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 出逃之后(2/3)
,但关系终是又多隔了一层。
当然,还有一层原因就是,他不想入宫和皇后碰面,免得尴尬。
所以他没有前去参加这个家宴。
不过通过右夫人,冯大司马知道那场家宴的详情。
如果猜得不错的话,昨夜里宫里宴会过后,夏侯楙和夏侯霸就算不是彻夜长谈,恐怕也是喝个不醉不休。
因为夏侯楙不但自己逃了出来,而且还把夏侯霸的妻室和儿子都带了过来。
呆在大汉多年的夏侯霸,骤然见到了妻子,简直就是欣喜若狂,自然是对夏侯楙感激无比。
不得不说,夏侯楙可能确实贪财,又没有什么军略之才,否则的话,早年镇守长安时就不会被冯某人坑得那么惨。
但在钻营方面,确实是一把好手。
拿捏住了夏侯霸,就相当于得到了张夏侯氏的认可。
再加上阿斗与夏侯氏之间的关系,还有夏侯楙在魏国的身份。
这才刚到大汉,就已经算是初步站稳了脚跟。
眼下恐怕他是宿酒刚醒,就立刻前来大司马府递拜帖了。
“没想到将军今日会前来造访,真是蓬荜生辉,蓬荜生辉啊!”
夏侯楙连称不敢:
“楙既已与仲权及族妹相聚,以后叙情的时日还多得是,无须在意这一天半日。”
“倒是大司马这边,于公呢,大司马乃大汉梁柱,大名传于天下,某景仰久矣,只恨无缘相识。”
“于私呢,大司马与我们夏侯氏也算是颇有渊缘,楙若是不主动过来拜访,岂不是失了礼数?”
夏侯楙这番话,引得冯大司马顿时就是大笑起来:
“夏侯将军真是太客气了!”
冯大司马说着,目光开始落到夏侯楙身后的那位年青人身上。
但见此人,仪度潇洒,身长七尺有余,须眉秀美,让人望之便知绝非庸人之辈。
“想必夏侯将军身后这位,就是泰山羊叔子了?”
夏侯楙送上的门帖,上面还有一个名字,姓羊,名祜,字叔子。
“回大司马,正是。”
看到冯大司马注意到自己,羊祜连忙上前,深深地拱手行礼:
“祜见过大司马,谢过大司马。”
冯大司马带着三分意外,又饶有兴趣地问道:
“你就是羊叔子?你从未见过我,谢我作甚?”
“谢大司马在外舅兵败之际,能留外舅一条性命,让祜之妻室,不致有丧父之痛,让祜不致有丧舅之悲。”
冯大司马闻言,点了点头:
“听闻羊叔子是个至诚纯孝之人,看来倒也不虚。”
这一回,轮到羊祜有些意外了:
“祜之虚名,居然能入大司马之耳?”
冯大司马哈哈一笑,指了指座位:
“坐,都坐,坐下慢慢说。”
夏侯氏本是曹氏最亲密的姻亲,没有之一。
如果能让夏侯氏与曹氏公开决裂,对曹魏人心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冯某人对夏侯氏,自然是下了不少血本。
夏侯霸为何会从阵前被擒,变成了阵前投敌?
夏侯楙的商队,为何能屡屡从大汉拿到别人拿不到的好东西?
就连夏侯玄夫妇能有现在的名气,都少不了冯某人资助的某些“大魏名士”在暗中鼓吹。
当然,这些名士,有的是知道自己资助来源,有的则根本不知晓。
更别说滞留在大汉的夏侯霸,其在魏国的关系,早就被冯某人派人查了个底朝天。
羊祜作为夏侯霸的女婿,又怎么可能会被漏了过去?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羊叔子曾被荐举为上计吏,后伪魏兖州州府四次征辟你为从事、秀才,甚至五府也纷纷加以任命,但都被你拒绝了?”
这在魏国,不是什么秘密的事。
但远在西边,且名震天下的冯大司马,居然会知道这些,而且还知道得这么详细。
让年青的羊祜顿时露出意外之色:
“回大司马,确有其事,祜是自觉年纪尚小,学问不精,还是先多研求学问为上。”
冯大司马赞许地点头:“难得!叔子年纪轻轻,就能看淡名利,又是个重情之人,世间难得啊!”
夏侯霸被俘后,诸多姻亲生怕受到牵连,纷纷断绝了关系。
唯有羊祜,没有丝毫的顾忌,时常上门安慰家属,体恤亲人,亲近恩礼,愈于常日。
光是这份举动,足见其人品,属于极为难得。
“我那位外舅父,有一个好女婿啊!”
得到冯大司马如此亲口称赞,羊祜似乎显得有些受宠若惊:“大司马过奖了,祜不敢当。”
让两人坐下后,冯大司马这才看向羊祜继续开口道:
“吾非是过奖,我那位外舅父遗留在魏国的家眷,所有亲姻都不敢往来。”
“唯有你叔子你不怕牵连,对其家眷的照顾,更逾往日,这不是重情重义是什么?”
坐在夏侯楙下边的羊祜连忙欠身回答道:
“祜乃外舅之婿,外舅不在,祜照顾外姑,乃理之当然。”
冯大司马点头:“所以我才说你是至诚纯孝之人。”
然后又看向夏侯楙,再看回羊祜:
“所以叔子这一次,其实是不放心,这才亲自护送你外姑过来?”
“大司马明鉴。”
冯大司马笑笑,有些意味深长地问道:
“护送家眷出逃洛阳,特别是逃至长安,这一路
当然,还有一层原因就是,他不想入宫和皇后碰面,免得尴尬。
所以他没有前去参加这个家宴。
不过通过右夫人,冯大司马知道那场家宴的详情。
如果猜得不错的话,昨夜里宫里宴会过后,夏侯楙和夏侯霸就算不是彻夜长谈,恐怕也是喝个不醉不休。
因为夏侯楙不但自己逃了出来,而且还把夏侯霸的妻室和儿子都带了过来。
呆在大汉多年的夏侯霸,骤然见到了妻子,简直就是欣喜若狂,自然是对夏侯楙感激无比。
不得不说,夏侯楙可能确实贪财,又没有什么军略之才,否则的话,早年镇守长安时就不会被冯某人坑得那么惨。
但在钻营方面,确实是一把好手。
拿捏住了夏侯霸,就相当于得到了张夏侯氏的认可。
再加上阿斗与夏侯氏之间的关系,还有夏侯楙在魏国的身份。
这才刚到大汉,就已经算是初步站稳了脚跟。
眼下恐怕他是宿酒刚醒,就立刻前来大司马府递拜帖了。
“没想到将军今日会前来造访,真是蓬荜生辉,蓬荜生辉啊!”
夏侯楙连称不敢:
“楙既已与仲权及族妹相聚,以后叙情的时日还多得是,无须在意这一天半日。”
“倒是大司马这边,于公呢,大司马乃大汉梁柱,大名传于天下,某景仰久矣,只恨无缘相识。”
“于私呢,大司马与我们夏侯氏也算是颇有渊缘,楙若是不主动过来拜访,岂不是失了礼数?”
夏侯楙这番话,引得冯大司马顿时就是大笑起来:
“夏侯将军真是太客气了!”
冯大司马说着,目光开始落到夏侯楙身后的那位年青人身上。
但见此人,仪度潇洒,身长七尺有余,须眉秀美,让人望之便知绝非庸人之辈。
“想必夏侯将军身后这位,就是泰山羊叔子了?”
夏侯楙送上的门帖,上面还有一个名字,姓羊,名祜,字叔子。
“回大司马,正是。”
看到冯大司马注意到自己,羊祜连忙上前,深深地拱手行礼:
“祜见过大司马,谢过大司马。”
冯大司马带着三分意外,又饶有兴趣地问道:
“你就是羊叔子?你从未见过我,谢我作甚?”
“谢大司马在外舅兵败之际,能留外舅一条性命,让祜之妻室,不致有丧父之痛,让祜不致有丧舅之悲。”
冯大司马闻言,点了点头:
“听闻羊叔子是个至诚纯孝之人,看来倒也不虚。”
这一回,轮到羊祜有些意外了:
“祜之虚名,居然能入大司马之耳?”
冯大司马哈哈一笑,指了指座位:
“坐,都坐,坐下慢慢说。”
夏侯氏本是曹氏最亲密的姻亲,没有之一。
如果能让夏侯氏与曹氏公开决裂,对曹魏人心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冯某人对夏侯氏,自然是下了不少血本。
夏侯霸为何会从阵前被擒,变成了阵前投敌?
夏侯楙的商队,为何能屡屡从大汉拿到别人拿不到的好东西?
就连夏侯玄夫妇能有现在的名气,都少不了冯某人资助的某些“大魏名士”在暗中鼓吹。
当然,这些名士,有的是知道自己资助来源,有的则根本不知晓。
更别说滞留在大汉的夏侯霸,其在魏国的关系,早就被冯某人派人查了个底朝天。
羊祜作为夏侯霸的女婿,又怎么可能会被漏了过去?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羊叔子曾被荐举为上计吏,后伪魏兖州州府四次征辟你为从事、秀才,甚至五府也纷纷加以任命,但都被你拒绝了?”
这在魏国,不是什么秘密的事。
但远在西边,且名震天下的冯大司马,居然会知道这些,而且还知道得这么详细。
让年青的羊祜顿时露出意外之色:
“回大司马,确有其事,祜是自觉年纪尚小,学问不精,还是先多研求学问为上。”
冯大司马赞许地点头:“难得!叔子年纪轻轻,就能看淡名利,又是个重情之人,世间难得啊!”
夏侯霸被俘后,诸多姻亲生怕受到牵连,纷纷断绝了关系。
唯有羊祜,没有丝毫的顾忌,时常上门安慰家属,体恤亲人,亲近恩礼,愈于常日。
光是这份举动,足见其人品,属于极为难得。
“我那位外舅父,有一个好女婿啊!”
得到冯大司马如此亲口称赞,羊祜似乎显得有些受宠若惊:“大司马过奖了,祜不敢当。”
让两人坐下后,冯大司马这才看向羊祜继续开口道:
“吾非是过奖,我那位外舅父遗留在魏国的家眷,所有亲姻都不敢往来。”
“唯有你叔子你不怕牵连,对其家眷的照顾,更逾往日,这不是重情重义是什么?”
坐在夏侯楙下边的羊祜连忙欠身回答道:
“祜乃外舅之婿,外舅不在,祜照顾外姑,乃理之当然。”
冯大司马点头:“所以我才说你是至诚纯孝之人。”
然后又看向夏侯楙,再看回羊祜:
“所以叔子这一次,其实是不放心,这才亲自护送你外姑过来?”
“大司马明鉴。”
冯大司马笑笑,有些意味深长地问道:
“护送家眷出逃洛阳,特别是逃至长安,这一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