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大秦的政权结构(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好嘛,太尉三公都是吉祥物…”赵泗一边朝着宫中走去一边心中暗想。  

“理论上来说,李斯是始皇帝一手提拔,权利皆出于上,换句话说,现在始皇帝统御了所有的军权和政权。又清除了外戚…难怪…”  

春秋战国时期乃至于秦汉三公可不是什么吉祥物,相权大到极致甚至可以干涉皇权,集权制度也不像后世明清一般,仅从如今大秦的政治格局来看,始皇帝绝对是春秋战国迄今为止手中权利最多的皇帝。  

“这也就难怪始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奏折了…三公的权利几乎全部被剥夺,包括李斯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工具人,直辖九卿和天底下各郡县,事无巨细皆悉过目。”  

这个时代,三公和皇权基本上处于相互制衡的关系,皇权大三公权利就小,三公大皇权权利就小,三公架空皇权屡见不鲜,皇权架空三公,却还真不多见。  

这也就难怪秦朝的三公除了左丞相李斯以外皆名声不显,甚至于李斯,也只是左丞相,要知道,大秦以右为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始皇帝的累也是自找的。  

赵泗一边想,一边朝着宫中走去,待到入宫之时,始皇帝已经端正身形正在处理奏折。  

从案几上堆砌的奏折可以看得出来,始皇帝已经工作了有一定的时间。  

赵泗敏锐的发现,始皇帝的案几之上,盛放丹药的瓷瓶已然消失。  

“看。”  

始皇帝将一堆奏折置于赵泗面前。  

赵泗闻声,捧起奏折。  

一篇一篇看去,都是针对海事的奏折。  

有人建议继续开扩海外,寻找祥瑞,有人建议探索大九州,有人进言征讨徐福,有人建议尝试组建海上舰队,开始大秦的海上征战之旅。  

“图,他们看过了。”始皇帝指了指悬挂着的世界地图。  

主要是赵泗这次出海带回来的消息太过于震动,眼下大秦南北二地皆陷入僵持之中,在这次三种新粮的引爆之下,阴阳家的大九州说和主张开扩进取派系产生了微妙的连锁反应。  

阴阳家的大九州说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大秦又确确实实拥有造海船的能力,苦于军功无所出的一批人将狂热的目光放到了海外,而阴阳家也急切的想要印证大九州说,故而导致了这么多针对海事的奏折。  

“海事,该如何?”始皇帝开口问道。  

现在阴阳家已至,迟迟没有出海有个关键原因,船太少。  

大秦的海船都给徐福出海去了,赵泗就带回来了十七艘,拆了小船造大船倒是勉强补齐了二十艘,可是二十艘海船还是太少太少。  

寻求军功的疯子肯定是想要大动作的。  

往近了说,徐福打不打?这货违抗王命,打过去得有足够的船。  

往远了说,二十艘海船,想要占领土地肯定远远不够。  

赵泗没有任何犹豫摇头。  

“陛下,不可贸起海事。”赵泗认真的说道。  

这次出海,赵泗深刻的意识到现在的世界荒芜到了什么程度,大秦开海一定是一个赔本买卖,出海过去,就算打出去也全是飞地,就算贸易也没有贸易的基础。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秦的船不行。  

大秦的船玩小规模航行还行,毕竟只是收集信息,收集农作物。  

如果以如今的造船思路去玩大规模航行以及跨海征战,很有可能会出大问题…  

“该如何?”始皇帝开口。  

“以神州为基的同时,小规模探索海外,获取海外新种,消息,国家政权,建立了解的同时,改进海船。”  

大秦的海船,只是勉强够用,是始皇帝强行拔苗助长出来的结果。  

想要开海事?不是现在能玩的转的,海事,可不是出海求仙。  

后面介绍不会太多了,主要把主角的职位是干啥的说一下。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