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李由谁这么急着死啊?不会是我爹吧(2/3)
创造性一点,这样能够更加轰动,也不枉费自己一生艰辛。
聪明人,在行事之前就能预见结局。
难能可贵的是就算明知身死,依旧有一往无前的勇气。
说不定还会被如同伍子胥这般的人挖坟鞭尸呢,李斯脑子里没来由的想着。
毕竟他干的事情比商鞅过分的多,商鞅是让渡利益,权利置换的同时,明正典刑。
贵族们恨归恨,但是对商君还是抱有最后的一丝尊重和敬畏而赵泗的策略是把人骗进来杀,丝毫不讲武德~~
商君讲究一视同仁,按律治罪,赵泗的策略突出一个唯心,说一句莫须有都不为过。
但是李斯还是决定干了。
李斯很清楚,只要开始推行这份政策,他必晋为右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让一个工具人发挥作用前提是给他足够的权利和地位,在这段时间内,始皇帝一定会不遗余力的站在他的身后,只要始皇帝想要将这个政策贯彻下去,那他就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这段时间之内,他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奉王行命,代天行事。
李斯人生只有两个追求。
一是成为右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二是完成如同商君一般的伟业,摆脱那人给自己的阴影。
而这二者,都必须要他来执行迁贵令才有可能实现。
君臣二人,在此刻达成了共识,以前的隔阂,被暂且搁置。
在回家的路上…李斯捧着迁贵令爱不释手。
不光是迁贵令,其中的算缗告缗,分家令,告发令,李斯正在思考该如何以此制订法律,纳入大秦未来的律法之中成为定论。
一路走,一路翻阅,哪怕车架之内的灯火摇晃,明灭不定,以至于他要凑在眼前才能阅读。
他一字一句逐一仔细钻研,回到家中,甚至忘了吃饭…
“父亲今日怎得如此忘神?”李斯的儿子李由笑着对李斯行礼。
“儿已经命使女备好热水,父亲不若洗漱一番,再秉烛夜读?”
李斯被李由的声音从沉迷之中惊醒,看着自己心爱的嫡子,李斯惊觉自己沉迷过甚,已至夜深,不禁莞尔失笑:“一时沉迷,竟不知时。”
说罢,李斯在使女的服侍之下朝外走去,宽衣解带。
而李由,则好奇的走向父亲的案前。
“父亲不知又从何得孤本奇书,竟如此失神!”
李由知道自己的父亲喜欢读书,尤其是法家书籍,因为这个时代书籍流传并不广泛,而且大多为孤本,故而每次找到稀有的孤本大作,李斯常常会废寝忘食。
后来李斯的地位越来越高,得到的孤本书籍也越来越多,直到如今,贵为左相,天底下李斯没看过的法家藏书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而李由,作为李斯的儿子,同样学识不凡,知识储备极高,也继承了李斯好读书的性格,李斯的藏书李由几乎都读过。
看到父亲如此废寝忘食,李由不住好奇的拿起来竹简。
“迁贵令?这是何人著作?怎么没听过?”
“嘶!这字迹…”入目而来迁贵令三个大字,没有署名。
赵泗经典的狗爬字迹让李由皱眉不已,李斯创小篆,作为首创者的儿子,李由的书法很好,而且有点强迫症,赵泗的狗爬字属实有点冒犯李由的审美,只是李由知道,书法不能决定学问高低,故而强忍着不适继续翻阅。
“迁移六国旧贵?嗯?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
值得一提的是,李由是个将领,不过这个时代,文武并不分家,统帅大军的同时,并不影响李由的学问高深。
事实上李由的学问很高,人也很聪明,之所以为将,更大原因是为了避嫌,毕竟他的父亲是大秦左相,李由亦有自强之心,不想被人暗中说是靠父亲荫庇。
“想要迁移六国旧贵,恐怕非常人不可执行啊…”李由摸了摸自己下巴和父亲同款的美髯。
“六国旧贵又不是傻子,还专门挑选有名,有势,有钱的六国旧贵…更何况贵族多有姻亲,互有牵扯,遍布朝堂地方…这道政令提出来恐怕就会被千夫所指…”
“算缗告缗?”
“恩婚,酬金夺爵?分家令告发令?”
“嘶!”李由也倒吸一口凉气。
“哪个人写的这般毒策…”李由觉的,这种东西光是让人看到就得被骂了。
肯定得骂啊!
李由的父亲是李斯!
有名,有权,钱财土地不再少数…
要是按照这个评定标准,岂不是也有他李家一份?
“这不像书啊!”李由暗暗惊奇。
“等等!这不会是政令吧?”李由脑子里忽然蹦出来了一个想法。
“谁提出的这个政令?想推行这种政令?岂不是异想天开?恐怕不等推行,刚刚提出,就死无全尸,闲活的太久了吧?”
“天底下,除了父亲,恐怕也没人有足够的地位和权势能力推行这种政令!”
“再等等…”
李由敏锐的捕捉到了华点。
谁闲自己活的太久了?
不会是我爹吧?
李由回想起父亲废寝忘食借着灯火逐字阅读的模样。
“这…”李由捏着竹简,眉目之间浮现出一丝焦灼。
认真想想,倘若问谁有能力推行这样的政策,恐怕非自己父亲莫属。
而且,虽然父亲现在位极人臣,但是距离权利之巅,依旧有一步之遥,从左
聪明人,在行事之前就能预见结局。
难能可贵的是就算明知身死,依旧有一往无前的勇气。
说不定还会被如同伍子胥这般的人挖坟鞭尸呢,李斯脑子里没来由的想着。
毕竟他干的事情比商鞅过分的多,商鞅是让渡利益,权利置换的同时,明正典刑。
贵族们恨归恨,但是对商君还是抱有最后的一丝尊重和敬畏而赵泗的策略是把人骗进来杀,丝毫不讲武德~~
商君讲究一视同仁,按律治罪,赵泗的策略突出一个唯心,说一句莫须有都不为过。
但是李斯还是决定干了。
李斯很清楚,只要开始推行这份政策,他必晋为右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让一个工具人发挥作用前提是给他足够的权利和地位,在这段时间内,始皇帝一定会不遗余力的站在他的身后,只要始皇帝想要将这个政策贯彻下去,那他就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这段时间之内,他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奉王行命,代天行事。
李斯人生只有两个追求。
一是成为右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二是完成如同商君一般的伟业,摆脱那人给自己的阴影。
而这二者,都必须要他来执行迁贵令才有可能实现。
君臣二人,在此刻达成了共识,以前的隔阂,被暂且搁置。
在回家的路上…李斯捧着迁贵令爱不释手。
不光是迁贵令,其中的算缗告缗,分家令,告发令,李斯正在思考该如何以此制订法律,纳入大秦未来的律法之中成为定论。
一路走,一路翻阅,哪怕车架之内的灯火摇晃,明灭不定,以至于他要凑在眼前才能阅读。
他一字一句逐一仔细钻研,回到家中,甚至忘了吃饭…
“父亲今日怎得如此忘神?”李斯的儿子李由笑着对李斯行礼。
“儿已经命使女备好热水,父亲不若洗漱一番,再秉烛夜读?”
李斯被李由的声音从沉迷之中惊醒,看着自己心爱的嫡子,李斯惊觉自己沉迷过甚,已至夜深,不禁莞尔失笑:“一时沉迷,竟不知时。”
说罢,李斯在使女的服侍之下朝外走去,宽衣解带。
而李由,则好奇的走向父亲的案前。
“父亲不知又从何得孤本奇书,竟如此失神!”
李由知道自己的父亲喜欢读书,尤其是法家书籍,因为这个时代书籍流传并不广泛,而且大多为孤本,故而每次找到稀有的孤本大作,李斯常常会废寝忘食。
后来李斯的地位越来越高,得到的孤本书籍也越来越多,直到如今,贵为左相,天底下李斯没看过的法家藏书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而李由,作为李斯的儿子,同样学识不凡,知识储备极高,也继承了李斯好读书的性格,李斯的藏书李由几乎都读过。
看到父亲如此废寝忘食,李由不住好奇的拿起来竹简。
“迁贵令?这是何人著作?怎么没听过?”
“嘶!这字迹…”入目而来迁贵令三个大字,没有署名。
赵泗经典的狗爬字迹让李由皱眉不已,李斯创小篆,作为首创者的儿子,李由的书法很好,而且有点强迫症,赵泗的狗爬字属实有点冒犯李由的审美,只是李由知道,书法不能决定学问高低,故而强忍着不适继续翻阅。
“迁移六国旧贵?嗯?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
值得一提的是,李由是个将领,不过这个时代,文武并不分家,统帅大军的同时,并不影响李由的学问高深。
事实上李由的学问很高,人也很聪明,之所以为将,更大原因是为了避嫌,毕竟他的父亲是大秦左相,李由亦有自强之心,不想被人暗中说是靠父亲荫庇。
“想要迁移六国旧贵,恐怕非常人不可执行啊…”李由摸了摸自己下巴和父亲同款的美髯。
“六国旧贵又不是傻子,还专门挑选有名,有势,有钱的六国旧贵…更何况贵族多有姻亲,互有牵扯,遍布朝堂地方…这道政令提出来恐怕就会被千夫所指…”
“算缗告缗?”
“恩婚,酬金夺爵?分家令告发令?”
“嘶!”李由也倒吸一口凉气。
“哪个人写的这般毒策…”李由觉的,这种东西光是让人看到就得被骂了。
肯定得骂啊!
李由的父亲是李斯!
有名,有权,钱财土地不再少数…
要是按照这个评定标准,岂不是也有他李家一份?
“这不像书啊!”李由暗暗惊奇。
“等等!这不会是政令吧?”李由脑子里忽然蹦出来了一个想法。
“谁提出的这个政令?想推行这种政令?岂不是异想天开?恐怕不等推行,刚刚提出,就死无全尸,闲活的太久了吧?”
“天底下,除了父亲,恐怕也没人有足够的地位和权势能力推行这种政令!”
“再等等…”
李由敏锐的捕捉到了华点。
谁闲自己活的太久了?
不会是我爹吧?
李由回想起父亲废寝忘食借着灯火逐字阅读的模样。
“这…”李由捏着竹简,眉目之间浮现出一丝焦灼。
认真想想,倘若问谁有能力推行这样的政策,恐怕非自己父亲莫属。
而且,虽然父亲现在位极人臣,但是距离权利之巅,依旧有一步之遥,从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