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章 冤有头债有主(2/3)
“真死了啊…”关将军的神色颇有些复杂,语气里有不尽的唏嘘。
看着站在那里的关将军,冯大司马上前,轻轻地搂住她的肩膀,把她按到座位上。
关将军顺从地坐下来,却是发呆不语。
冯大司马知道她此时的心情。
真要说起来,关老君侯之死,陆逊也算得上是元凶之一。
只是吕蒙早已病死,如今陆逊也被骂死。
世间的主要仇人,都死得差不多了,未免让人有一种茫然之感。
于是冯大司马体贴地安慰道:
“是不是想到了《射雕》里的黄裳?”
世间仇人,你不一定需要亲自去寻他报仇,有时候你只要活得比他久,那就可以了。
关将军有些莫名地抬起头:
“什么《射雕》里的黄裳?”
原本以为自己一番话会深得关将军之心的冯大司马,顿时就是有些尴尬:
“我是说,细君这般模样,很是少见,不知是在想什么。”
“妾啊,妾是在想,”关将军把脑袋微微仰起,凤眼微微眯起,缓缓道,“放眼整个吴国,唯一能让阿郎忌惮者,也不过是陆逊一人了吧?”
“如今孙权逼死陆逊,无异于自断一臂,妾在想,阿郎在吴国布局这么多年,我们是不是也快到饮马大江的时候了?”
已经在大河饮过马了,关大将军的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准备饮马大江。
“哦,这样啊,我还以为,嘿嘿!”
冯大司马不好意思地一笑。
“阿郎以为什么?”
“没什么。”
“阿郎是不是以为,陆逊一死,妾不能亲自报仇,会大失所望,故而拿那《射雕》的黄裳来安慰妾?”
冯大司马又是装傻一笑。
关大将军脸上露出淡然的笑容:
“先父之仇,不仅仅是在于吕蒙陆逊之流,甚至也不仅是孙权之辈,而是在于整个吴国。”
“此可谓国仇家恨,”关将军的声音不大,但让人听了,却感到一股森然之意:
“不能向吕蒙陆逊报仇不要紧,只要能灭掉吴国,那也算是报了这个仇恨。”
吕蒙和陆逊偷袭荆州,从根子上来说,都是为了他们身后的吴国。
不能找吕蒙和陆逊报仇没有关系,能找吴国报仇就行。
这么大个吴国,总不会也长了腿跑路吧?
灭了吴国,毁掉他们一辈子的心血,不算报仇算什么?
听了关大将军的话,就连与之共枕多年的冯大司马,都禁不住地倒吸了一口冷气。
但见冯大司马郑重地对着关大将军拱了拱手。
“阿郎这是什么意思?”
“镇东将军之胸襟,吾大不如也!”
关大将军果真是巾帼不让须眉…不,就这一番话下来,恐怕连不少须眉都汗颜。
冤有头债有主,报仇我也要找最大的那个冤头债主。
听到冯大司马这般称赞左夫人,右夫人把掉下来的一络头发别到耳后,看了一眼左夫人的胸口。
然后暗自撇了撇嘴,胸襟确实是挺大的。
左夫人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目光转过来。
右夫人连忙收敛起神情,认真地说道:
“阿姊,哪有这么快?欲定江南,须得先定河北,再图中原,最后才是南下。”
“我自然知晓,”左夫人示意了一下右夫人鬓发还没有整理好,然后又转向冯大司马,“阿郎打算什么时候解决河北的司马懿?”
迎着镇东将军询问的眼神,冯大司马心头莫名地跳了一下,然后了一下,故作沉吟:
“这个嘛,就要看益州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
虽说大汉已经拿下了关中并州河东好些年,但这些年来,不时地要用兵,而且用兵的规模还不小。
这些地方的钱粮,那是征了一遍又一遍。
什么屯田客暴乱,呸,这个划掉,不算。
喜迎王师的时候捐了一次,为了科举资格和皇家学院求学再捐一次,画棉花大饼又捐一次,买大汉储备局的席位双捐一次,徙民建通邑,充实九原叒捐一次…
还有什么摊丁入亩,什么清查人口,什么丈量田地…
世家也好,豪族也罢,根子再粗,底子再厚,也禁不住被冯扒皮这般刮地三尺。
凉州和陇右嘛,虽说经营了这么多年,但它们最重要的任务,是产马。
而且现在仍然是大汉最重要的产马之地。
大汉最好的战马,就是出自那里。
再加上不断汹涌南下的胡人。
凉州就算是产粮再多,也得优先保障战马和稳定地方所需。
所以益州,就是大汉最后的家底了。
镇东将军语气幽幽:“那益州准备得怎么样了呢?”
趁着吴国内乱,大汉不快点拿下河北还等啥呢?
总不能真等吴国缓过气来,让他们从南边配合夹击魏贼吧?
在关大将军眼里,现在南边那个所谓的盟国,就是个拖后腿的,还抢食。
这就算了,还得防备他们背刺——这个最是可恶!
“呃,这个,前些日子尚书令去郿城那边巡视了。”
从蜀地运粮到关中,得先以汉中作中转。
而从汉中进入关中的诸道中,走祁山道是最好走的,但要绕道陇右,再从陇右翻过陇山,才能进入关中,实在太远了。
那么第二好走的道路,就是褒斜道。
从褒斜道出来,就是武功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