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不耐烦的始皇帝(1/3)
“殿下…这…”
群臣闻声立刻准备出声劝阻。
这哪还能分期付款的啊?他们家里是真有奴隶的。
而且,数量还不少。
说起来是等价交换,可是能不能从官府那边把钱要回来都不好说。
“怎么?你们是信不过孤还是信不过官府?怕孤不还你们钱?”赵泗眉头微挑。
“臣不敢…”
赵泗一句话把他们退路堵死,这话说的,确实信不过,可不能明着说出来啊。
“不敢就对了!”赵泗瞪了开口的臣子一眼。
“好了,诸位公卿,都是国之干臣,眼下大秦国库并不宽裕,岭南战事不断,陇西也急需钱粮开垦,不是孤不想直接把钱给你们,这笔钱实在不是小数目,眼下大军正待开拨,远征孔雀王朝,诸位公卿不妨算算,一来一回全是花销。
官奴隶释放可是无偿,孤之所以让私奴自赎,是体量诸位公卿。
“岭南,陇西,楚地,哪些地方需要人就往哪边送,本就是奴隶之身,一朝得以自由,放去垦荒阻力不会太大,如果有家人愿意一同迁移的,也尽数发去。”赵泗开口说道。
可时局如此,诸位公卿,也该体量体量孤。”赵泗语重心长地开口。
三天时间都多了,释奴这件事对于文武百官有些突然,但是李斯是最早知道这件事的。
群臣面面相觑,有心开口,见赵泗虎目圆睁,心知已成定局,不知该如何反驳。
甭管这自赎钱能不能到他们手里,最起码有个借条不是?
对于李斯而言,无非就是将脑海里的想法写在纸上,通过朝堂下发,晓谕百官。
“都是技术性人才啊,这些工匠放出去种地算是大材小用了,拟个章程发放俸禄吧…”赵泗开口说道。
“太孙殿下…唉…”
“参见殿下!”2
赵泗自顾自坐下摆了摆手:“不必拘礼,朝会之上行令释奴,但落到实处还需有人负责,孤召二位,正为此事也。”
“臣有一问…”芫恭坐下以后当即开口。
大朝会结束,因为释奴的重磅消息,朝臣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定,赵泗退朝以后也没闲着,派遣稽粥召见李斯以及芫恭二人。
“如此,今日朝会之事言尽,可罢朝也!”赵泗不给朝臣任何地反应空间,摆了摆手直接开溜,徒留下一堆臣子面面相觑。
赵泗召开朝会他们起码能反驳一二,而且客观评价,赵泗最起码还给他们补偿了。
“那便尽快拿出来,刚好孤一块下诏晓谕天下郡县,尽快实行。”赵泗开口说道。
“将作少府之内,奴隶不少,其中多数为工匠,倘若按照释奴法令实行,将作少府恐怕一时之间难以为继…”芫恭沉声开口说道。
“善!”赵泗点了点头。
“熟地皆有人种,这么多奴隶放出来,只能开荒,这垦荒…头两年恐怕糊口都难,官奴这边还好,私奴这边还要加征赋税自赎…恐怕难以为继。”李斯开口说道。
垦荒垦荒…
赵泗自然趁热打铁,趁着诸位朝臣头脑还不够清醒,也没有时间拧成一团,看向李斯开口。
包括但不限于律法的更正以及修改,政策的推行以及实施。
“实不相瞒,腹已成书。”李斯笑了一下开口说道。
这样一想,心里面就好受了许多。
换朝服为常服的功夫,李斯和芫恭已经于东宫等待。
“律法修改,李相可有头绪?”赵泗开口问道。
“至于将作少府这边也得忙起来,这么多奴隶发为农户,身上一无所有,耕具犁具都得官府提供,将作少府这段时间要加大生产,凡有库存都尽量拿出来,人手不够,孤准许将作少府征役三月,春耕再即,这段时间不准有一丝一毫懈怠。”赵泗看向芫恭开口说道。
“还有一件事…”李斯沉吟了片刻开口。
“关内良田皆有主,可供开垦的荒田也算不上太多,这些奴隶释放以后…”李斯开口问道。
嗯…有那么一瞬间,百官们竟然开始怀念去往汤泉取暖的始皇帝了。
李斯到底是丞相,再怎么说也是人杰,提前准备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很多东西都已经酝酿好了。
“修订秦律的事情就交给李相了,除此之外,关内官私奴隶的释放也得劳烦李相费神。”赵泗开口说道。
而且孤毕竟不是大父,等释奴令颁布以后,免不了有心存侥幸之人,孤得盯着这边,执金吾近段日子会很忙…”赵泗叹了一口气。
“唉…这…天下才刚刚安定下来,又要释奴,恐怕又要平生波澜啊…”
倘若换始皇帝来,恐怕结果也没什么两样。
“既然无人反对,那这件事就如此说定,大秦急需人口,鼓励生育要干,释奴也势在必行,官私奴隶,涉及众多秦律,因此律法也需要做出修改,孤给你三天时间,将涉及律法统一修改,李相可能做到?”赵泗开口问道。
可转念一想,释奴这么大的事情,始皇帝怎么可能毫不知情?说来说去是始皇帝默许了赵泗的行为。
“三日足也!”李斯点了点头。
要是换始皇帝来,可能连自赎钱都没有。
这活可没那么简单,头两年产出入不敷出都是常态。
“关内便是李相做主了,像是楚地不用麻烦,可供开垦的荒地很多,直接原地登记户籍填于楚地便是…这些事情李相都要费心,
群臣闻声立刻准备出声劝阻。
这哪还能分期付款的啊?他们家里是真有奴隶的。
而且,数量还不少。
说起来是等价交换,可是能不能从官府那边把钱要回来都不好说。
“怎么?你们是信不过孤还是信不过官府?怕孤不还你们钱?”赵泗眉头微挑。
“臣不敢…”
赵泗一句话把他们退路堵死,这话说的,确实信不过,可不能明着说出来啊。
“不敢就对了!”赵泗瞪了开口的臣子一眼。
“好了,诸位公卿,都是国之干臣,眼下大秦国库并不宽裕,岭南战事不断,陇西也急需钱粮开垦,不是孤不想直接把钱给你们,这笔钱实在不是小数目,眼下大军正待开拨,远征孔雀王朝,诸位公卿不妨算算,一来一回全是花销。
官奴隶释放可是无偿,孤之所以让私奴自赎,是体量诸位公卿。
“岭南,陇西,楚地,哪些地方需要人就往哪边送,本就是奴隶之身,一朝得以自由,放去垦荒阻力不会太大,如果有家人愿意一同迁移的,也尽数发去。”赵泗开口说道。
可时局如此,诸位公卿,也该体量体量孤。”赵泗语重心长地开口。
三天时间都多了,释奴这件事对于文武百官有些突然,但是李斯是最早知道这件事的。
群臣面面相觑,有心开口,见赵泗虎目圆睁,心知已成定局,不知该如何反驳。
甭管这自赎钱能不能到他们手里,最起码有个借条不是?
对于李斯而言,无非就是将脑海里的想法写在纸上,通过朝堂下发,晓谕百官。
“都是技术性人才啊,这些工匠放出去种地算是大材小用了,拟个章程发放俸禄吧…”赵泗开口说道。
“太孙殿下…唉…”
“参见殿下!”2
赵泗自顾自坐下摆了摆手:“不必拘礼,朝会之上行令释奴,但落到实处还需有人负责,孤召二位,正为此事也。”
“臣有一问…”芫恭坐下以后当即开口。
大朝会结束,因为释奴的重磅消息,朝臣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定,赵泗退朝以后也没闲着,派遣稽粥召见李斯以及芫恭二人。
“如此,今日朝会之事言尽,可罢朝也!”赵泗不给朝臣任何地反应空间,摆了摆手直接开溜,徒留下一堆臣子面面相觑。
赵泗召开朝会他们起码能反驳一二,而且客观评价,赵泗最起码还给他们补偿了。
“那便尽快拿出来,刚好孤一块下诏晓谕天下郡县,尽快实行。”赵泗开口说道。
“将作少府之内,奴隶不少,其中多数为工匠,倘若按照释奴法令实行,将作少府恐怕一时之间难以为继…”芫恭沉声开口说道。
“善!”赵泗点了点头。
“熟地皆有人种,这么多奴隶放出来,只能开荒,这垦荒…头两年恐怕糊口都难,官奴这边还好,私奴这边还要加征赋税自赎…恐怕难以为继。”李斯开口说道。
垦荒垦荒…
赵泗自然趁热打铁,趁着诸位朝臣头脑还不够清醒,也没有时间拧成一团,看向李斯开口。
包括但不限于律法的更正以及修改,政策的推行以及实施。
“实不相瞒,腹已成书。”李斯笑了一下开口说道。
这样一想,心里面就好受了许多。
换朝服为常服的功夫,李斯和芫恭已经于东宫等待。
“律法修改,李相可有头绪?”赵泗开口问道。
“至于将作少府这边也得忙起来,这么多奴隶发为农户,身上一无所有,耕具犁具都得官府提供,将作少府这段时间要加大生产,凡有库存都尽量拿出来,人手不够,孤准许将作少府征役三月,春耕再即,这段时间不准有一丝一毫懈怠。”赵泗看向芫恭开口说道。
“还有一件事…”李斯沉吟了片刻开口。
“关内良田皆有主,可供开垦的荒田也算不上太多,这些奴隶释放以后…”李斯开口问道。
嗯…有那么一瞬间,百官们竟然开始怀念去往汤泉取暖的始皇帝了。
李斯到底是丞相,再怎么说也是人杰,提前准备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很多东西都已经酝酿好了。
“修订秦律的事情就交给李相了,除此之外,关内官私奴隶的释放也得劳烦李相费神。”赵泗开口说道。
而且孤毕竟不是大父,等释奴令颁布以后,免不了有心存侥幸之人,孤得盯着这边,执金吾近段日子会很忙…”赵泗叹了一口气。
“唉…这…天下才刚刚安定下来,又要释奴,恐怕又要平生波澜啊…”
倘若换始皇帝来,恐怕结果也没什么两样。
“既然无人反对,那这件事就如此说定,大秦急需人口,鼓励生育要干,释奴也势在必行,官私奴隶,涉及众多秦律,因此律法也需要做出修改,孤给你三天时间,将涉及律法统一修改,李相可能做到?”赵泗开口问道。
可转念一想,释奴这么大的事情,始皇帝怎么可能毫不知情?说来说去是始皇帝默许了赵泗的行为。
“三日足也!”李斯点了点头。
要是换始皇帝来,可能连自赎钱都没有。
这活可没那么简单,头两年产出入不敷出都是常态。
“关内便是李相做主了,像是楚地不用麻烦,可供开垦的荒地很多,直接原地登记户籍填于楚地便是…这些事情李相都要费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