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和张苍的会面(2/3)
和夏侯婴的笑容似是僵在脸上一般,愣了好大一会,就连定力最深的张苍一时之间也不由得眨了眨眼睛,怀疑自己是否是听错了。
封王于赵是刚刚小朝会才在宫内宣布定下来的事情,还没有晓谕朝臣公诸于众,因此赵泗没说之前,张苍自然无从得知。
“公子说的是封王?”张苍搓了搓自己的胖脸有点不确信。
“嗯,今日才于朝会定下,三公九卿皆知此事,只是现在陛下还未发旨通晓朝臣。”赵泗点了点头。
张苍闻声脸上带着幽怨的神情看向樊哙和夏侯婴。
“先生这般看我作甚?”樊哙挠了挠头有些不解。
“宫内发生了恁大的事情,你们居然也不先告知于我?”
“我和夏侯婴虽然拱卫宫禁,可不过区区一校尉,如何得知此等大事?”樊哙理所当然的开口。
“莫说先生没有准备,这样的事情,我也没有一点准备啊。”夏侯婴也深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夏侯婴说完,气氛陷入了沉默。
事情有点大,得缓一缓。
他们的主公封王了!
赵王!
一国之地!
飞黄腾达啊!
赵泗麾下的门客官职普遍都不怎么高,夏侯婴陈平等人不过八百石之校尉。
张苍更是没有职位。
混的最大的反而是身在黑冰台的刘邦卢绾等人。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大秦的晋升渠道制度摆在那里,老老实实攒资历熬功劳谁也免不了。
从回到咸阳封官才过去多少时间?又没有什么大事,平日里混在咸阳内外,自然不能像身处于黑冰台之内的刘邦卢绾陈胜吴广四人屡立奇功。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什么是封国封王!
那就意味着赵泗拥有对于一国之地最大的权利。
而他们作为赵泗的心腹,一步登天的捷径已经摆在脸上了。
张苍还在消化这个消息,但是樊哙已经吭哧吭哧笑了出来尔后耿直的开口问道:“那主公既然封了赵王,俺岂不是就可以执掌兵马了?”
樊哙比较耿直…
虽然对于樊哙来说,成为羽林军的校尉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身份跃迁。
但是未免太过于无聊了一些。
羽林军固然安全,待遇好,地位清贵,话语权大,资历够深,但是身在宫禁左右,条条框框也实在令人不喜。
羽林军的那些优点落在樊哙眼里就是,事多,麻烦,不够爽利。
“领兵,给伱领兵…”赵泗摆了摆手尔后看向皱眉沉思的张苍复又开口。
“不过陛下虽然封我为赵王,但是我却不能离开咸阳,因此这次封王,恐怕就要麻烦先生来替我治理赵地了,事涉地方军政赋税,先生可一言以决之,陛下之所以立我为赵王,是希望赵地尽快安定,因此恐怕先生不能再像现在这么清闲,还请先生尽力施为。”赵泗开口说道。
“主公不会前往赵地?”张苍讶异,眉眼一跳,心中对这种不合理的事情升起来了怀疑,可是缺少的信息太多,因此不能第一时间揣测,故而看向赵泗开口。
“这样吧,反正陈平萧何他们还得一会到,主公不若把入宫以后的事情,仔细和臣说说,这样臣才能够心里有数,作出决计。”
赵泗点了点头开始给张苍复盘…
没办法,事发仓促,赵泗自己到现在也才刚刚缓过来劲…
况且张苍他们到底还是好一些,到底是在咸阳,无非晚了一两天知道。
而远在草原的韩信和郦食其,可不仅仅是晚上那么一两天了。
而事实上…远在草原上的韩信,确实对咸阳发生的一切毫不知情。
在这个消息传递缓慢的时代,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更不用说韩信这会跑的实在是有那么一丢丢远了…
遥远的西域…
韩信正在带领麾下劲卒追逐月氏溃部的残兵败将。
韩信和冒顿合兵击溃了东胡,东胡因此溃分为鲜卑和乌恒,韩信因此俘获了六万人口。
这六万人口当中,其中只有三万勉强能够跟随大军作战。
缺衣少粮,且不可能像秦军一样令行禁止,甚至听不懂秦军号令,是纯粹的乌合之众。
但是不是乌合之众,要看在谁的手里,领兵作战的人是谁。
以家人为软肋,以军功爵为刺激,以大军为震慑,以严明法律为驱使,韩信领兵四万。和匈奴合兵继续朝着月氏猪突猛进。
说实话,东胡的溃败来的太快了。
但是月氏王虽然仓促,却依旧不觉得秦国和匈奴会贸然对月氏发动进攻。
从草原的地理方位来看,月氏盘踞在西域一带,而东胡盘踞在辽东一带,至于匈奴则是夹在中间占据河套之地。
大秦匈奴合兵进攻东胡,意味着兵马向东,和月氏的直线距离自然也就变得更加遥远。
东胡溃败以后,自然也有一部分东胡人跑到了月氏境内,引起了月氏的警惕,但是如果从大军作战的角度来看,大秦最好的选择也应该是痛打落水狗,把分裂的鲜卑和乌恒彻底打服,而不是去长途跋涉进攻月氏。
毕竟秦军本就是长途跋涉奇袭东胡,再短时间之内再来一场两倍距离的长途跋涉…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要知道,天气已经逐渐寒冷下来,哪怕是清点战利品都足够让匈奴人和秦国拖延到大雪降临了,没有人会认为匈奴和大秦会在这个时候长途跋
封王于赵是刚刚小朝会才在宫内宣布定下来的事情,还没有晓谕朝臣公诸于众,因此赵泗没说之前,张苍自然无从得知。
“公子说的是封王?”张苍搓了搓自己的胖脸有点不确信。
“嗯,今日才于朝会定下,三公九卿皆知此事,只是现在陛下还未发旨通晓朝臣。”赵泗点了点头。
张苍闻声脸上带着幽怨的神情看向樊哙和夏侯婴。
“先生这般看我作甚?”樊哙挠了挠头有些不解。
“宫内发生了恁大的事情,你们居然也不先告知于我?”
“我和夏侯婴虽然拱卫宫禁,可不过区区一校尉,如何得知此等大事?”樊哙理所当然的开口。
“莫说先生没有准备,这样的事情,我也没有一点准备啊。”夏侯婴也深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夏侯婴说完,气氛陷入了沉默。
事情有点大,得缓一缓。
他们的主公封王了!
赵王!
一国之地!
飞黄腾达啊!
赵泗麾下的门客官职普遍都不怎么高,夏侯婴陈平等人不过八百石之校尉。
张苍更是没有职位。
混的最大的反而是身在黑冰台的刘邦卢绾等人。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大秦的晋升渠道制度摆在那里,老老实实攒资历熬功劳谁也免不了。
从回到咸阳封官才过去多少时间?又没有什么大事,平日里混在咸阳内外,自然不能像身处于黑冰台之内的刘邦卢绾陈胜吴广四人屡立奇功。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什么是封国封王!
那就意味着赵泗拥有对于一国之地最大的权利。
而他们作为赵泗的心腹,一步登天的捷径已经摆在脸上了。
张苍还在消化这个消息,但是樊哙已经吭哧吭哧笑了出来尔后耿直的开口问道:“那主公既然封了赵王,俺岂不是就可以执掌兵马了?”
樊哙比较耿直…
虽然对于樊哙来说,成为羽林军的校尉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身份跃迁。
但是未免太过于无聊了一些。
羽林军固然安全,待遇好,地位清贵,话语权大,资历够深,但是身在宫禁左右,条条框框也实在令人不喜。
羽林军的那些优点落在樊哙眼里就是,事多,麻烦,不够爽利。
“领兵,给伱领兵…”赵泗摆了摆手尔后看向皱眉沉思的张苍复又开口。
“不过陛下虽然封我为赵王,但是我却不能离开咸阳,因此这次封王,恐怕就要麻烦先生来替我治理赵地了,事涉地方军政赋税,先生可一言以决之,陛下之所以立我为赵王,是希望赵地尽快安定,因此恐怕先生不能再像现在这么清闲,还请先生尽力施为。”赵泗开口说道。
“主公不会前往赵地?”张苍讶异,眉眼一跳,心中对这种不合理的事情升起来了怀疑,可是缺少的信息太多,因此不能第一时间揣测,故而看向赵泗开口。
“这样吧,反正陈平萧何他们还得一会到,主公不若把入宫以后的事情,仔细和臣说说,这样臣才能够心里有数,作出决计。”
赵泗点了点头开始给张苍复盘…
没办法,事发仓促,赵泗自己到现在也才刚刚缓过来劲…
况且张苍他们到底还是好一些,到底是在咸阳,无非晚了一两天知道。
而远在草原的韩信和郦食其,可不仅仅是晚上那么一两天了。
而事实上…远在草原上的韩信,确实对咸阳发生的一切毫不知情。
在这个消息传递缓慢的时代,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更不用说韩信这会跑的实在是有那么一丢丢远了…
遥远的西域…
韩信正在带领麾下劲卒追逐月氏溃部的残兵败将。
韩信和冒顿合兵击溃了东胡,东胡因此溃分为鲜卑和乌恒,韩信因此俘获了六万人口。
这六万人口当中,其中只有三万勉强能够跟随大军作战。
缺衣少粮,且不可能像秦军一样令行禁止,甚至听不懂秦军号令,是纯粹的乌合之众。
但是不是乌合之众,要看在谁的手里,领兵作战的人是谁。
以家人为软肋,以军功爵为刺激,以大军为震慑,以严明法律为驱使,韩信领兵四万。和匈奴合兵继续朝着月氏猪突猛进。
说实话,东胡的溃败来的太快了。
但是月氏王虽然仓促,却依旧不觉得秦国和匈奴会贸然对月氏发动进攻。
从草原的地理方位来看,月氏盘踞在西域一带,而东胡盘踞在辽东一带,至于匈奴则是夹在中间占据河套之地。
大秦匈奴合兵进攻东胡,意味着兵马向东,和月氏的直线距离自然也就变得更加遥远。
东胡溃败以后,自然也有一部分东胡人跑到了月氏境内,引起了月氏的警惕,但是如果从大军作战的角度来看,大秦最好的选择也应该是痛打落水狗,把分裂的鲜卑和乌恒彻底打服,而不是去长途跋涉进攻月氏。
毕竟秦军本就是长途跋涉奇袭东胡,再短时间之内再来一场两倍距离的长途跋涉…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要知道,天气已经逐渐寒冷下来,哪怕是清点战利品都足够让匈奴人和秦国拖延到大雪降临了,没有人会认为匈奴和大秦会在这个时候长途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