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假想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柳明志听完宋煜五人相继的言辞,目光幽幽的放下了手里的茶杯。  

“既然几位爱卿都已经表述了自己的想法,那尔等就再说一说,朕该不该对沙俄国用兵呢?”  

宋煜五人的神色纷纷一怔,面面相觑的对视了片刻,彼此之间皆是沉默不语。  

“怎么?几位爱卿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荣威候蔡骏若有所思的沉吟了良久,望着柳明志轻轻地摇了摇头。  

“陛下,就眼下而言若是对沙俄国用兵的话,怕是师出无名啊!”  

宋煜毫不犹豫的点头附和了起来:“老臣附议,陛下,我大龙如若现在对沙俄国出兵的话,起码得找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才行。  

不然的话,届时恐怕会掀起一些不必要的流言蜚语来。”  

姜远明同样沉默了许久,目光闪烁的看着对面的柳明志。  

“陛下,宋尚书他们两人言之有理。  

以大皇子殿下与皇妃殿下的关系而言,咱们现在实在不好毫无名义的直接出兵沙俄国。”  

“姜尚书说的不错,除此之外,御史言官那边也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如果真的要打,老臣自然是不怕的,可是如何名正言顺的出兵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只要把此事解决了,老臣绝无异议。”  

“臣也不怕与沙俄国兵戎相见,但是臣希望陛下能够三思而行。  

毕竟大皇子殿下与皇妃殿下的关系如今朝野内外已经是人尽皆知了,这个时候如果用兵的话,不利于我大龙目前的局势。”  

柳明志神色平淡的望着眼前众口不一的五人,最后将目光定在了户部尚书姜远明的身上。  

“老姜,就目前而言,朕如果要对沙俄国用兵的话,依据国库现在的情况能支撑的了大战的消耗吗?”  

姜远明虽然猜不透柳大少问这番话的真实用意,神色还是不由的变得有些凝重。  

“陛下稍等。”  

“嗯。”  

姜远明直接从怀里掏出了一本厚厚的账本放在了身边的桌案上,颔首翻开账本上的封皮仔细的审视着上面的内容。  

半柱香功夫左右,姜远明目光严肃的看向了柳大少。  

“回禀陛下,在不影响我大龙民生吏治的情况下出兵沙俄国,二十万大军打上一年半载左右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在…在…”  

“不过什么?直接说就是了。”  

“是,十万新兵的粮草调备情况可能会因此受到一些影响,至于具体会有多大的影响,老臣也不敢保证。  

毕竟战事瞬息万变,在难以预料的大局面前,老臣是不敢妄下结论的。”  

柳明志眉头轻皱的沉默了片刻:“钱财的问题,还是粮草的问题?”  

“是粮草的问题,钱财的话国库自然是不缺的。  

先不说朝廷每年的各项赋税,单单就西征大军源源不断的运往京城的金银,就是一笔天大的数目。  

然而国库里的金银再多,却始终是不能拿来当饭吃的。  

而且西征将士们运往国库的那些金银还不能轻易的流入民间,否则将会引起一系列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  

陛下当年也曾经在户部当过差,自然清楚一旦大量的金银流入民间,会给朝廷和百姓造成什么样的恶劣影响。  

一旦金银过剩,而匹配的各项物资又有所不足,便会令物价虚高,届时定然会引起百姓的恐慌。  

那个时候陛下别说专心用兵沙俄国了,仅仅内部的乱局便足够朝廷忙活上很久了。  

所以,真正影响大军远征的问题,始终还是粮草是否充足的问题。  

如果粮草不够充足的话,其它的再厉害也是无用的。”  

柳明志轻轻地叩击着桌面,目光平淡的扫视了一眼旁边的地图。  

“你说的这些朕自然是明白的,也就是说,如果我大龙要对沙俄国用兵的话,在不动摇我大龙根基的前提下,我大龙兵马必须要在一年之内结束这场战事。”  

“回禀陛下,大概只有六至七个月左右的时间,甚至有可能会更少,因为进军路上所消耗的粮草同样不能忽略掉。”  

柳明志神色骤然一紧,双眸微眯的望着表情略显沉重的姜远明。  

“如果忽略掉民生吏治的建设呢?又能支撑多久?”  

“若是拿出建设民生吏治的钱粮全力出兵沙俄国的话,三十万大军打上个三四年大概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陛下你舍得不顾治下的百姓吗?  

可以说两万万多,近乎三万万百姓的民生大计,全在陛下你的一念之间了。  

老臣直谏,望陛下切莫动此念头。”  

姜远明的话音刚落下,宋煜便忽的一下站了起来,神色谨慎的对着柳大少摇摇头。  

“陛下,姜尚书言之有理,断然不可如此啊!  

陛下若是不顾民生吏治的出兵沙俄国,其后果不堪设想,老臣还望陛下三思而行。”  

柳明志看到宋煜紧张兮兮的表情,神色淡然的摆了摆手。  

“宋爱卿无须紧张,朕还没有糊涂到如此的地步,坐下吧。”  

“谢陛下,陛下圣明。”  

柳明志神色慵懒的倚靠在了椅子上,轻轻地扇动着手里的万里江山镂玉扇。  

“几位爱卿,如果不顾民生吏治的大局出兵沙俄国,届时我大龙就算是拿下了沙俄国全境,怕是也要变得无力可守了。  

出兵不难,攻下沙俄国亦不难,可是难就难在了打下以后怎么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