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这是有事呀(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左右差额,这未免也差的太多了一点吧?”  

李成白,秦子英这些人,哪一个不少人老成精的老狐狸。  

虽然齐韵的神色十分的平静,但是他们几人缺还是从齐韵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丝丝的不对劲来。  

几人快速的对视了几眼,心里隐隐约约的明悟了过来。  

皇后娘娘这话的意思,是在怀疑自己等人中饱私囊了啊。  

宗人府宗令李成白连忙从袖口里掏出了一本账册,起身对着齐韵行了一礼。  

“皇后娘娘,臣等各部衙署在三位殿下大婚之事上所支出的每一笔开销,皆有账目记录,请娘娘过目。”  

余秋彤,冯公公等人见状,也纷纷从怀里取出了一本账册捧在了手里。  

“皇后娘娘,我等皆有账目,请娘娘过目。”  

齐韵随意的扫了一下众人手里的账目,俏目轻轻地转动了几下,笑眼盈盈地摆了摆手。  

“不必了,陛下他既然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你们来处理了,也就说明陛下他还是十分的相信你们的为人。  

陛下相信你们,本宫自然也相信你们。  

坐吧,坐下说。”  

“多谢娘娘。”  

“秋彤,你给本宫大致的讲一下吧。”  

余秋彤神色有些犹豫的沉默了一下,柔声回道:“回娘娘,如果是按照正常的流程来算,陛下命令户部调拨给我们各部衙署的那些银子,其实还是十分充足的。  

不但十分的充足,而且还是绰绰有余。”  

“哦,既然如此,那你们此次还…”  

“娘娘,臣刚才说的是按照正常的流程来计算,才会是这样的情况。  

可是,可是陛下给我们定下的期限是在是太紧了。  

以陛下给我们所定下的期限,就户部那边所调拨给我们的那些银子,完全不够用啊!”  

余秋彤话音一落,李成白等人纷纷开口附和了起来。  

“皇后娘娘,老臣附议。”  

“娘娘,老臣也附议。”  

“娘娘明鉴,非是我等无能,实在是陛下定下的日子,太过紧张了一些。”  

齐韵看着众人无奈,且郁闷不已的神色,心里似有所思的端起了茶杯。  

“陛下他给你们定下的期限,是哪一天?”  

“回娘娘话,陛下命令老臣等人,务必在三月初之前,就要把三位殿下新婚大喜之日所有的事宜全部准备妥当。”  

齐韵端着茶水浅尝即止,眉头轻蹙扫视着余秋彤等人。  

“哦?陛下他给你们所定下的期限,很紧张吗?”  

“回娘娘,我们等人两天前聚在一起大致的核算了一下。  

根据我们的估算,就户部调拨给我们各部衙署的那些银子,我们在三月初十左右把所有的事情准备妥当,还是没有问题的。  

关键是,关键是陛下他那里给我们定下的期限,乃是三月初之前啊。”  

齐韵心思急转的思索着,抬头看着众人,故作神色疑惑的淡笑着说道:“秋彤,李宗令,按照你们刚才所言。  

陛下他给你们定下的日期,还有你们自己估算的日期,两者相比较一下,前后只不过是相差了十天左右的时间而已。  

十天左右的时间,至于这么急促吗?”  

这一次,余秋彤没有说话,而是转头看向了礼部尚书秦子英。  

“秦大人,这种事情,本官不太了解,还是你来说吧。”  

“好的,好的。”  

“皇后娘娘,您有所不知呀。  

似这等动则万人,数万人的大事,每加紧一天的时间,其中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就是正常情况下的三倍啊。  

甚至,三倍还要不止。  

如果再稍微出现一点差池,四倍,五倍也不是没有可能。  

前后相差十天的时间,老臣等人只估算出来了四五十万两银子左右的差额,已经想尽了各种办法,一省再省了。”  

齐韵稍加思索了一下,神色了然的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  

“皇后娘娘,臣等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不得已才一起登门求见您来了。  

老臣斗胆恳求娘娘,烦劳您去陛下哪里走一趟,帮助老臣求一求情。”  

李成白等人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齐刷刷的冲着齐韵行了一个大礼。  

“臣等恳求皇后娘娘,为臣等求求情。”  

齐韵微眯着美眸扫了一下正在行礼的众人,轻轻地蹙起了眉头,转着头看向了端坐在左右两侧的姐妹。  

三公主,女皇,齐雅姐妹等人察觉到齐韵的目光,纷纷转过身望去。  

齐雅轻轻地转动着眸子,咀嚼贝齿间的茶叶沉默了一会儿,浅笑着轻点了几下臻首。  

齐韵得到了姐姐的回应,笑不露齿的虚托了一下双手。  

“免礼,都先免礼吧。”  

“多谢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宗令,秦尚书,何寺卿,不知你们打算让本宫如何给你们向陛下求情呢?”  

“回娘娘,老臣希望皇后娘娘你可以帮助臣等,跟陛下说一下我们的难处。  

或者是可以给臣等多宽限一些日期,或者是给臣等多调拨一些银子。”  

“老臣附议。”  

“臣附议。”  

“臣等附议。”  

“本宫明白了,本宫会尽快把你们的难处说与陛下听的。”  

“多谢皇后娘娘,多谢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齐韵浅笑着摆了摆手,端起桌案上的茶杯轻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