,好像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在圣帝秘境、圣山高层之后中挑人?  

“可这么多年,您一开始并没有‘收徒’的念头,好像迄今…呃,也没有,为什么当时会选中了我?”  

“因为传承。”  

奚依稀记得,师尊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眼神有着遗憾。  

他当然追问了,师尊却没有正面回答。  

传承?  

古剑道的传承?  

师尊中途从鬼剑术转成的灵魂之道,是想弥补并未在鬼剑术上坚持的遗憾?  

还是说…  

一般“一脉单传”的话,好像都是老家伙预感到了大限将至,才会选择收徒吧?  

迄今,这依旧是奚的困惑。  

当时预感的是最后一面,奚也豁出去了,问出了每一个古剑修都关注的问题:  

“师尊和第八剑仙,还会有一战吗?”  

“会!”得到的答案,斩钉截铁。  

“师尊,有几成把握?”  

师尊却沉默了。  

奚的第一反应,是师尊早已不将八尊谙放在眼里,目中并无此人。  

观其神情,感觉不对。  

猜测约莫是“五五开”,如果第八剑仙有能对付剑鬼的手段的话,他三十多年确实也不至于闲着。  

而今看来…  

当时师尊的沉默,似乎包含了更多的信息?  

师尊并未正面回答,反倒是主动提及了另一个自己好奇,但从不敢过问的事情:  

“你可知,昔年我为何会从古剑道上转出,从鬼剑术修至灵魂一道?”  

奚摇头,这个他是真不知。  

“因为此物。”  

师尊掏出了一个漆黑的木盒,比人头还大,里头装的什么,惹人好奇。  

他打开了盒子,有浓郁的灵魂之力涌出,待得瞧清时,才知晓那是一个巨大的“鬼”字。  

“本源真碣。”  

没等发问,师尊主动解释,却显得有些潦草:“具体有什么作用,我亦不知,只有几分猜测。”  

奚愕然,但只能顺势将盒子接来,盯着那古老的字体,遐思不止。  

师尊自顾自说道:“八尊谙天纵之资,单论鬼剑术,他不如我,若论古剑道,我不如他。”  

“却是没几人知晓,我能成就唯一‘酆都之主’,皆因得此本源真碣之时,得到了神庭阴曹,借用了三分外力。”  

奚沉默,不敢苟同。  

谁修道不曾借助过外力?  

出身、资源、机缘、气运,都可理解为外力,不分好坏,福祸相依——他奚贫寒出身,也能借到屏风烛地这个外力。  

第八剑仙固然不凡,所修剑道,又岂是无中生有,全靠自己悟出?  

其实也是踩在剑祖的肩膀上!  

葬剑冢的经历,结识侑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