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0章 罢了(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只听得众孩童忍不住地发出惊呼,皆是露出仰慕崇拜之色。  

路过的李明身子略略一顿,脚步就是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心下疑云顿起:  

那冯某人,当真如此厉害?  

冯某人在街亭一战激励军士之言,早已是传遍天下。  

不得不说,任谁听到这个话,都会气血翻涌,意欲长呼。  

而李明的姊夫是从南乡出来的,平日的言语中,对冯某人的推崇,自然也是无以复加。  

不过这么多年以来,他对自己那个武夫姊夫一直有所偏见,  

更别说蜀地李家有不少人,视冯某人如恶鬼猛兽。  

所以李明从来不相信他对冯大司马的评价。  

冯某人的武略肯定是少有敌手,这个不用怀疑。  

冯某人带兵多年,征战沙场,从无一败,这个也是事实。  

真要说身上没有武艺,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要说什么轻摇羽扇,坐镇帅帐,就能运筹帷幄,决胜阵前的屁话。  

这年头,书生都是佩剑行走江湖的。  

常年领军四处征战,要是没有一副铁打的身体,哪能吃得消?  

更别说冯某人可不是决战千里之外,而是率军转战万里。  

但如果真的如那老卒所言,披铁甲,举倚天,冲阵杀敌如摧枯折腐,丝毫不逊五虎上将…  

李明不禁就是有些恍惚,眼前似乎闪过一个人影。  

凉州考课,同时也是大汉的首届考课,开创了大汉选拔人才的先河。  

李明在那一次的考课中,以优秀成绩的毕业。  

而那一次考课的主考官,正是冯某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但冯某人站在高台上,俯视诸多学子。  

他的身后,立着刻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石壁。  

这一幕,特别是那道身影,让他这么多年来一直记忆犹新。  

那道身影,是那么地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甚至让人升起一股不可抗拒的无力感:  

山门子弟,难道真的就可以这么文武皆备到为所欲为的地步?  

身为蜀地李氏子弟,面对李氏眼下的境地,要说对冯某人没有一点怨恨,那是不可能的。  

更别说自己的阿姊,被迫嫁给了一介武夫。  

换成以前,这等武夫,莫说是娶阿姊,能见到阿姊一面,说上几句话,就算是祖坟冒青烟。  

更别说让阿姊给他生儿育女。  

只是每每想起冯某人,那个笼罩在世家大族头顶上永不散去的阴影,李明又是有些心悸不已,泄气不已,甚至绝望不已。  

李氏或许还能有机会再起来,但那又如何?  

也不过是按冯某人指定的道路起来的。  

这简直就是从根子上,断绝了世家大族的心气。  

世家大族想要复昔日之盛,除非,除非,再来一次天地翻覆,刘汉不兴。  

只是一想到如今的天下,还有季汉境内的林林种种,李明又是摇头苦笑。  

世家子弟在世人眼中,或许可谓英才尽出。  

但比起能逆转天下大势的山门子弟,却又是逊色许多。  

如何能与之争锋?  

想到这里,李明暗叹了一口气:  

罢了罢了,这等关系到天下走向的大事,本也轮不到自己操心。  

还是安安分分地过好眼前的日子吧,毕竟只要愿意低头,季汉留给自己这些人的路,还是挺多的。  

这么多年的磨练,他早已不是昔日只有血气之勇的愣头青。  

自己这些年也算是为季汉效力,正是因为身在局中,见识到季汉发生的种种。  

他才越发明白,天下大势,几乎已是再无逆转的可能。  

现在他已经看得很清楚,自己这个姊夫,正是顺了大势,这才有机会娶了自己的阿姊。  

眼下大势已成,难有再变,罢了,罢了啊…  

李明的这种心理变化,并无出奇之处。  

因为时至今日,就算是蜀地李氏子弟,怀有这样心理的,也大有人在。  

而蜀地李氏,不过是大汉,乃至天下世家的一个小小缩影而已。  

“阿弟不喜欢?”  

阿姊的声音,叫醒了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李明。  

他蓦然抬头,这才发现,原来自己跟在众人后面,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农家小院里。  

这个小院,和村里其它农家小院基本无二,很干净,也很清静。  

甚至不用收拾,连家什都不添加,就能长住下去。  

不但老冯,其妻亦是满意得很。  

却是没想到李明会摇头。  

迎着众人的目光,李明顿时就是些尴尬,连忙摆手:  

“没有,没有,方才一时走神,想到别的事,阿姊喜欢这里,我又怎么会有二话?”  

老冯这才点了点头,开口道:  

“住旅舍可比不过住这里舒心。”  

以他的身份,自然也能住进兴汉会的内部客舍。  

但不管内部客舍比普通旅舍怎么怎么好,那也是左右皆有生人同住。  

哪有自己独占一个院子来得自在?  

没有过多理会李明,老冯把自己的妻小安顿好,再烧水洗漱沐浴一番,也没见有多忙活,天色就已经暗了下来。  

吃了老魏等人送过来的吃食,安排一家人睡下,老冯这才趁着夜色,出了小院,辨认了一下方向,然后迈步前去。  

这个时代,除了富贵人家能通宵达旦地玩乐,就算是土财主,多半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