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杀一儆百(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韵儿呀,再者说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为夫我现在先提前考虑一下,终归是总比知道了事情的结果以后再开始考虑应对之策,要强上一些吧?”  

齐韵娥眉微凝,所有所思的沉默了片刻,轻轻地点了点头。  

“好吧,妾身说不过你。  

不过呢,夫君你考虑对策归考虑对策,可是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才行,切莫太过劳力伤神了。”  

柳大少吐出了口里的轻烟,转头看着佳人笑吟吟的点了点头。  

“韵儿,你就放心好了。  

为夫我可没有那么傻,会为了一群混账东西损伤自己的精气神。  

好娘子你要知道,为夫我可是很惜命的。”  

看到自家夫君那一脸认真的表情,齐韵登时忍俊不禁的轻声娇笑了几声。  

“咯咯咯,咯咯咯,夫君你明白就好。  

既然你的心里有谱,那妾身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当然了,齐韵也只是这么说一说而已。  

自己的心里,怎么可能会不担心呢。  

她的心里十分的清楚明了,夫君他刚才那么说,只是不希望自己还有姐妹们担心,所以才会故意安慰自己的的。  

事实上,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夫君怎么可能会不劳力伤神呢!  

“夫君。”  

“嗯?”  

“夫君,如果证实了确实发生了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事情。  

你打算如何处置那些大商队的家主,或者是商队的负责人?”  

柳明志用力的抽了一口旱烟,缓缓地朝着殿门外的花坛中走去。  

齐韵也不说话,脚步轻盈的跟了上去。  

柳明志停在了花坛前,伸手从花丛里折下开得正盛的鲜花,先是放在鼻尖下面生锈了一口气,然后又把鲜艳的花朵举在眼前轻轻地转动了起来。  

“韵儿,如果一切都被证实了是真的话,为夫我也只有大动刀兵了。”  

这一句话,柳大少的语气十分平静,十分淡然,却又充满了杀意。  

齐韵听着夫君平淡且充满杀意的话语,转身看着正在欣赏指间鲜花的柳大少,微微蹙起了精致的娥眉。  

“夫君,这样惩罚是否太重了一些?”  

“重?重了吗?”  

齐韵抿着红唇沉默了一会儿,轻轻地点了点头。  

“妾身觉得,有些重了一些。  

当然了,这仅仅只是妾身个人的看法而已。  

夫君你无须因为妾身的看法,就改变自己的决定。”  

柳明志舒展了一下身体,随手把手里的鲜花插在了齐韵盘起的秀发间。  

“韵儿,为夫知道,你心地善良,不希望见到为夫我大动刀兵,手上沾染太多了的鲜血。  

然而,韵儿你有没有想过,一旦证实了这些传言都是真的,且任由他们继续胡作非为下去,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可怕的事情吗?”  

“这个,妾身愚钝,请夫君赐教。”  

柳明志砸吧了一口旱烟,抬起右脚踩在了花坛上面。  

“韵儿,如果这些传言都是真的,且任由他们继续胡作非为下去。  

那么,以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小商队,不敢再来西域诸国这边经商了。  

到最后,甚至有可能会出现除了那些大商队,再也没有任何一支小商队会来西域这边的局面。  

一旦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好不容易才重新繁荣昌盛起来的丝绸之路,将会再次变得孤零凋敝起来。  

到了那个时候,往小了说,西域三十六国的百姓们将无法从商队的手里换取自己想要的各种货物。  

虽然那些大商队携带的货物众多,但是那些大商队加在一起总共才有多少支队伍呀。  

仅仅依靠他们携带的货物,对于西域三十六国的上千万百姓而言,充其量就是杯水车薪而已。  

就算还有官商的存在,也解决不了多大的问题。  

韵儿,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你应该明白吧?”  

齐韵摇动着手里的折扇,看着正在吞云吐雾的夫君轻轻地点了点头。  

“嗯嗯嗯,妾身明白。”  

“韵儿,百姓们好不容易才过上了好日子。  

结果,有朝一日,他们他们的好日子突然断了,你觉得到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齐韵眉头微蹙稍加沉吟了一下,瞳孔骤然一缩。  

“夫君,你是说,动乱?”  

“没错,动乱。  

为夫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一旦真的发生了这样的局面,西域三十六国之内势必会掀起一场动乱。”  

齐韵屈指揉捏了几下自己太阳穴,神色惊疑不定的转动了几下双眸。  

“夫君,这样的情况,还只是往小了说,那要是往大了说呢?”  

“韵儿,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就是咱们大龙掌控西域三十六国的纽带。  

将来有朝一日,如果丝绸之路之上没有了众多商队的来往贸易。  

那么,咱们大龙朝廷与西域三十六国之间将会逐渐的断了联系。  

直至,咱们大龙彻底丧失了对西域三十六国的掌控权。  

断个十年,二十年没有没有问题。  

三十年,五十年,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可是,如果是一百年呢?一百年之后呢?  

等过了一百年,或者一百年之后。  

咱们大龙天朝与西域三十六国之间,十有八九将会再一次刀兵相见,战火重燃。  

想当年,咱们大龙为了重新掌控西域三十六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