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生不逢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小可爱自然不清楚昔年老爹柳明志与娘亲完颜婉言,在颍州城中那一番拱手天下讨你欢的承诺。  

好奇的打量着老爹手里为历代帝王梦寐以求,代表正统的传国玉玺,双手捧了起来翻看了几下。  

片刻之后,小可爱兴趣缺缺的将传国玉玺放回了远处,砸吧着小嘴摇摇头。  

“没我娘亲的手里的印玺小巧轻便,捧着又重又不得趁手,不喜欢。”  

柳明志嘴角抽搐的看着小可爱放下传国玉玺之时略微嫌弃的眼神,心中猜测,若非是自己送的,搞不好这个臭丫头能如同弃之敝履的丢在一旁。  

“丫头,你知道受命于天,既受永昌代表着什么吗?你娘为了得到它可谓是废寝忘食,从登基以来二十多年了,盼了多少日夜都没有如愿以偿啊。”  

“那爹爹送给娘亲好了,反正月儿不喜欢,还没有爹爹送给我的玉佩好呢,起码还能挂着腰上。  

这东西捧着不方便,抱着不舒服,挂腰上又太重了。  

除了摆在家里观赏,说不准哪天就给忘了。  

除非.........要不爹爹你找个能工巧匠重新雕刻一下,镌刻成好几个玉饰分给月儿跟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人一个。  

咦,月儿真是太聪明了,真的是一个好办.........”  

啪的一声轻响,小可爱可怜兮兮的捂着自己的脑门。  

“爹爹,你弹我干什么?”  

柳明志重新收拾着传国玉玺,小心翼翼的包裹起来。  

“老子算是看出来了,你娘绞尽脑汁的算计半辈子,根本就是瞎费功夫,你就没那个命!”  

起身将装着传国玉玺的盒龛重新放回搭裢里,柳明志揪着小可爱乱糟糟的发鬓朝着金国大营的方向赶去。  

“先去喝鱼汤吧!”  

“疼疼疼,爹爹你慢点!轻点!头皮要扯掉了!”  

金国大营外,正如小可爱所说的那样。  

守在营外的金国将士看着甲胄齐全,拎着小可爱牵马赶来的柳大少顿时紧张起来,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小可爱挣脱老爹的束缚大大咧咧的走了上去。  

“让开,让开,我爹来了而已,你们紧张什么。”  

卫兵紧张的看了一眼停在几步外打量金国大营的柳大少,低头朝着小可爱迎了上去。  

“公.....公主殿下,你爹来了我们自然不怕,可是我们怕的是数里外的十万铁骑,乃至可能出现的更多大龙兵马啊!”  

“舒格干将军,不要怕,有本公主在,别说十万大军,百万大军都不是问题。  

放心,放心,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去。  

我,柳落月就是咱们金国大营的守护神!”  

“公主殿下,卑职不是不相信你,而是不........”  

“舒格干你嘀嘀咕咕的跟公主说什么呢,公主说得对,有她这位守护神在,什么都不用怕。  

还不快请大龙一字.....大龙皇帝陛下入营!”  

舒格干犹豫不决间,身后的营帐内忽然传出完颜叱咤苍老豪迈的声音。  

“末将舒格干参见镇国王!”  

“免礼!”  

“谢王爷!”  

完颜叱咤不疾不徐的走了出来,跟数步外的柳明志默默的对视着,目光复杂又紧张。  

“又要用兵?”  

柳明志轻轻地摇摇头,继而默默的点点头。  

“不敢保证,顺势而为!”  

“什么势?”  

“大势!”  

“请!”  

“请!”  

完颜叱咤的出现,直接令柳明志忽略了小可爱的存在,将马缰丢给了小可爱径直跟在完颜叱咤的身后朝着金国大营的中军大帐走去。  

小可爱怔怔的看着手中的马缰,跺了跺脚牵着风行急忙跟了上去。  

“来了多少兵马?”  

“八十万有余!你们还剩多少兵马?”  

“边城十二卫六十万边军不足三十万,十万金吾卫不足六万余人。  

你们大龙的国力可真是够强盛的啊,三次北伐,三次內患,此次出征你竟然还能纠集八十万大军再次出关作战。  

看来先前本王跟陛下意图南下的行为实在是大错特错了!”  

“我麾下新军六卫兵马三次国战仅剩二十万有余,这还是数次补充之后的剩余兵力,此次举兵之后,后来从各部叛军精锐中又补充了一部分。  

北疆六卫三次北伐之后,如今老卒只剩下四成,其余六成都是两年前新兵补充进来的,一战之后迅速变成了精锐。  

硕方老卒都是当年万步海老爷子收复河朔,河套师弟留下的精兵。  

西域都护府的兵马一半是当年出征西域三十多诸国的精锐老卒,其余的战死的战死,退伍的退伍。  

西域联兵也是当年的先后愿意俯首我麾下充当马前卒的兵马。  

十多年了。  

集结了这么多阵营的兵马,最终才只有八十万大军而已。  

多吗?”  

完颜叱咤沉默了一会,已经明白了柳明志话中蕴含的深意,叹息着摇摇头。  

“不多!  

从瑞安元年开始,三国之间连年征战。  

我大金国打亡了,泰昌可汗的突厥打废了,你们的大龙也打残了。  

八十万兵马,确实不多。”  

“还想打吗?你们边关十二卫,都城金吾卫,师弟麾下的十二部,加在一起起码还有五六十万的可战之兵。  

你们其实还有打下去的机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