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张苍来捉我真的要这么大动静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陈平,你认为秦王的意志真的是能够因为一个人而扭转的么?”张苍沉声开口。  

张苍很喜欢秦朝的种种制度,但这并不妨碍他认为秦国有亡国之像。  

赵泗,一个侍郎罢了。  

现在才多久?  

号称王前亲近的人多了去了,张苍不认为赵泗拥有这个资格扭转始皇帝的意志,降低盐价,只不过是一件小事,可是扭转秦朝即将灭亡的命运,赵泗一个侍郎,当真能够背负么?  

“况且…赵泗现在只是一个郎官,他虽王前亲近,但是入仕太晚,人微言轻,而我师兄…”张苍叹了一口气。  

他可太了解师兄李斯了。  

能够办成大事的人必然有才华,而有才华的人又王前亲近,师兄,多半是不会容纳的。  

张苍很清楚师兄李斯的权势之心究竟有多重。  

师兄李斯当真看不出来当今秦国的种种隐患么?张苍认为并非如此,李斯心有志向,可是他的志向要为权势之心让路,而权势来源于始皇帝的意志。  

始皇帝的意志就是加快速度,李斯只能扩宽道路做一个裱糊匠。  

倘若有人同时拥有扭转大秦亡国之相的能力又拥有扭转始皇帝意志的亲近,那这样的人多半是不会被师兄李斯所接纳的。  

张苍话语一出,陈平陷入了沉默。  

陈平和李斯没有什么交集,主要是张苍给陈平吐槽了太多了。  

张苍酒醉以后,还怒斥过李斯害死韩非…  

赵泗,一个小小的侍郎,确实是不足以背负起扭转大秦局面的重任的。  

李斯能容人,可前提是没有对他造成威胁。  

天底下又有什么事情是能够让李斯放弃权势呢?  

更大的权势?更大的名声?以及始皇帝更大的信任?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客观来说,李斯是大秦的左相,要扭转大秦的命运也绕不开李斯这个实权三公,李斯真的能够和未来的赵泗精诚合作么?  

更不用说,现在的赵泗,只是一个侍郎,人微言轻,等他成长到足以干涉大秦进展的时候,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我知道你学有所成,急于施展才华,可是如今天下之相,我也看不清楚,且再观望观望吧…”张苍叹了一口气。  

“你所说的赵泗,也不能仅仅凭借力议官盐降价就认为他是能够扭转大秦局面的人,说不定他心里有更大的野心…更残忍的想法!”张苍开口劝说。  

“我知道,可是兄长供养我多年,我却白吃白喝,不事耕耘,我又怎么忍心看兄长劳累于田垄之间,甚至承受他人耻笑?”陈平因此而叹气。  

英雄往往困于现实。  

现在的陈平有再大的抱负和再大的学识也不得不面对窘迫。  

家里很穷!  

古代,供养一个完全脱产的读书人可谓难如登天。  

陈家的家底在他游学这些年早已经掏空,兄长陈伯为了供养他游学天下读书学习,更是欠下不少外债,整个人都瘦削,比同龄人看起来都要老上三分。  

陈伯对于弟弟陈平多有偏爱,长兄如父不是一句空话,供养陈平至今陈伯没有一句怨言,甚至视陈平为陈家的骄傲,觉得陈平的才华是他扬眉吐气的本钱。  

因为妻子发发牢骚,说陈平不事生产白吃白喝,陈伯更是怒而休妻。  

是的,陈伯从未想过是弟弟陈平拖累了自己。  

他一直认为,是自己这个做兄长的没本事,没能够让弟弟得到更好的教育,发挥出自己的才华。  

正因为如此,陈平行事光明磊落,却问心有愧。  

他,愧对自己的兄长。  

这也是陈平急于出仕的根本原因。  

甚至于让兄长扬眉吐气的想法,超过了他施展自己才华的想法。  

他是真的想让哥哥陈伯过上好日子,告诉兄长,伱没看错人,你的弟弟就是有能耐。  

张苍在和陈平的交流之中,陈平受益良多,也因此才能够得知天下局面,朝堂情况,大秦现状,而不是单纯的死读书。  

张苍多次劝说陈平暗作观望,并且对大秦将亡言之凿凿。  

陈平是聪明人,他认为张苍说得对,可是他除了出仕秦国,又能够去哪里扬眉吐气施展才华?  

这是王朝末年不假,秦国再怎么有亡国之相,可也不至于遍地割据势力,难不成去做他人门客仰人鼻息么?陈平心里是不愿意的。  

只有滔天的富贵,才配得上兄长十几年如一日的付出!  

这也是他闻听秦国出了一个未曾预想的异数以后就起了出仕想法的根本原因。  

他当然是希望秦国不要亡国的,否则天下生乱,透着如此暮气沉沉之相,他连投递简历都没地方去。  

要么别死,让老子上班!  

要么赶紧死,快进到群雄逐鹿,割据天下,老子好挑公司上班!  

这就是陈平单纯而又朴素的想法,他希望天下赶紧群雄逐鹿,也希望秦王能够扭转意志,不至于骤然崩塌,让他有施展能力的地方。  

这个时代没甚么家国情怀可言,陈平又不是老秦人,秦国不能给自己提供工作岗位那就赶紧去死。  

张苍知道陈平的困境,只是笑道:“君子是不会在意旁人的耻笑的。”  

“我可以不在乎旁人的耻笑,可是我不能不在乎我的兄长!”陈平皱眉开口。  

“那你就把张负的女儿娶了罢…”张苍终于图穷匕见,双手合抱看向陈平。  

果不其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