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陛下文治武功,将前无古人也(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如何圆润的一改反对态度来支持始皇帝的英明决策。  

这种对内机构是一把架在群臣脖子上的刀不假,可是陛下都亲自询问我的态度了,这把刀总之是架不到自己头上的,而且未来执行迁贵令,推行种种政策,多一把不受三公九卿限制的刀对于李斯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赵泗迄今为止一直被蒙在鼓里,而李斯放开三公九卿的角度一看,迁贵令要我来啊。  

动刀子的人是我,多把刀是件好事,总不能这把刀先把我给宰了。  

二人一并入了驾撵,李斯和赵泗端端正正的躬身行礼,只不过李斯身子还没直回去,赵泗已经麻溜的跪坐在冰鉴旁边了。  

“看看…”始皇帝将秦律推至李斯面前。  

李斯还没见过纸,初见不由一愣。  

尔后看向赵泗:“这就是你说的纸?”  

“是也!”赵泗点了点头。  

“可我记得你的字写的没有这么好看。”李斯认真的说道。  

揶揄过后,李斯认真观看,尔后始皇帝又递来咸阳送来的信书,对于成本和制造周期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立马就意识到造纸术和印刷术意味着什么。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李斯和始皇帝的想法是一致的。  

始皇帝想成就前无古人不可超越的伟业,李斯又何尝不想和先贤比较一番?  

若不是称子成圣的诱惑,李斯何以会转变自己的思想,接过迁贵令的重任。  

而造纸术和印刷术,对于实现李斯的人生理想,也很重要。  

“暂停驾撵,召开朝议吧!”  

印刷术,造纸术!  

这件事,也很重要。  

秦虽以耕战为重,但涉及这种利在千秋的文事,召开朝议也实属正常。  

“待会你要在百官面前,当众印刷秦律,去做准备!”  

除了武治,还有文教,竹简造价高昂,工期较长,书籍抄录不便,流通缓慢。  

造纸术和印刷术,对于底层士子的价值不亚于仙粮对于黔首的价值。  

毕竟…只有真正的大贵族,才无所谓科技进步不进步,时代发展不发展。  

因为不管有没有造纸术和印刷术,他们都有藏书万卷,誊抄篆刻再怎么麻烦他们也有专门的人为他们誊抄书卷。  

不管有没有仙粮仙种,他们都不缺吃的喝的,甚至于在这个普遍吃麦不脱壳的时代,他们已经能够用硙磨面人工筛取吃上白面粉了。  

这个时代,已经有包子了,赵泗见过。还有面条。  

贵族和黔首之间的差距,相隔了一个时代之久。  

更不用说,大贵族还能用缣帛来书写…王离给赵泗缣帛让赵泗誊抄算书的事情历历在目,光是赵泗演算誊抄的缣帛,其价值都够十几顷地了。  

贵族,并不在乎…  

但是,百姓在乎,底层士子在乎!  

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百姓愚昧不识字,就算有三种仙粮诞生,大秦的形象扭转速度也是缓慢的,因为他们不识字,极少出远门,更不会花团锦簇的夸赞。  

而纸张各印刷术的诞生受益群体是整个底层士阶级。  

是拥有了一定知识文化的群体,他们对大秦舆论形象的扭转才最为快速。  

读书人嘛…  

“有此等利器,陛下文治,三皇五帝,也概不能比了…”李斯脸上带着笑容。  

当然,李斯更在乎的是普及秦律秦法。  

“文治?”  

始皇帝嗤笑了一下。  

不过李斯确实没说错,这两样东西,是直接能够给始皇帝带来天命加成的。  

毕竟,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底层士子得到了好处,最起码骂的时候,也没那么理直气壮了。  

可惜,这是在大巡天下的路上,甚至近处也没有行宫。  

不过此处风景倒是不错,于水边山野之处召开朝议,也没什么不妥。  

(以后更新那就统一定时12点吧。继续存稿去咯。)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