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长大了的小稚奴(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复审。  

“准许卫氏朝贡,封卫满位诸侯王…”赵泗笑着开口。  

“国内军队正在改制,先让卫满和箕准打起来吧…等到腾出手来,再一道吞并便是,不对…不应该叫吞并…硬要说的话其实都算是诸夏疆土。”赵泗开口说道。  

诸夏概念,大一统概念…  

伴随着学术解禁,儒家又又又上了一波大分。  

虽然目前的大秦依旧法家占据主导地位,但因为赵泗的原因,诸子百家都得以保留,生存环境获得了相当大的改善。  

而其中生命力最顽强也是最懂的变通的儒家又上了一波大分。  

齐国大儒浮丘伯,历史上旧儒学到新儒学的代表性人物,正式提出了大一统理论。  

当然,因为时代的不同,浮丘伯的学术理论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相比较于历史上儒家提出的观点,浮丘伯的观点更加激进也更加膨胀,这主要是因为秦国国力太过于强盛。  

历史上秦汉之交,中原深受重创,以至于蛮夷得利…所以大一统理论带着一股子憋屈复仇的滋味。  

而现在…  

浮丘伯提出来的学术理论说起来复杂,但理解起来却很简单。  

说白了就是正式将秦朝列入诸夏历史的主导地位,承三皇五帝乃至于夏商周之制。  

简单来说,凡诸夏历史影响的地域民族政权,大秦都理所应当得对其进行统一。  

也就是后世常说的自古以来…  

譬如箕子朝鲜…箕子,殷商贵族,纣王的叔父,同时也是箕子朝鲜的建立者。  

本来和秦国八竿子打不着,但是按照浮丘伯的理论,那就是自古以来,大秦作为承上之制,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统一。  

再譬如蛮夷戎狄…作为曾经在中原和诸夏进行角逐的对手,大秦也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统一。  

而且还不仅仅是地域的统一,而是人种的统一。  

简单来说,以前的蛮夷戎狄生活区域其实已经往外迁移了上千里了,譬如秦国建国之初,此处本是西戎的聚集地。  

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已经被赶走了…  

但这不重要,根据浮丘伯的理论,伱们生活在哪里,大秦就有义务征服哪里…直至完全统一。  

当然,严格意义上现在已经没有西戎了,但这不重要,你的祖先是,那就没问题了…  

嗯…总之儒家激进起来也很可怕,当然浮丘伯不能全面代表儒家,但是很显然他的思想更符合始皇帝以及赵泗的需求。  

可惜浮丘伯致力于学术发展,不愿意出仕,不过他的弟子申培公,白生,穆生却因此被赵泗破例提拔为郎官,正式进入大秦的朝堂之中。  

说白了就是建立一个强宣战理由,只要这套理论足够完善且足够普及,大秦开疆扩土就是理所当然。  

不论是从道义还是从任何方面…  

“孔雀国那边呢?打了这么久…如果再没有成效,国内就要加征了,你打算如何?”始皇帝继续开口问道。  

“按计划来呗…以四万攻敌三千万之众,还是跨海兴兵,能立于不败之地都算是难事,想一战打出来决定性战果哪有那么简单?  

再说了,巨车王真要是牙够硬,他就咬死不服软,难不成指望李信用这四万人马把孔雀国灭掉?”赵泗翻了个白眼。  

攻打孔雀国…开疆扩土是别想了,大秦的目的就是亮肌肉。  

但这玩意怎么说呢,人家家大业大,真要是足够嘴硬,就是不低头服软,那你短时间之内也没办法。  

这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一场消耗战,谁也打不疼谁。  

大秦不可能以四万人马覆灭孔雀国,孔雀国也不可能因为打赢了而让大秦伤筋动骨。  

双方互相放血,大秦底子足够,巨车王就是纯粹的嘴硬,这位不愧是亡国之君,脑子几乎约等于无。  

“谁让他嘴够硬呢?话说回来,那真要是大秦把孔雀国灭了,他还是嘴硬不服,又能有什么办法?”赵泗笑道。  

“不过…成效倒也不是没有,目前的局势其实已经明朗了起来。”赵泗揉了揉眉心整理了一下最近孔雀国的战况。  

“到目前为止,孔雀国所有可以出海的船只几乎完全被大秦摧毁,海上的用兵渠道算是彻底断了,总歼敌数加起来也有六万多人…孔雀国为了动兵耗费颇大,国内已经出现了不小的动乱,而且最关键的是有几个偏远之地的势力,已经和大秦开始接触…”  

“其实打到这一步已经算是完成了我的预期了,巨车王现在也算是骑虎难下,孔雀国外强中干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各地诸侯都已经窥见其空虚,开始暗作准备接触大秦,咱们这边是没几个,但是驻叶调国的大使馆已经接触了不下十几个地方势力,虽然话说的模棱两可,但是心思已经很显而易见的。  

最关键的是叶调国,根据最近的汇报,叶调国最近有了和大秦一同兴兵联合的意思,很显然,叶调国也看出来了孔雀国的外强中干,在得知大秦即将撤兵以后,想要趁机咬一口肉下来…”  

赵泗简略地汇总了一下孔雀国的情报以后感慨了一声。  

“很显然,孔雀国已经到了存亡之际了…”  

事实上孔雀国就是在巨车王的领导下灭亡的,至于灭亡的原因自然也是因为中央政府控制力不足,地方势力做大,矛盾日益增多无法调和…  

这是历史的轨迹,但是秦国的突然开战让孔雀国更早暴露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