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君臣缓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亲自给赵泗一个台阶。  

“赵泗啊…”  

等到始皇帝的驾撵回转咸阳,李斯的补偿也会到位。  

无非就是从左相晋升为右相,并且开始主持迁贵令的实施和秦律秦法的改革以及变更。  

这是可以预料的事情,那个时候的赵泗,恐怕也会因此而一飞冲天。  

现在赵泗都已经拥有开府之权,等到驾撵回转咸阳,赵泗的地位将会再一次得到晋升,最起码也是和九卿直接持平。  

太快了!  

赵泗出现到大秦才多长时间?  

哪怕等到始皇帝的驾撵回转咸阳,也才堪堪两年时间。  

两年,从一介白身,晋升为九卿之高位,那群落魄士子的话本都不敢这么写。  

李斯自己的经历都已经足够传奇了,从上蔡布衣,如今已经官至三公,比起来赵泗的经历,却又有点写实了。  

而另一边,赵泗也直勾勾的踏进了始皇帝的驾撵。  

在沙丘拖了许久,中间又走了这么久,如今驾撵已经彻底驶出沙丘,炎炎酷暑不甘心的离去,只剩下秋老虎还在呈威。  

来到驾撵之前,赵泗躬身行礼。  

尔后径直跃上车架,跳入车内。  

“坐吧。”始皇帝摆了摆手,脸色和气色都已经好了很多。  

又修养了这么久,始皇帝的身体已经完全的恢复了健康,根据夏无且的诊断,始皇帝现在的身体可以说是没有一丝一毫的隐患,健壮的宛若一头猛虎。  

赵泗老老实实的坐下低下脑袋,开摆了这么久,气氛一时之间有些尴尬。  

末了,还是始皇帝先开口。  

“这几个月,身无杂事,书法可练熟了一些?”  

不开口还好,开口就是赵泗的痛脚。  

“有长进…”赵泗吭哧半天憋出来了三个字。  

他真的有在练,可是赵泗的手舞动大戟也可以,穿针引线也行,大力也不失灵巧,偏偏在毛笔书法上犯了难。  

字迹,毕竟是一个人的门面。  

赵泗真的有刻意在练习,目前倒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最起码不会出现把字写成一团的问题,不过该歪七扭八还是歪七扭八,认是能认出来,只不过每个字都有他自己的想法。  

“写来看看…”  

赵泗沉默了一下研墨提笔。  

白色的纸张之上不消片刻现出几个大字。  

始皇帝瞄了一眼有些忍俊不禁的点了点头。  

要说没长进,也确实有点夸大其词。  

起码相比较于之前,看起来已经没有那么难以分辨了。  

“确实有长进。”始皇帝点了点头。  

“但不多…”许是担心赵泗骄傲,末了又补充了一句。  

“是纸用的不顺手,还是笔用的不顺手?”始皇帝笑着看向赵泗。  

“都顺手,墨用着不顺。”赵泗再书法方面依旧坚持嘴硬。  

始皇帝这次没蚌住,笑了出来。  

赵泗也只能跟着赔笑。  

良久,始皇帝才敛住神情看向赵泗开口询问。  

“把之前朕赐给你的玉佩拿出来。”  

赵泗愣了一下。  

玉佩?  

还有这事?  

仔细想想好像确有其事,之前仙粮即将出产,始皇帝赐下玉佩,告诉赵泗如果有关于仙粮的要事,可以持玉佩直入宫禁,畅通无阻。  

不过这玉佩是一次性的,赵泗还特意询问过始皇帝这玉佩能用多久,始皇帝没有给出明确回复。  

后来仙粮事了,始皇帝也没有收回玉佩。  

赵泗也没在始皇帝这里得到准确答复,干脆将之束之高阁。  

没必要,无非就是免去了入宫检查的步骤罢了,对于赵泗来说可有可无。  

因此,也就没有带在身上,现在应该在赵泗车架的小盒子里吃灰呢。  

“在臣的车上!”  

难得赵泗想了好一会才想到玉佩的具体位置。  

“陛下可是要收回玉佩?臣这就去取!”赵泗开口。  

始皇帝眉头微皱,总感觉这小子说话有点阴阳怪气的感觉。  

不过始皇帝也不在意这些了,只是摆了摆手又亲自解下一枚玉佩。  

“一并送你了,持此玉佩,可直入宫禁,畅通无阻。”精美的玉佩被始皇帝从案几上推到赵泗面前。  

赵泗哦了一声老老实实恭恭敬敬的接过玉佩。  

“这次怎么不问能用多久?”始皇帝眉毛微挑。  

“以前不懂事,现在想明白了,这种东西自然是陛下让它能用多久他就能用多久。”赵泗诚恳的开口回答。  

还在阴阳怪气。  

始皇帝脸上的神情缓缓变的严肃。  

“眼下你诛杀赵高于宫禁,中车府令却是空了出来,可有人选?”始皇帝开口问道。  

“凭陛下做主。”赵泗开口回答道。  

这次不是阴阳怪气,赵泗是真不知道,他虽然经常出入宫禁,但是他一直都尽量避免和宫人内臣有甚么交情和联系,故而在这方面确实没有什么建议。  

“哦…”始皇帝身体后仰,眯着眼睛,脸上露出几分笑意。  

“中车府令掌管宫人内臣,车马出行,乘舆侍卫,一时半会并不好找。”  

赵泗点了点头,这是一句大实话。  

天家无小事,赵高干了什么错事暂且不提,成为中车府令这么多年,赵高能够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的条理清晰,让始皇帝用的顺手到不舍得更换也是一种本事。  

“你如今身无旁事,又掌过车马乘舆侍卫之事,倒也算是合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