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朕老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柳明志望着龙台下文武百官诚惶诚恐的神色,微微侧身对着旁边的柳松颔首示意了一下。  

“柳松。”  

“小的遵命。”  

柳松朝着龙台下小跑而去,淡笑着接过了户部尚书姜远明手里的文书折返了回去。  

“少爷,你现在要过目吗?”  

“先收着,回去之后再看。”  

“是,小的明白了。”  

“户部,老臣在。”  

“除了赋税的文书外,还有别的文书吗?”  

“回禀陛下,老臣无本了。”  

柳明志习惯性的想要姜远明归位入座,正要开口之际好像又想到了什么事情。  

神色略显惆怅的沉默了良久,柳明志无声的叹了口气,望着龙台下的户部尚书姜远明语气平静的轻声问道:“户部,如今国库既然已经丰盈了,朕的皇陵事宜应该可以再次动工了吧。”  

姜远明听到柳大少话语,神色不由的愣然了一下,他眼神有些愕然的朝着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柳大少望去,眼底的惊疑之色一闪而逝。  

这么多年了,这是他第一次听到柳明志主动提及修建他皇陵的事情。  

一时间,姜远明情不自禁的想到了某些不好的事情。  

对于修建自己皇陵的事宜,陛下从来都是顺其自然的态度,今日他为何突然主动提及了皇陵之事?  

难道陛下的龙体出现…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姜远明啊姜远明!你个老东西胡思乱想些什么东西呢?陛下他如今正值春秋鼎盛自之际,龙体怎么可能会有恙。  

陛下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一看就是精气神十足的模样,怎么可能会龙体抱恙。  

你竟然敢冒出这种大逆不道的念头,简直是罪该万死。  

其实不止姜远明一个人,殿中的文武百官在听到柳大少的言辞后,同样不由自主的将有些不安的目光落到了柳大少的身上。  

他们心里的想法与姜远明大同小异,全都有些惊疑柳明志他突然提及修建自己皇陵的事情。  

然而这个念头刚刚冒出的一刹那,文武百官便立即将这个念头给强行压制了下去,纷纷在心里暗自默念罪该万死,罪该万死这四个字。  

柳明志感受到文武百官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眉头微皱的看着姜远明稍显不安的神色。  

“户部!”  

“老臣…老臣在。”  

“朕问你,既然国库已经丰盈了,现在应该能够拿出多余的银两修建朕的皇陵了吧?”  

“回陛下,可以,散朝之后老臣马上召集户部同僚详细合议此事。”  

“嗯,归位入座吧。”  

“老臣遵命。”  

“工部。”  

工部尚书急忙举着朝笏走了出来,望着坐在龙椅上的柳明志行了一个大礼。  

“老臣在。”  

“国库有银子了,为朕修建皇陵的章程你们工部也要尽快提上日程。”  

“老臣遵命,散朝之后老臣马上召集工部同僚详细合议此事。”  

“好,你们工部有文书吗?”  

“回禀陛下,老臣无本。”  

“归位入座。”  

“谢陛下。”  

工部尚书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跪坐下来后,柳明志目光平静的扫视了一周龙台下的文武百官。  

“列位臣公,还有哪位爱卿有本要奏?”  

殿中的文武百官彼此对视了一下,纷纷看到了彼此脸上复杂不安的意味。  

他们的心神还在因为柳明志之前的那番话语,久久无法平静下来。  

从来不在意自己皇陵之事的陛下,突然提及了修建自己皇陵的事情,对于满朝文武百官来说,所带来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内阁首辅夏公明神色怅然的暗叹了一声,举起手里的玉笏行了一礼。  

“回禀陛下,老臣夏公明有本要奏。”  

柳明志立刻转头看向了跪坐在首位的夏公明,轻笑着点了点头。  

“准。”  

“谢陛下。”  

夏公明持着朝笏走到了殿中央,看似黯淡无神却明亮凌厉的双眸复杂的望向了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柳明志。  

夏公明神色犹豫的望着柳明志默然了良久,他忽的跪在了地上对着柳大少行了一个大礼。  

“陛下,老臣斗胆劝谏陛下保重龙体啊!”  

柳明志目光诧异的望着龙台下老脸郑重的夏公明,眉头微凝的愣然了片刻,似乎反应过来了什么。  

“呵呵…呵呵…哈哈哈!”  

柳大少哑然失笑了起来,神色颇为无奈的看着夏公明。  

“老大人呢!”  

“陛下,老臣在。”  

“免礼,先起来再说,老大人你都已经这把年纪了,在朕的面前何须如此的多礼。”  

“老臣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大人,你是不是以为朕身体有恙了啊?”  

夏公明神色有些怔然的朝着柳大少望去,隔着平天冠的冕旒虽然看不清柳大少的神色,但是从他爽朗的笑声中,夏公明感觉自己似乎误会了什么。  

“老臣不敢有此大逆不道的念头,老臣只是希望陛下能够保重龙体。”  

柳明志俯视着夏公明窘迫又惶恐的神色,扶着天剑的剑柄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老大人。”  

“老臣在。”  

“你抬起头来仔细的看看,看看朕像是身体有恙的模样吗?”  

“老臣糊涂,老臣糊涂,请陛下恕罪。”  

“老大人,抬起头来仔细的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