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6章 白刃见血(2/3)
场夺嫡之争中分一杯羹的时候,太子与鲁王的竞争,也从白热化进入了白刃短接,刀刀见血的阶段。
原本可以置身事外,在石头城外操练吴国骑军的朱据,得知太子一直被禁足不出,莫说是外臣,就算是宾客,亦是久不能见到太子时。
他不顾自己的特殊身份,强行上书孙权,陈述嫡庶之别,强调长幼有序,更不可轻废太子,以免国家人心动荡。
同时希望孙权能听从群臣的意见,把鲁王及其心腹调离建业,彻底断了鲁王等人的念想。
身体才见好转的孙权,一看到朱据的奏章,当场就是气得眼前一黑!
只见他狠狠地把奏章砸到地上,骂道:
“是不是觉得朕这一次没有对你们朱家动手,就以为自己是个例外?不知好歹的东西!”
更让他惊怒不已的是:
“吾有换太子之意,仅与杨竺提起过,朱子范又是如何知晓此事?”
仅两人之间的言语,居然能这么快就传到外头去,这说明了什么?
宫禁之地,连自己的这等隐秘交谈都瞒不住,那和大街有什么区别?!
想听就听?
一想到这个,孙权心里在惧怕的同时,更是升起一股羞恼之意。
安敢如此欺朕!
你们是不是看到朕病了,就以为朕真的不行了?
年老的帝王,最害怕发生的情况之一,莫过于此。
“你是朕的女婿,朕如此相信你,派你去汉国学习骑战之法,把大吴的骑军交到你手上,你就是这么回报朕的?”
孙权怒极而笑,“好好好,好得很!”
连说了几个好,他从榻上撑身而起,直接赤脚在地上来回走了几步:
“既然你不想好好给朕练兵,那就不要练了!”
当下就下旨,让人带着自己的诏令前去石头城外的骑军营,当众斥责朱据一番。
然后又让他立刻入宫,当面质问他是听信了谁的传言,说自己想要废黜太子。
朱据自然不可能把陆说出来,只是连连磕头,说太子已是久不见于众人面前,但凡忧心于国本者,无不担心。
现在外面都在传言,陛下偏鲁王而轻太子,久之必立鲁王。
自己担忧之下,故而这才上疏…
孙权岂会轻易相信朱据的话?
他见朱据不肯说出来,心头怒气更甚,没有让他回到军营,只是让他回到府上反省。
然后又召杨竺入宫,声色俱厉地询问杨竺是不是把密谈废黜太子之事泄露出去了。
杨竺当场被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指天发誓自己绝对没有泄露半个字。
朱据和杨竺两人的话,没有消除孙权的疑心,反而是让他越发地疑神疑鬼。
他把朱据的奏章扔在杨竺面前,喝道:
“当时唯有你我二人在场,偏偏此事连城外的军营都知道了,你又作何解释?”
杨竺一听,顿时就是汗透后背,连连叩首,直道冤枉。
“那你就去查!”看到杨竺还是没有承认,孙权阴沉着脸,下令道,“去给朕查出来,看看消息究竟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说着,他一字一顿加重了语气:“给朕查清楚,到底是谁,把消息告诉了朱子范!”
“若不然,那就定然是你泄露出去的!”
杨竺闻言,知道这是自己唯一的生路,不敢怠慢,连忙应下。
作为江东颇有名气的才子,杨竺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心思转得却是极快。
特别是孙权在指出朱据以后。
“朱子范一向是在城外的军营中,若是他能得到消息,必然是有人去营中通风报信,只要查一查近日里有谁去城外找他即可。”
想通了这一节,杨竺立刻去求鲁王。
想要靠一己之力查清楚这一点,肯定是颇费力气。
但若是能借助鲁王的力量,那就不一样了。
而且杨竺在孙权面前赌咒发誓,其实也是对孙权撒了谎。
因为欲在鲁王面前邀功,他曾私下里对鲁王孙霸提起过,甚至还是一字不差地细说。
鲁王一听是与此事有关,岂有不出力之理?
当下立刻派人前去打探。
陆的行踪,很轻松就被打探了出来。
杨竺得到回报,如获至宝,一刻也没敢耽搁,马上请求觐见孙权,把这个结果上报了孙权,并且一口咬定,定然是陆告诉了朱据。
甚至连陆在去见朱据之前,还去了一趟上大将军的府上,也一并告知了孙权。
一是为了增强可信度,更重要的是,他想通过陆,把太子一党最重要的人物陆逊,也牵扯进来。
很显然,杨竺的目的达到了。
孙权一听陆逊有可能也牵连其中,顿时就是暴跳如雷:
“好好好!朕还没死呢,你们就想要从龙之功是吧?”
才堪堪好转的身体,在气血猛冲脑门之下,孙权只觉得太阳穴在突突跳动,连眼睛都仿佛要鼓突出来了一般。
眼前一阵金星乱闪,孙权跌回榻上,无力地躺下,闭眼休息了好一会,这才重新睁开眼睛:
“来人!”
“陛下?”
“传朕的旨意,陆斗胆打探宫禁之事,心怀不轨之意,让有司立刻将其关押入狱中,择日审问。”
“喏!”
孙权的目光,又落到杨竺的身上,冷声道:
“至于你,也一并给朕到狱中呆着去,朕倒是要看看,你们两人,究竟是你泄露
原本可以置身事外,在石头城外操练吴国骑军的朱据,得知太子一直被禁足不出,莫说是外臣,就算是宾客,亦是久不能见到太子时。
他不顾自己的特殊身份,强行上书孙权,陈述嫡庶之别,强调长幼有序,更不可轻废太子,以免国家人心动荡。
同时希望孙权能听从群臣的意见,把鲁王及其心腹调离建业,彻底断了鲁王等人的念想。
身体才见好转的孙权,一看到朱据的奏章,当场就是气得眼前一黑!
只见他狠狠地把奏章砸到地上,骂道:
“是不是觉得朕这一次没有对你们朱家动手,就以为自己是个例外?不知好歹的东西!”
更让他惊怒不已的是:
“吾有换太子之意,仅与杨竺提起过,朱子范又是如何知晓此事?”
仅两人之间的言语,居然能这么快就传到外头去,这说明了什么?
宫禁之地,连自己的这等隐秘交谈都瞒不住,那和大街有什么区别?!
想听就听?
一想到这个,孙权心里在惧怕的同时,更是升起一股羞恼之意。
安敢如此欺朕!
你们是不是看到朕病了,就以为朕真的不行了?
年老的帝王,最害怕发生的情况之一,莫过于此。
“你是朕的女婿,朕如此相信你,派你去汉国学习骑战之法,把大吴的骑军交到你手上,你就是这么回报朕的?”
孙权怒极而笑,“好好好,好得很!”
连说了几个好,他从榻上撑身而起,直接赤脚在地上来回走了几步:
“既然你不想好好给朕练兵,那就不要练了!”
当下就下旨,让人带着自己的诏令前去石头城外的骑军营,当众斥责朱据一番。
然后又让他立刻入宫,当面质问他是听信了谁的传言,说自己想要废黜太子。
朱据自然不可能把陆说出来,只是连连磕头,说太子已是久不见于众人面前,但凡忧心于国本者,无不担心。
现在外面都在传言,陛下偏鲁王而轻太子,久之必立鲁王。
自己担忧之下,故而这才上疏…
孙权岂会轻易相信朱据的话?
他见朱据不肯说出来,心头怒气更甚,没有让他回到军营,只是让他回到府上反省。
然后又召杨竺入宫,声色俱厉地询问杨竺是不是把密谈废黜太子之事泄露出去了。
杨竺当场被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指天发誓自己绝对没有泄露半个字。
朱据和杨竺两人的话,没有消除孙权的疑心,反而是让他越发地疑神疑鬼。
他把朱据的奏章扔在杨竺面前,喝道:
“当时唯有你我二人在场,偏偏此事连城外的军营都知道了,你又作何解释?”
杨竺一听,顿时就是汗透后背,连连叩首,直道冤枉。
“那你就去查!”看到杨竺还是没有承认,孙权阴沉着脸,下令道,“去给朕查出来,看看消息究竟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说着,他一字一顿加重了语气:“给朕查清楚,到底是谁,把消息告诉了朱子范!”
“若不然,那就定然是你泄露出去的!”
杨竺闻言,知道这是自己唯一的生路,不敢怠慢,连忙应下。
作为江东颇有名气的才子,杨竺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心思转得却是极快。
特别是孙权在指出朱据以后。
“朱子范一向是在城外的军营中,若是他能得到消息,必然是有人去营中通风报信,只要查一查近日里有谁去城外找他即可。”
想通了这一节,杨竺立刻去求鲁王。
想要靠一己之力查清楚这一点,肯定是颇费力气。
但若是能借助鲁王的力量,那就不一样了。
而且杨竺在孙权面前赌咒发誓,其实也是对孙权撒了谎。
因为欲在鲁王面前邀功,他曾私下里对鲁王孙霸提起过,甚至还是一字不差地细说。
鲁王一听是与此事有关,岂有不出力之理?
当下立刻派人前去打探。
陆的行踪,很轻松就被打探了出来。
杨竺得到回报,如获至宝,一刻也没敢耽搁,马上请求觐见孙权,把这个结果上报了孙权,并且一口咬定,定然是陆告诉了朱据。
甚至连陆在去见朱据之前,还去了一趟上大将军的府上,也一并告知了孙权。
一是为了增强可信度,更重要的是,他想通过陆,把太子一党最重要的人物陆逊,也牵扯进来。
很显然,杨竺的目的达到了。
孙权一听陆逊有可能也牵连其中,顿时就是暴跳如雷:
“好好好!朕还没死呢,你们就想要从龙之功是吧?”
才堪堪好转的身体,在气血猛冲脑门之下,孙权只觉得太阳穴在突突跳动,连眼睛都仿佛要鼓突出来了一般。
眼前一阵金星乱闪,孙权跌回榻上,无力地躺下,闭眼休息了好一会,这才重新睁开眼睛:
“来人!”
“陛下?”
“传朕的旨意,陆斗胆打探宫禁之事,心怀不轨之意,让有司立刻将其关押入狱中,择日审问。”
“喏!”
孙权的目光,又落到杨竺的身上,冷声道:
“至于你,也一并给朕到狱中呆着去,朕倒是要看看,你们两人,究竟是你泄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